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310篇
基础科学   21篇
  161篇
综合类   1737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711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66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明确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 (PPO) 抑制剂Y11049 [化学名称为 2-((6-氟-5-(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3,6-二氢嘧啶-1(2H)-基)苯并[d]噻唑-2-基)硫代)丙酸乙酯] 的作用特性,本研究以同类型药剂苯嘧磺草胺为对照,选择对Y11049敏感的几种阔叶杂草为测试靶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分别研究了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模拟降雨及杂草叶龄对Y11049除草活性的影响,以及Y11049在黄瓜和苘麻植株中的吸收传导特性。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75、7.5、15及30 g/hm2剂量下,在15~35 ℃ 范围内,Y11049对绿穗苋的除草活性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强光照 (8427 lx) 条件下,有效成分60 g/hm2的Y11049对牵牛的鲜重抑制率为95.2%,显著高于中等光照 (4200 lx) 和低光照 (5 lx) 条件下的抑制率,说明其为需光型;于施药后4 h模拟降雨,Y11049 对苘麻的鲜重抑制率与无降雨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有效成分30 g/hm2剂量下,Y11049芽前土壤处理对苘麻和反枝苋无活性,对芽后2~8叶期苘麻和反枝苋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6.0%~98.6%和86.5%~97.9%,表明其施药适期较长。Y11049可通过根、茎、叶及芽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但传导能力较弱;其作用特性整体与苯嘧磺草胺相近。研究表明,新型PPO抑制剂 Y11049 在防除非耕地阔叶杂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以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施药为宜,且由于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在非耕地应用时需要足够的喷液量以保证均匀喷施于杂草表面。结果可为Y11049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牛磺胆酸(TCA)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酶联免疫特异性测定法分别测定了给药后小鼠血浆、肝脏和脑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浆中一氧化氯合酶(NOS)的活力.结果显示,低剂量TCA能显著提高血浆、肝脏和脑组织中GSP-PX活力及肝脏和脑组织中CAT活力,显著降低血浆中GSH-PX活力和脑组织中GSH-PX活力.高剂量的TCA能显著提高血浆中GSH-PX、肝脏和脑组织中T-SOD、GSH-PX及肝脏中CAT活力.低、高剂量的TCA能显著降低血浆、肝脏和脑组织中MDA的含量,以及提高血浆中NOS活力.结果证明,TCA的抗氧自由基作用与其提高体内SOD、GSH-PX、CAT、NOS的活力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苯噻酰草胺对中国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体外暴露法,研究了苯噻酰草胺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致死效应和急性毒性,并测定了14 d短期暴露过程中鳃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苯噻酰草...  相似文献   
104.
曲斌  叶非 《核农学报》2007,21(1):96-100
除草剂的同位素残留分析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进展。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水稻植株、土壤及田水中异丙隆的残留分析方法。以丙酮和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溶剂,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NPD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异丙隆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7;异丙隆在土壤、稻秆和稻谷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1,在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kg-1;平均回收率均在80.46%~104.70%之间,变异系数为1.75%~11.20%,符合农药残留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牛至香精油简称牛至油,是从牛至草中提取出的一种具有芳香味的挥发性油脂,含有多种能发出芳香味的化合物。已经分析的牛至提取物成分有几十种,如麝香草酚、香芹酚、松油醇、异丙基苯、倍半萜烯类、松油烯、松油烯醇、黄酮、类黄酮等[1]。目前,牛至油已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被  相似文献   
107.
付学琰  刘义 《绿色科技》2023,(1):151-15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频繁莫测,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气候变化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直接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探究西北林业病虫害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影响,以甘肃省张掖市寺大隆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叠加点事件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对寺大隆林场近十几年来林木病虫害暴发与气候因素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林木虫害暴发的气候因素主要为温度与湿度,其中干旱与高温是导致林业病虫害高暴发的主要因素。而在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下,寺大隆林场“暖干化”的现场会逐步加剧,林业病虫害的暴发次数也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8.
针对HPPD除草剂呋喃磺草酮原药生产中产生的3个质量分数均大于0.1%的主要杂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3个杂质的结构进行了结构鉴定,发现其中2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合生产工艺对杂质产生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成功进行了合成。该研究对呋喃草酮原药质量控制和安全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进行了50%醚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WP)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90 d,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6.08%~99.46%、98.31%~100%;施药后90 d,综合鲜重防效为99.94%~100%;对照药剂50%醚苯磺隆WP和50%异丙隆WP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7.37%、97.09%和100%、98.99%,鲜重防效分别为100%、99.97%。  相似文献   
110.
以蒙古黄芪-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F. acuminatum)为互作体系,测定苯丙烷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的变化,以期获得黄芪抗根腐病菌侵染机制的信息,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幼苗浸根法接种病菌,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F. solani侵染黄芪后,PAL和C4H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并在7、21天出现2个酶活高峰;4CL活性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7、21天时也显著高于对照。F. acuminatum侵染黄芪后,PAL、C4H和4CL的活性均在21天显著高于对照。可见2种病原菌在侵染黄芪过程中,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被不同程度地激活,但2种病菌激活各酶的时间和规律有所差异,表明黄芪对这2种病菌的抗性机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