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196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01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粉蚧科昆虫多为害果树、花卉、蔬菜等作物,在水稻上为害报道较少,根据多年调查、防治结果,将粉蚧在水稻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柳蛎盾蚧危害与丁香防御蛋白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 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危害盛期高抗类丁香中无显著变化,而其余3类则显著降低.PPO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抗性相关,在虫害盛期诱导表达的强弱也与抗性相关;PAL活性未能反映抗性品种间的差异.TI和CI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其抗虫性无明显相关性,在危害盛期的升高幅度与抗虫性呈正相关.综上所述,PPO在未危害期的活力可作为筛选丁香抗虫种(品种)的指标,危害盛期POD,PPO,TI和CI活性升高的幅度与丁香抗虫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3.
紫薇L.又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紫薇树形舒展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最宜植为园景树。可孤植、丛植于庭  相似文献   
74.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重要观赏和药用植物木芙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但迄今对其被优势天敌亚利桑那跳小蜂Aenasius arizonensis(Girault)(班氏跳小蜂A.bambawalei Hayat)的寄生情况了解甚少。为此,自2017年开始,在浙江兰溪西部的一个木芙蓉种植区开展了为期四年的调查,每年6—9月,分批从木芙蓉植株上采集3龄若虫及未产卵雌成虫,于室内观察寄生情况;并于其中两年观察了不同生境中的寄生情况,探讨了寄生季节变化的动态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杂草促进寄生的途径以及增强该粉蚧自然控制的措施。结果表明,在前期(6—7月)寄生率总体上较低,其中两年最高分别仅有38%和32%,另外两年也很少发现被寄生个体,而且该时期寄生率年份间存在明显波动。而在后期(8—9月),寄生率相对较高,且具有从8月上旬开始逐步上升这一显著特点。观察期间,最高寄生率均出现于各年份9月下旬,四年中分别为89%、62%、55%和13%,年份间差异十分明显。生境类型可对寄生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与木芙蓉地块内和杂草稀疏的田埂相比,杂草丛生的田埂上和路边区域中粉蚧被寄生率相对较高;另外,在毗邻田块的路边地段,9月上旬的寄生比例一定程度上高于距离木芙蓉地块较远的路边地段。本研究表明,木芙蓉上亚利桑那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随年份和季节剧烈变化,一些生境诸如杂草较多的地段有利于增强其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75.
杨树草履蚧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吸汁害虫,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在杨树等树木的嫩枝嫩梢处刺吸危害.草履蚧个体小,生活隐蔽,其初期危害症状不明显,常被人们所忽视.等到暴发成灾时,防治成本增大,且无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防治草履蚧必须识其形,知其性,抓住关键时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草履蚧在商丘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分别从加强植物检疫、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层面以及政策层面介绍了其防治对策,以期为草履蚧的无公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7.
女贞白蜡蚧的药剂防治适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梅  马有会 《北方园艺》2012,(15):151-152
为准确掌握女贞白蜡蚧第1代若虫在大连地区的发生时期,研究了白蜡蚧第1代若虫的初发生期和当地气温、积温的关系,以期为女贞白蜡蚧防治适期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地旬均温20~23℃,自女贞萌芽展叶后的积温达到933.9~1 588.9℃时是药剂防治女贞白蜡蚧第1代若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8.
西宁地区白蜡绵粉蚧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蜡绵粉蚧20世纪80年代末随白蜡树的引种栽植传入西宁,现已在全市的主要街道及庭院猖獗危害,该文对白蜡绵粉蚧在西宁地区发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9.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桑虱。属同翅目,珠蚧科。学名Drosicha contrahens。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区。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因此,草履蚧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0.
1梨园蚧 1.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梨园蚧又名梨园蚧壳虫,属检疫对象。以成虫或若虫密集在枝干、叶片、果实等处为害,引起皮层木栓化,树木组织易衰亡,果树生长受损,叶片早落,枝梢或整株死亡。1年发生4代。第1代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若虫发生,第2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生,第4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