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196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01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正>玉米耕葵粉蚧是承德地区近几年来为害较重的害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6月22日兴隆县植保站在平安堡镇、大水泉乡、八卦岭乡、北水泉乡进行虫情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550头,最高单株虫量超过20头。2011年6月上旬承德县头沟、岗子、两家、三沟、石灰窑等乡(镇)玉米耕葵粉蚧相继发现,一般地块百株虫量300~500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2 000头以上,当年玉米减产30%~50%,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3.
范丰学  方丽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3):27-28,31
日照市境内的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muraeKuwaana疫情首次发现于1995年5月,地点是东港区大沙洼林场,全市共发生6433.3hm^2,以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21%的灭杀毙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4.
桃球蜡蚧,又名桃球坚蚧、日本球坚蚧,属同翅目蜡蚧科。此虫往常只在桃、杏、李树上偶尔发生,但近几年却在苹果树上迅速发生与蔓延。据陕西省永寿县植保站调查:1995年全县发生1000亩,有虫株率0.1%;1997年发生9000亩,有虫株率1.8%;1998年则发展到13000亩,有虫株率达到2.3%。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85.
乌副盔蚧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川川  伍慧雄 《昆虫天敌》1991,13(3):101-106
乌副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是柑桔及许多园林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广州一年发生8~9代,各代历期变化为28~66天。雌成虫产卵量为64~208粒,卵的孵化率高达95~100%。第1龄爬行若虫的出壳高峰在上午10时左右。该虫的种群数量秋季明显上升。调查得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共9种,5种寄生蜂中,以胶蚧红眼啮小蜂Tetrastichus purpureus和日本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两种为最主要。杀虫剂试验表明,用2.5%溴氰菊酯1:2000倍液喷雾或以40%氧化乐果1:6倍液涂干可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86.
捕虱管蓟马是柑桔盾蚧卵和幼蚧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广州地区各虫态均可越冬。该虫常在隐蔽场所活动和取食。种群数量在5月上旬有一显著的高峰(22.1头/叶),此后虫口数量就逐渐下降。在室内(平均气温22~27℃)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35.4天,产卵量为22.2±6.5粒。雌雄性比平均为3:1。成虫寿命雌17.4±5.6天,雄7.4±4.2天。雌成虫在室内平均一天能捕食褐圆蚧雌虫3.3头,或糠片蚧8.4头。当食料缺乏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相似文献   
87.
作者首次发现胡颓子轮盾蚧在重要固沙植物沙棘上寄生。该虫在甘肃属首次发现。经过几年的观察搞清了该虫在甘肃平凉一年发生一代,根据沙棘和胡颓子轮盾蚧的生物学和生态特性,在被害成灾的沙棘林内结合更新复壮,采取机械防治可有效地防治此虫。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微食短缘跳小蜂、方头甲、二星标虫等能抑制胡颓子轮盾蚧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88.
89.
孟氏隐唇瓢虫捕食湿地松粉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汤才  庞虹 《昆虫天敌》1995,17(1):9-12
本文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孟氏隐唇瓢虫林间直接散放,取食湿地松粉蚧后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罩笼内孟氏隐唇瓢虫成虫出现20天,其种群数量增加27.2倍;在中心点散放成虫,6天后,在半径20m范围内均有幼虫发现,其最高密度为12头/梢;20天后,林间53株松树均有该瓢虫幼虫分布,其最高密度已超过100头/株。说明孟氏隐唇瓢虫取食湿地松粉蚧能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0.
卢爱平 《昆虫天敌》1995,17(1):18-20
寄生蜂的触角对搜寻适合的寄主、食物及配偶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触角上感器的密集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保证触角对外界感觉的敏感性,昆虫不时要用前足清洁触角,笔者在人工繁蜂过程中观察到松林害虫松突圆蚧的两种寄生蜂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及匀鞭蚜小蜂(Encarsm sp.)均有常停下来用前足清洁触角的习惯,据David(1979)的报导,小蜂科有些种类前足常着生有一对发育很好的触角清洁器,为此,笔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两种蜂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