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700篇
基础科学   1621篇
  546篇
综合类   4779篇
农作物   52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319篇
植物保护   2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625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12.
2006年,新疆温泉县通过农业机械补贴项目,共引进各类机械172台(架)。一是通过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引进33台架农机具,其中:74kW以上拖拉机11台,联合整地机9架,液压翻转犁12架,悬挂播种机1架,机具总价值256.53万元。其中享受国家补贴40万元,农民自筹216.53万元。二是通过县财政30万元的补贴,全县共引进农机具32台(架),其中:引进大马力拖拉机10台,动力驱动耙10台,高速调幅犁5架,免耕播种机3架,联合整地机4架。机具总价值287.76万元,农民自筹257,76万元。三是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各类玉米收获机21台,其中自走式玉米收获机5台,背负式1台,小型15台。四是通过保护性耕作项目引进植保机3台,牧草松土补播机1台。五是农民自购方捆机1台,秸秆还田机10台,残膜回收机50架,引进甜菜起挖机20台、土豆挖掘机1台。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其销路广 ,市场价格一直看好。为了促使马铃薯早上市 ,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我站于 1 998年开始推广马铃薯育壮芽高产栽培技术 ,采用该技术马铃薯可与 3- 4月份上市 ,鲜薯市场售价 0 .8元 /kg左右 ,产值在 2 4  相似文献   
14.
15.
一、免耕护墒免耕播种,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而耕后再播,水分散失60%以上。二、沙砾保墒在农田表面铺一层5~8厘米的沙砾后播种,土壤湿度可提高1%~5%。三、合理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立方米以上,磷肥30千克,钾肥20千克,适量补施硼肥,可显著提高作物的耐旱能力。四  相似文献   
16.
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是一项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的先进种植技术。以玉米为例,可比常规播种增产30%以上。这项技术在增加农作物前期积温和抗旱节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19.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粮饲菜兼用的作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只要能遮光就可以正常生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胜利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年有效积温2300~2400℃,地势低平,以岗地白浆土为主,采用常规三垄栽培模式种植的大豆产量在2100kg/hm2左右。为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效益,2004年我们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产量3571kg/hm2,比采用大垄密增产512kg/hm2,纯增收395.30元/hm2,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