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29篇
  52篇
综合类   519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的施肥水平对青稞产量和部分相关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中,影响青海格尔木地区青稞产量最大的因素是氮,其次为磷,最后是钾。氮磷钾三元素必须配合施用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在青海格尔木地氮磷钾水平分别为210 kg·hm-2,170 kg·hm-2和30 kg·hm-2达到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13.
青稞是我国重要的一类杂粮作物,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与不断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让人们纷纷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营养保健价值上,青稞正从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发展为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本文简要论述了青稞种植的地理及生态特殊性,对当前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今后青稞生产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青稞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资讯要闻     
《农业与技术》2014,(9):I0002-I0003
<正>西藏:西藏迎来青稞丰收季进入9月,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农民收割青稞。目前,西藏各农区已整体进入青稞等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处处都能看到农牧民、收割机在大片的青稞田里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检测桑黄多糖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60 ℃,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为14倍,在该最佳提取条件下桑黄多糖得率为4.97%;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桑黄多糖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ABTS+.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3.54%和88.83%。表明优化的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中桑黄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桑黄多糖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功能性食品和药剂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大通县青稞的主要栽培品种,包括北青9号、柴青1号、肚里黄青稞、昆仑13号等,总结青稞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前土壤处理、选种、药剂拌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青稞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使用2009—2013年的CLDAS大气驱动场(V1.0)数据为气候数据源,结合影响西藏青稞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确定生育期≥0℃的积温(T0)、最热月平均气温(Tmax)、生育期降水量(R)这3个气候因子作为西藏青稞种植区划指标,利用GIS技术进行西藏青稞种植气候适应性区划。为了得到既能满足气候需求又有耕地的实际可种植区域,本研究将土地资源信息与气候区划叠加。结果表明:青稞最适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雅江中游河谷2400~4100 m区域及昌都市的中部和南部,结果与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6种施肥处理对青海门源地区青稞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无肥对照间经济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和纯收益最高.氮磷配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在单株产量、穗长、主穗粒数等指标上较其他施肥处理具有明显综合优势,上述指标与经济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青稞生产中应大力推广氮磷配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统一要求和2009年2月上旬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会议的分工安排,青稞生产栽培岗位专家(团队)与西宁、西藏和甘孜三个试验站一起完成了青藏区域青稞生产现状的基础(通信)调研。调查内容包括青稞生产与技术应用现状、生产设施与设备、产后加工与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区建设现状和产业效益(经济、生态)提升等技术需求,大麦育种科研现状与资源技术需求等;  相似文献   
20.
卢兰芳 《种子科技》2023,(16):48-50
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贫瘠、抗逆性强等特性,成为四川阿坝、青海、西藏、甘肃甘南和天祝等藏区高海拔地区种植业的主要优势作物,多年来凭借其自身特性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也能稳定生长。近年来,随着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酿酒业的不断研发,青稞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青稞秸秆是牲畜的优质饲草,发展青稞种植对缓解天然草场压力,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牲畜育肥、养殖区草畜平衡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了提升青稞品质和产量,应在青稞种植地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选择最适宜的种植方式来提高单产,实现青稞丰产。文章深入探究与分析了青稞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及种植方式,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高海拔地区青稞种植的农业新技术,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