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29篇
  52篇
综合类   526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青稞作为昌都市主要粮食作物,青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10年以来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青稞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优势与市场竞争,并提出"十三五"期间昌都市青稞产业发展规划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青稞籽粒阿拉伯木聚糖的遗传特性,以喜马拉雅8号和藏青320及二者构建的F_1和F_2群体为材料,使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对青稞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比值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显著相关,而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相关不显著。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符合1对显性-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式。不溶性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及不溶性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之比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调控,只是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存在着差异。控制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负值,可能为负调控因子。除调控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主基因加性效应较小外,其余性状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均较大。各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都较高,为62.5%~88.49%。  相似文献   
993.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BYDVs)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危害的禾谷类作物病毒病害。2014年笔者在对青海重要作物病毒病调查时发现田间青稞作物上有疑似BYDVs危害的症状,利用BYDVs引物对田间采集的9份典型症状病样进行了RT-PCR检测,结果均扩增到目的条带(约300bp),随机抽选样品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DV-GAV同源性最为接近(99.2%)。为进一步明确该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及基因组结构特征,根据已测定的BYDV-GAV序列设计全长扩增引物,利用分段法克隆了其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其全长为5 683bp,具有典型的黄症病毒属的特征,编码6个ORF,有4个非编码区(UTR)。基因组序列聚类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DV-GAV聚类于同一分支,与中国陕西渭南小麦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结果说明,该分离物是BYDV-GAV的一个分离物,这是青海BYDV-GAV青稞分离物全基因组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4.
以参加国家青稞区域试验的QK02-09(CK)、QK02-01、QK02-03等10个品种(系)产量数据为基础,对各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QK02-04、QK02-14这2个品种(系)为高产稳产型,产量分别比对照QK02-09平均产量4 234.3kg/hm2增产16.54%、0.46%,且以QK02-04丰产性、产量稳定性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95.
洛隆县位于昌都市西南部,属于典型的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发展现代青稞种植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被誉为“藏东粮仓”。围绕洛隆县青稞种植情势,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分析法等方式,系统梳理总结青稞种植现状,深入分析制约青稞种植的主观、客观因素,针对性提出了加快洛隆县青稞种植的对策建议,为洛隆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探明冠层形态结构特性对林芝地区春青稞产量的影响,以高产和中高产2种类型8个春青稞品种为材料,采用高产栽培方法,分析了高产春青稞品种群体动态及其冠层形态结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品种与中高产品种相比,1)产量:平均高28.5%;2)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平方米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分别高8.5%、10.4%、15.6%和16.1%;3)分蘖期最大总茎数低20.11%,干物质积累量低28.3%;拔节期-灌浆期间分蘖消亡速度低17.44%;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高17.5%,分蘖成穗率高9.06%;4)冠层形态:上三叶叶面积分别大94.52%、59.02%和40.50%;上三叶基角、开张角和披垂度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规律;具有较高的株高和基部第2节间粗短的茎秆特性以及长穗和穗下节间长而粗的穗部特性。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对国内外2 006份青稞种质材料进行了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为青稞优异种质创制、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亲本。在田间诱导青稞发病,通过“0~9级法”对各青稞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等级评价;每一列供试材料间隔0.50 m作为诱发行,诱发行每隔0.50 m播种20粒“藏青13号”作为诱发材料。本研究对各青稞材料白粉病抗性进行了分类分析,抗性等级分为免疫(IM)、高抗(HR)、中抗(MR)、中感(MS)、高感(HS)和极感(VHS)6种,2 006份材料各抗病等级比例分别为25.47%,3.59%,6.28%,22.38%,41.77%和0.50%。本研究对大量青稞材料进行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为深入研究青稞白粉病抗病机理和相关基因分子标记开发提供材料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的抑草活性。采用超冷浸提法制备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种子萌发和室内盆栽的方法测定粗提物的抑草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丙酮浸提等方法测定优势杂草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当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0%。安全性评价显示,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对油菜、蚕豆、豌豆风险高,对春小麦安全。当粗提物质量浓度为200mg/mL时,对麦田优势杂草野燕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使野燕麦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农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 RBCs)对挥发油的防御响应机制,为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的保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纯琼脂悬空气培养法,在研究青稞RBCs发育特性基础上,探讨青稞RBCs从细胞活性、粘胶层厚度、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变化以及细胞死亡类型等方面对不同浓度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挥发油的响应。【结果】青稞RBCs围绕根尖形成保护层,细胞形态呈圆形、弧形以及杆形,细胞长30~150μm,宽10~30μm;在5~40 mm根长范围内,青稞RBCs数量与根长呈正相关,在根长40 mm时达到峰值(1263个),此时RBCs数量为根长5 mm时的2.37倍;不同根长的RBCs存活率均维持在90%以上。经过密花香薷挥发油处理的青稞RBCs出现浅橘红色荧光,细胞核呈现橘红色荧光亮斑,RBCs活性丧失。随着挥发油处理浓度增加,青稞RBCs粘胶层厚度与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变化;与对照相比,在最高浓度0.1μL/μL...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氮磷钾肥对青稞品系13-5171-7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软件设计CCD三因素五水平优化试验,建立13-5171-7产量及因子模型,寻求最佳氮、磷、钾配施方案。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显著,氮、磷、钾肥对13-5171-7产量构成因子均有显著影响,对千粒质量、穗粒数影响排序为N>K>P,P>N>K;当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21.26,220.80,93.82 kg/hm2时,13-5171-7产量最大,为389.22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