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60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2篇
  47篇
综合类   70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浙江省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和镁 ,但铁和铜的含量很低 ;毛竹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钾、镁和铁 ;总体上看 ,灌木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均较高。 1 0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呈现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毛竹林 >灌木林的排序 ,其贮量分别为 1 2 3 78,97 0 2 ,74 71 ,73 62 ,66 66和 62 85kg·hm-2 。表 2参 8  相似文献   
92.
夏志群 《花卉》2019,(12):254-255
本文主要以马尾松苗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管为重点进行阐述,从马尾松苗木栽培技术、马尾松的病虫害管理这2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马尾松苗木的成活率,有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3.
松毛虫属一新种(鳞翅目:枯叶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采自青海的一松毛虫新种--玉树松毛虫Dendrolimus liui Xu et Jin,sp.nov。,文中附有特征图。  相似文献   
94.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外,还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发生于海拔200m以下7年生以上的落叶松人工纯林区;而在新疆则分布于海拔较高的落叶松天然林区。此虫常周期性猖獗发生,多在2-3年连续干旱后猖獗危害,猖獗后由于天敌大增,食料欠缺,虫口密度陡降,甚至难于见到活虫。  相似文献   
95.
从选林,选穴、选制菌材、挖穴、接种、苓场管理、采收、轮作八个方面总结了马尾松林下套种茯苓技术。  相似文献   
96.
蠋蝽对3种主要松毛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是湖南省3种主要松树害虫,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蠋蝽对3种松毛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龄期的蠋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每个虫态的蠋蝽对3种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在饱和猎物密度条件下,蠋蝽各虫态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5.86头(成虫)5.10头(5龄若虫)2.79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10头(5龄若虫)4.02头(成虫)2.65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云南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27头(成虫)3.65头(5龄若虫)2.42头(3龄若虫)。其中,蠋蝽成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控害潜能最大,a/T_h值为3.293 1。可见蠋蝽对3种松毛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在松毛虫低龄幼虫期,选择蠋蝽成虫或5龄若虫释放防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
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是目前松毛虫监测预报的重要方法。为了对同一林地中混合发生的两种或多种松毛虫同时进行监测,在桂阳县2个乡镇开展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双诱芯诱捕器和靶标昆虫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块样地中,双诱芯诱捕器和马尾松毛虫诱捕器诱捕到的马尾松毛虫分别为(10.22±3.15)头/器、(9.78±3.61)头/器,无显著差异(P>0.05);双诱芯诱捕器和思茅松毛虫诱捕器诱捕到的思茅松毛虫分别为(13.22±4.39)头/器、(14.33±4.73)头/器,无显著差异(P>0.05)。在两种松毛虫混合发生的林地,将两种靶标昆虫的诱芯放置于同一个诱捕器中,可以同时有效地监测两种松毛虫,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8.
马尾松针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薄层层析、颜色反应及红外光谱对马尾松针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定性鉴定。以φ=6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提取温度、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物料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马尾松针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马尾松针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提取温度、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物料比)、提取时间因素顺次降低,当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W/V)为1∶25时,提取效果最好,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26.3 mg/g。  相似文献   
99.
利用自主研发的森翼-D20水剂/粉剂双载荷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撒白僵菌粉剂和阿维菌素粉剂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白僵菌粉剂复配阿维菌素粉剂具有药效快、低毒和环保的特点.此外,应用无人机喷撒生物粉剂大面积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解决了树高林密、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茉莉酸甲酯局部处理林木对落叶松毛虫解毒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3种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0.01、0.10和1.00mmol/L)局部处理长白落叶松苗的侧枝,分析不同处理对取食其针叶的落叶松毛虫3~5龄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3个浓度的MeJA局部处理长白落叶松对松毛虫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 < 0.05),酶活变化趋势一致,但未呈浓度依赖关系。各处理组幼虫体内的SOD和POD活性均在第4龄显著高于CK(P < 0.05),但3、5龄幼虫体内的SOD和POD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而ACP、AKP和GSTs活性先在第3龄低于CK、第4龄均显著低于CK(P < 0.05),后在第5龄不同程度地高于CK。表明用MeJA局部喷施能诱导提高长白落叶松的系统抗性,且其对食叶害虫具有广谱性,能干扰落叶松毛虫的解毒代谢,抵御其危害;落叶松毛虫能在逐渐适应后,通过提高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去响应诱导抗性造成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