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43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146篇
  479篇
综合类   76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22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危害最大的是粒径d≥0.10mm的粗泥沙。按照快速减少黄河下游河道主槽粗泥沙淤积和治理面积相对较小、拦减粗泥沙量相对较多的原则,以≥0.10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分别为≥1400、≥700而<1400和<700t/(km2·a)为指标,将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分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多粗泥沙区和多沙粗沙区3个治理期(区),其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88万、2.06万和3.92万km2。经分析,该研究治理分期(区)中的划分结果,符合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先粗后细,分期治理”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2.
为了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编码工作,实现数据共享,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组织编写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代码编制规定》,并经审查批准为“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为了使该标准在全流域内尽快得以实施,现将其汇编成册,由黄河水利出版社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93.
《中国水土保持》2007,(10):F0002-F0002
2007年9月7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银川召开,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委员,水利部水保司、黄委有关部门和黄河上中游7省区水利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袁纯清作工作报告,副主任委员、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作重要讲话,委员会  相似文献   
94.
黄河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保护目标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状况,对黄河流域进行了生态分区,并阐述了各生态区的特征。在黄河河道湿地研究和黄河水体内顶级物种(鱼类)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黄河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从流域角度而言,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是植被和水源涵养林;中游应以水土保持为主,主要是恢复和保护植被;下游以保护湿地类型和维持湿地面积为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重要鸟类资源。黄河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保护物种应是珍贵经济鱼类北方铜鱼、河口洄游鱼类刀鱼、鲤鱼等,主要保护的生态区包括库区湿地、河口湿地、河道湿地以及景观娱乐水域等。  相似文献   
95.
黄河源区气候温暖化及其对植被生产力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黄河源区气温、降水变化的基础上,用Turc经验模式计算黄河源区的蒸散量,同时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土壤湿度、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9—2005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按0.0284℃/a的变率升高,降水变化态势平稳,但蒸散量增加趋势明显,上升倾向率达0.7315mm/a,气温上升趋势与年代增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从1987年以来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分析得知,黄河源区下垫面蒸散量的加大使土壤向干暖化发展。这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十几年来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按9.506g/(m^2a)的倾向率下降。  相似文献   
96.
黄河流域水库拦截泥沙量的计算及泥沙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黄河输沙量等观测资料,提出了一个简便的用于计算流域水库拦截泥沙量的公式。据对1950—2003年黄河流域水库拦截的泥沙量进行计算,54年来拦截的泥沙总量为196亿t,其中大约有70%的泥沙分布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库区。研究指出,对现有黄河干流控制性水库制定科学的调水调沙方案,对在建和拟建的水库采取积极的调水调沙设计,制定黄河流域系统的水沙调配总体方案,将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和三角洲地区与水沙有关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7.
为明确黄河上游宁夏段泥沙输入对农田灌淤土团聚体和土壤培肥的影响特征,在干流动态采集了5月(春灌)、8月(夏灌)、10月(冬灌)的沉积泥沙,以灌淤土为对照,测定了其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其NO3--N、NH4+-N、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泥沙中<0.25 mm团聚体占70.8%~87.5%;>0.25 mm团聚体数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为8月>10月>5月,泥沙团聚体稳定性显著低于灌淤土。泥沙团聚体无机氮以NO3--N为主,占78.9%~99.3%。泥沙1~2或0.5~1 mm团聚体有效磷含量较高。5、8月泥沙和灌淤土各粒径团聚体无机氮含量呈正相关,而在10月呈负相关。不同灌溉时期泥沙和灌淤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均呈负相关。因此,黄河宁夏段灌溉泥沙<0.25 mm微团聚体对灌淤土团粒结构影响较大,春灌时期不同粒径团聚体泥沙速效氮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8.
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黄河下游滩地杨树人工林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0~20cm的土层,20~50cm土层的微生物较少;各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新淤地微生物数量;细菌是滩地杨树人工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在上、下层土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1.7%~99.1%和75.1%~98.8%;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林龄的增长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但至林木主伐前,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有所降低;不同管理模式影响微生物的数量,集约经营管理的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多;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颗粒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基于1971-2015年黄河金三角地区45个代表站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距平及累积距平、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近45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金三角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6.685 mm·10 a-1,1989年前后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四季中春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冬季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出现两次突变,1976前后降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2000年前后则是由少到多的突变。一年中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总量的50.3%,夏季降水量的变化对年降水量变化的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和2011-2015年是本地区降水偏多年代,其中80年代降水最多;90年代降水最少。各县(市、区)线性趋势分析表明,渭南市降水减少趋势最明显,减少速度为-11.06 mm·10 a-1,其次是临汾(-6.51 mm·10 a-1),三门峡减少最少,其中临汾市的永和、隰县、霍州、古县、浮山、曲沃、侯马和运城市的新绛、绛县、垣曲以及三门峡的卢氏等11个县(市、区)降水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的,正负面影响并存,负面影响更甚。  相似文献   
100.
山东德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金丝小枣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北方落叶果树梨、桃、杏、苹果、核桃等的传统集中种植区,另外德州地方特色果树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沙果、果桑等的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2左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等为德州果品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意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