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柚木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优良柚木林段选取3~4a生优良单株,从中选取无病虫害的幼嫩侧芽,经表面消毒后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侧芽萌发率达70%~80%。切取新芽进行增殖,30~40d为一周期,增殖系数为2~3倍。当侧芽增殖到足够数量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超过80%~90%。植株移栽成活率达80%~90%。几个月后植株便可种植到大田。   相似文献   
142.
提取技术对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两步提取法对新鲜的和风干的香榧假种皮原料进行提取,从提取物得率、性状、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新鲜原料所得提取物得率高于风干原料,两步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总得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新鲜原料的提取得率为5.54%,风干原料为1.98%,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风干原料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新鲜原料的溶剂提取物得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且随着溶剂不同,得率略有变化,其中使用甲苯时得率为21.84%,使用正己烷时得率为16.01%,主要成分皆为二萜类物质;新鲜原料的两步法提取所得组分分为精油和提取物两部分,其中精油的得率、性状、组成与水蒸气蒸馏方法一致,提取物的得率、性状、组成接近于溶剂提取法,只是组分含量略有变化。对香榧假种皮进行两步法提取比较有利于精油和提取物的有效分离及利用。  相似文献   
143.
利用方式对大针茅种群和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大针茅草原在中牧区和割草区种群和群落数量特征.结果表明:与割草区相比,中牧区大针茅生殖枝和营养枝株高和叶长显著减小,生殖枝生物量的分形维数显著增大,营养枝叶片内C/N比显著增加,这是放牧干扰后生长变化的度量指标;割草区株高呈正态分布而中牧区则为峰值左偏的对数正态分布;中牧区大针茅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大,而割草区物种多样性则显著高于中牧区.  相似文献   
144.
郭平  张卓  周婵  杨允菲 《草地学报》2011,19(3):381-387
采用无样方采样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Roshev.)生殖分蘖株的生物量分配和生殖生长规律的比较分析,以期揭示2种针茅的生殖生长状况和资源分配策略,提高草地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生殖分蘖株穗重随植株总重、植株高度、穗长增加而增加;穗长、生殖生长比率随植株高度增加而增加;每穗籽粒数随小花总量增加而增加;每穗籽粒重随穗重、穗长增加而增加,均呈现y=a+bx线性函数变化规律,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针茅生殖器官穗生长速率b值和穗重百分比大于贝加尔针茅,而结实籽粒的生长速率b值,以及茎、鞘、叶重百分比均却小于贝加尔针茅。生殖分蘖株生殖器官穗构件与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呈负相关。表明在相同生长条件下,2种针茅具有相同的生殖生长和资源分配规律,采取了生存和生殖相权衡的资源分配调节策略,且贝加尔针茅种子生产的能力大于大针茅。  相似文献   
145.
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为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赣南地区6个不同林龄的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分析巨桉根系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本研究共得到1 929个OTU,隶属于2门2纲10目22科30属。革菌属(Thelephora)、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棉革菌属(Tomentella)为研究区内优势菌属,总相对丰度超过80%。三大优势菌属在不同林龄林分中分布情况明显不同,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也显示,不同林龄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 a和7 a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表现为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较高;3 a和6 a林分ECM真菌物种数量差异大,3 a和9 a林分ECM真菌种类差异大。表明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主要由3种丰度较高的优势菌属与多种低丰度菌属共同组成,林龄是影响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6.
5年生巨尾桉无性系不同品系调查分析表明,生长最好的品系为N品系,平均树高达13 60m,平均胸径13 67cm,平均单株立木材积0 0903m3;其次为L品系,平均树高12 62m,平均胸径13 59cm,平均单株立木材积0 0839m3。抗霜性最好的为L、K、32-10品系,受害率为3 3%。不同品系间材积、树高、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不同底质组成及厚度对大竹蛏潜沙行为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的活性总体上随底质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在含沙量为75%时活性最高,琥珀酸脱氢酶则是在含沙量50%~75%时酶活力上升趋势最明显。琥珀酸脱氢酶在底质厚度16 cm组,含沙量75%组,其酶活分别最高。当底质厚度8~16 cm时,乳酸脱氢酶酶活力增长最快,含沙量则是75%时酶的活性最高,之后随之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底质厚度的升高而增大,含沙量在25%~75%时显著增加,在含沙量为75%时达到最高值;含沙量为50%~100%大竹蛏潜沙率为100%,底质厚度为12~l6 cm时其潜沙率为100%,3 min左右便可完全潜入沙中。  相似文献   
148.
149.
Eucalyptus is the most valuable cultivated forest genus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nowadays. It has been a challenge for foresters to model growth due to the genetic variations, management regimes, and multiple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the plantations. In this paper, Logistic equation was used to study the stock growth process of E. urophylla × E. grandis plantation at age of 14 with 6 spacing treatments. And the b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Logistic equ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  相似文献   
150.
闽南山地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尾叶桉、巨尾桉为研究对象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桉树生长性状与立地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影响尾叶桉树高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 ,影响胸径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坡位、容重、有效磷含量 ;而巨尾桉树高生长主要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毛管持水量的影响 ,胸径生长主要受土层厚度、海拔、坡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