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7篇
  40篇
综合类   30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参与西洋参干燥根外形极为相似,难以分辨。本文总结了几种常用方法,以期为人参和西洋参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西洋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首次对西洋参部皂苷及各单体皂进行了降脂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西洋参总皂苷较人参总皂苷对体外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在0.5mg/mL浓度时抑率分别为90%和35.2%;人参皂苷Rc,Rb1,Rb2对胰脂肪酶少性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0.5mg/mL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6%、97%、初步揭示出它们具有被开发为降血脂新药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3.
测试了有机硫熏蒸剂大扫灭(Dazomet)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Wall.)根围几种主要病原生物:线虫、细菌和真菌的最低灭生浓度(MBC值)分别为≥7.8、≥31.2和≥125μg/mL。4种主要病原真菌: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 solani)、根腐病菌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t)、镰孢霉(Fusariumspp.)和黑斑病交链孢(Alternaria tenus)的MBC值分别为≥31.2、≥62.5、≥125和≥125μg/mL。钾-威百(K-Vapam)对线虫、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灭生活性与Dazomet相当。连作三七田播种前和移苗前用98%大扫灭粉粒剂20~40 g/m2和35%钾-威百液剂30~50 mL/m2进行耕作层土壤熏蒸处理,对三七出苗和成苗率无显著影响;杂草和线虫发生量比对照分别减少90%~95%。播前处理比对照苗病发生率降低45.0%~82.5%,移苗前处理苗病发生率降低35.0%~50.0%。适当充足的土壤含水量、适时彻底的土壤毒气排除对提高药效和避免残毒对后茬药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4.
王定康  孙桂芳  郭志明  吴娅  李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11-8812,8836
[目的]克服三七育种工作带来的困难,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三七品种。[方法]以盆栽三七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对自然生长的三七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了解三七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结果]结果表明,三七初花期花粉萌发率较高,在恒温25℃条件下,0.6%琼脂+10.0%蔗糖+0.1%硼酸的培养基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温(4℃)条件下可进行短期的花粉贮藏,延长花粉的寿命。[结论]该研究为三七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人工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人参果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参果含有人参皂苷、多糖、生物碱、挥发油、氨基酸、无机元素以及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抑菌、降血糖、抗休克、保护心肌、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免于衰竭、提高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以及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文中对人参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用复合氨基低聚糖对1~4年生西洋参处理,结果表明:1年生西洋参亩株数增加1.4万株,增产34.8%;2年生增产12.8%;3年生增产16.6%;4年生增产15.7%。对西洋参立枯病防治效果达69.8%,锈腐病为61.4%,晚疫病为66.5%,黑斑病为49.5%,参根白、短而粗,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27.
屏边三七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2%左右透光率荫棚下,采用Ci-310PS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屏边三七 (Panax. stipuleanatus)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屏边三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在5月份呈现单峰型曲线;9月份呈近似的双峰型曲线。5月份三七的光合净光合速率在13∶00达到最高值2.73μmol/(m2·s);9月份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左右,13∶00左右呈现不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在5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0.445和0.909,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屏边三七与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方差分析显示,二者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方面的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8.
人参止血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逆流分布和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和CM-sephedex C-25)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止血活性的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  相似文献   
29.
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三七根腐病是三七的重要病害,是限制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方法】在田间进行系统的三七根腐病害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室内致病性测定,并进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结果】发现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黄腐型、干裂型、髓烂型、急性青枯型、湿腐型和茎基干枯型等,但以黄腐型和急性青枯型较为常见,其中干裂型、髓烂型和茎基干枯型是新发现的三七根腐病症状表现。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C. didynum、Fusarium solani、F. oxysporum、Phytophthora cactorum、Phoma herbarum、Rhizoctonia solani等。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 didynum、C. destructans、P. cactorum、P. herbarum和R. solani均能导致块根不同程度的腐烂。田间人工接种以P. cactorum和P. herbarum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C. destructans和C. didynum的致病力虽然较弱(C. destructans为23.5%,两株C. didynum分别为28.0%和15.2%),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Cylindrocarpon属真菌最高组织分离频率为100%),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结论】C. destructans和C. didynum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30.
论人参种植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传统伐林栽参模式的缺陷及农田栽参、林下护育山参的优势,明确了农田栽参是我国人参种植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提出解决老参地问题是目前人参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