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7篇
  40篇
综合类   30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人参皂苷Re含量,测定波长λs=530nm,参比波长λR=650nm.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放置后的下层液,显色剂为10%的硫酸乙醇溶液,参考了有关文献[1,2].经测量,人参经过薏苡仁为辅料的加工炮制后的人参皂苷Re含量为0.76mg/g.  相似文献   
42.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茎叶中提取人参皂苷R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e含量,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频率、超声波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人参皂苷Re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洋参茎叶中人参皂苷Re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频率.优化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时间60 min、提取温度45℃、超声波频率45 kHz、料液比m西洋参∶V甲醇=1∶20(g/mL).  相似文献   
43.
针对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三七种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设计一种针式水蒸气输出装置,对消毒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验证。通过Fluent软件对消毒针内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消毒针出口流速、压力增大,出口温度无明显变化。土壤热传导试验表明,在5 min内即可将土壤加热到90℃,土壤加热基本规律为下层土壤加热效率较低、上层土壤加热效率高。为了探究消毒针不同结构参数对土壤升温效果的影响,选取单侧孔口数量、孔口直径和水蒸气出射角作为试验因素,选取土壤升温到90℃所需时间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消毒针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消毒针单侧孔口数量为4个、孔口直径为2 mm、水蒸气出射角为45°,此时土壤升温到90℃时间最短,为116 s。通过Fluent多孔介质传热仿真得出,消毒针的最佳排布方式为6×6,最佳数量为36根,间距为250 mm。对消毒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进行检测,表明消毒后土壤环境符合三七生长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44.
三七超窄行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播种行株距均为50 mm左右,属于密集型精密播种。为实现三七超窄行精密播种,设计一种超窄行气吸式精密排种器。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主要结构参数;以云南文山三七种子为播种对象,基于EDEM离散元软件,对水滴形窝眼孔加工倾角影响充种性能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得出较佳加工倾角为50°;以吸孔负压、排种轮转速和种层高度为影响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和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合格指数的主次顺序为吸孔负压、排种轮转速、种层高度;当种层高度为50 mm、排种轮转速为34~48 r/min、吸孔负压为560~660 Pa时,合格指数大于93. 0%,重播指数小于3. 5%,漏播指数小于3. 5%,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3. 0%,满足三七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45.
基于“3414”的三七氮磷钾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氮磷钾肥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三七种植生产推荐合理的施肥量,试验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三七植株农艺性状、产量、总皂苷产量等指标,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拟合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促进了三七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且以适当施氮和磷的效果为最佳;二年七(二年生三七)对钾的依赖性较氮磷强,而三年七(三年生三七)对氮的依赖性最强;施氮能显著提高三七单位面积总皂苷产量,在低氮水平即可获得最高总皂苷产量,而磷、钾肥对皂苷含量及总皂苷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三七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低磷、中钾水平利于氮肥肥效发挥,低氮、中钾水平利于磷肥肥效发挥,而低氮、中磷水平利于钾肥肥效发挥。根据三七总皂苷产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最大化三七总皂苷产量的施肥量:二年七为N 157~164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337~356 kg·hm-2;三年七为N 192~200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412~435 kg·hm-2。因此,分别针对二年七和三年七,适当控制施氮量和施钾量,增加施磷量,将三者进行合理配比,对提高单位面积三七总皂苷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温室三七收获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七种植新农艺的要求,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温室种植模式的三七收获机。为提高其工作性能,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在静载荷作用应力、变形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发生在电机安装位置及车架纵梁连接处,最大变形发生在车尾处,机架强度符合要求。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并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可知:在频率15Hz时电机安装位置处可能发生共振,此时电机安装位置处应力和位移达到最大,最大应力为4.34MPa,最大位移为2.03mm,机架满足激励载荷下的强度要求。对挖掘铲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挖掘阻力5 000N,挖掘铲最大变形量为1.334 4mm,最大应力为20.894MPa。本文为后续温室三七收获机的减振以及机架、挖掘铲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种类对三七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增产顺序为酰氨态氮肥>硝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氨态氮复合肥。同时,施肥引起重金属元素和硝酸盐在三七体内的积累,从而对三七药材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材,但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其产业发展,轮作是生产上最常用且有效的缓解措施。本研究在三七收获后的土壤上轮作茴香,通过测定轮作土壤水浸液对三七存苗的影响来评价轮作对三七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并从轮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面深入阐释轮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结果表明,茴香轮作后的土壤水浸液可以显著提高三七的存苗率。土壤细菌分析表明,茴香轮作后土壤细菌群落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菌的丰富度增加,相对丰度>1%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属水平上,轮作茴香使66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其中相对丰度>0.2%的优势菌属有14个;30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其中优势菌属有8个,总体上看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属多于显著降低的属。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优势菌属中包含常见的拮抗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本研究也分离到2株假单胞菌和1株芽孢杆菌对三七根腐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因此,轮作茴香可以改善三七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中拮抗细菌的丰度,提高三七的存苗率。生产上利用茴香与三七轮作对缓解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49.
正黑斑病是三七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大病害,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常导致成株落叶、幼苗生长点及茎秆顶端腐烂枯死。其病原一般认为是链格孢属真菌人参链格Alternaria panax Whetzel~([1,2]),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黑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3]),后定名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4])。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histone 3部分编码序列的PCR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分析三七主产区黑斑病菌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及几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差异,以期为三七黑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 on pyroptosis of SH-SY5Y cells induced by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 METHODS The OGD/R was conducted to induc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SH-SY5Y cells. The effects of PNS on the viability (detected by CCK-8 assay)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dicat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akage and propidium iodide (PI) staining positive cell proportion] of OGD/R-induced SH-SY5Y cells were observ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gasdermin D (GSDMD), GSDMD N-terminal fragment (GSDMD-N), caspase-1 and caspase-4, and the release of interleukin-1β (IL-1β) and IL-18 in the cells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After exposure to OGD/R, the viability of SH-SY5Y cell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P<0.01), while the LDH leakage, the PI staining positive cell proportion, the protein levels of GSDMD, GSDMD-N, caspase-1 and caspase-4, and the release of IL-1β and IL-18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However, PNS treatment enhanced the viability of SH-SY5Y cells inhibited by OGD/R (P<0.01), but reduced the leakage of LDH and the percentage of PI staining positive cells (P<0.05 or P<0.01). Moreover, PNS reversed the increases in the protein levels of GSDMD, GSDMD-N, caspase-1 and caspase-4 and the release of IL-1β and IL-18 in OGD/R-induced SH-SY5Y cells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PNS alleviates OGD/R-induced injury in SH-SY5Y cells.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inhibition of SH-SY5Y cell pyroptosis induced by OG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