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7篇
  40篇
综合类   30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揭示人参花芽形态建成的内在规律性,为人参花芽分化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花芽分化形态。结果人参的花芽分化从芽苞原基分化开始到花芽形态建成结束经历2年的时间,当人参地上部分处于浆果红熟期时,其越冬芽的分化正处于由叶原基分化向花序原基分化转变的时期。人参花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72.
三七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硅胶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部分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人参皂苷Rh1(ginsenoside Rh1)、韩国人参皂苷R1(Korgoginsenoside R1)、羽扇豆-20-烯-3β,16β-二醇-3-阿魏酸酯(Lup-20-ene-3β,16β-diol-3-feru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胡萝卜苷(daucosterol)。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36份西洋参种苗的质量研究,据种苗根重及根长2项指标,制定了西洋参种苗分级标准。种苗分级标准为:1年生根重≥1.61,根长≥4.04,2年生根重≥3.26,根长≥9.64,3年生根重≥10.13,根长≥20.25划为Ⅰ级种苗;1年生根重在1.47~1.61之间,根长在3.66~4.04之间,2年生根重在2.97~3.26之间,根长在8.76~9.64之间,3年生根重在8.31~10.13之间,根长在17.76~20.25之间划为Ⅱ级种苗;1年生根重≥1.33,根长≥3.36,2年生根重≥2.69,根长≥8.03,3年生根重≥6.61,根长≥15.72划为Ⅲ级种苗;其余为不合格种苗。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环境、营养条件三个方面对农田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方法研究该土壤改良技术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四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态改良处理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37.48%~74.9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9.16%~22.90%,蔗糖酶活性提高16.00%~101.31%,磷酸酶活性提高1.24%~74.38%。结论该生态改良技术可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对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5.
人参与西洋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和西洋参中的脂溶性成分,并用GC-MS法分析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1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人参和西洋参的脂溶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Z)-9-十七烯-4,6-二炔-8-醇,但在人参中甾醇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西洋参。该方法快捷可靠,为人参和西洋参的鉴别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6.
竹节参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竹节参脂溶性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竹节参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共检测出27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3.41%。竹节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1-十八碳烯(18.06%)、3-甲基-2-丁酮(12.88%)、3-甲基丁酸(8.40%)、正己酸(6.60%)、辛酸(6.41%)、异丙基乙醚(6.08%)、2-乙氧基戊烷(5.08%)、十二烷(4.93%)、可巴烯(4.17%)。[结论]该试验检测出了竹节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含量,为综合开发利用竹节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三七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以三七种苗为供体植物,小麦为受体植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敏感指数M3=-004)。从发育时期来看,小麦种子萌发阶段较幼苗生长阶段更易受化感抑制作用影响,且其发芽指数受抑程度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即过氮>正常>缺氮;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其地上部化感作用以促进为主,对根部生长则以抑制作用为主;且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与培养液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珠子参根茎的发育规律,探索根茎繁殖的方法。[方法]通过对珠子参种子萌发过程和栽培植株生长期内根茎切片的观察,研究其根茎发生发育的规律;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根茎切段,探索其根茎繁殖的方法。[结果]营养生长时根茎是单轴分枝的主杆,生殖生长时根茎成为合轴分枝式的侧枝。用50和10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40和80 mg/L的6-苄胺腺嘌呤(6-BA)溶液均可使珠子参根茎的切段形成更新芽,但以40 mg/L 6-BA的处理为优,80 mg/L 6-BA的处理次之。[结论]该研究对珠子参规范化栽培措施的制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以不同基肥处理为试验内容,研究其对盆栽西洋参生长性状与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作基肥可有效促进参苗萌发出苗,出苗率分别高出对照17.0%、14.0%,株高生长分别高于对照27.7%、26.4%,茎高生长分别高于对照25.6%、35.4%,茎粗生长分别高于对照30.0%、22.5%。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对照,7月初含量最高,依次较对照高0.98 mg·g~(-1)、0.74 mg·g~(-1)、0.71 mg·g~(-1)。以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为基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测定值分别是对照的8倍和7倍。水分利用率测定值分别是对照的10.6倍和9.4倍。西洋参栽培时,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是首选基肥种类,用量分别为100 g·m~(-2)和40 g·m~(-2)。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连作三七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土壤浸提液对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揭示连作三七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定未种植过三七的生土及种植1年、2年和3年三七的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不同土壤浸提液对当地常见大田作物油菜、玉米和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年限三七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酚酸类化合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除肉桂酸外,多数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峰面积判断)较生土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同一种植年限下,较生土而言,随着土壤水提液浓度的增大,3种作物种子的萌发率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同一土壤水提液浓度处理下,种植3年三七的根际土壤水提取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年限根际土壤水提液.不同溶剂土壤提取液处理下,随着土壤提取液浓度的提高,3种作物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逐渐表现出差异,多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促进作用.[结论]三七连作土壤中的大多数酚酸类化合物可能不是主要的化感物质,其土壤提取液对部分作物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