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5篇
  12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郑金凤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41-43,47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是杉木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丁香假单胞杆菌杉木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cunning-hamiae)引起。本文综合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并针对其发病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为了快速有效检测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本研究结合金属指示剂HNB特性建立了快速检测绿脓杆菌比色LAMP法。根据绿脓杆菌外毒素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LAMP法;并且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好,可检测167CFU/mL的菌体,对病貂肺脏检出率高。结果表明,该比色LAMP法可以有效地检测水貂出血性肺炎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33.
白鲢出血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出血病的白鲢体内分离出两株细菌(编号为水_1、水_2),分别感染健康白鲢,人工复制白鲢出血病获得成功。对这两株细菌进行形态、营养需求、生长特性、以及生化反应等观察,作者认为,水_1菌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水_2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前者隶属于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后者隶属于孤菌科(Vibrionaceae)。  相似文献   
34.
35.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FD6可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将FD6菌株感应激酶gacS基因部分保守区片段克隆到自杀载体中得到质粒pBS-S,将该质粒电击转化到FD6菌株中,利用同源重组构建了gacS基因插入突变体。经测定该突变体不产生抗生素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蛋白酶和氢氰酸,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形成生物膜和嗜铁素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丧失了对番茄灰霉病防病能力。gacS基因互补试验结果表明,gacS基因表达可恢复产生次生抗菌物质的能力,且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野生型菌株接近。由此证明,gacS基因是影响拮抗细菌FD6抗生素产生和对病害抑制能力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6.
从云斑天牛肠道中筛选到一株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N06。采用简并PCR和TAIL-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新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A06),开放阅读框全长1 902 bp,编码63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预测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含有两个β-折叠桶结构域。将phyA0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纯化后的重组酶最适pH为7.0,在pH 6.0~10.0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5℃,热稳定性良好。同时,该酶在低温下仍保持一定活力,甚至0℃仍有活性。该植酸酶具有应用于水产饲料行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7.
朱丽  高淑萍    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7):1997-1999
[目的]从姜瘟病姜中分离青枯罗尔斯顿氏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可为防治姜瘟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生化试验、底物利用试验和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鉴定的10株菌的底物利用、生化试验结果符合青枯罗尔斯顿氏菌基本特性。[结论]该试验方法能鉴定青枯罗尔斯顿氏菌。  相似文献   
38.
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引起三七细菌性叶宽病的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方法]以2011及2012年在云南文山及石林县的三七苗圃采集的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株为材料,采用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菌株致病性并重新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病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结论]该研究为三七细菌性叶瘫病菌详细鉴定的国内首报。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烟草野火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5个多态性引物(REP,ERIC,BOX,J3,IS1112)的Rep-PCR反应体系分别进行了优化,同时优化了体系中的Mg2+、dNTP、rTaq酶等几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来源于吉林省不同地区的70株烟草野火病菌进行了分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PCR反应体系电泳图谱清晰,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适合烟草野火病菌群体分子标记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吉林省烟草野火病菌群体存在分子多态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时,70个菌株被聚为4个类群(G1~G4),其中G1类群最大(39个菌株,占55.71%),而G3类群最小,仅包括2个菌株。G1和G2类群分别包含了5个和3个亚群。不同类群和亚群的菌株地理来源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40.
以细菌总数和一些理化特性(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生物胺)为检测指标,研究了Nisin对兔肉在0~2℃贮藏下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贮藏7 d内,Nisin处理组的菌落总数随着贮藏期间的延长反而减少,当超过7 d以后,Nisin处理组的菌落总数开始增加,贮藏后期处理组的菌落总数同对照组差异不大。在贮藏期间内,Nisin处理组的TVB-N值和尸胺的含量都低于对照组。通过PCR-DGGE发现,Nisin处理完全抑制了溶酪大球菌的生长,但是对污染的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如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冷鲜兔肉贮藏期间,通过Nisin处理只能通过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溶酪大球菌)的生长来起到短期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