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虫生真菌粉质拟青霉对黄刺蛾幼虫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粉质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Brown&Smith) 990 5菌株对黄刺蛾幼虫的致病性。研究表明 ,在菌液浓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 ,黄刺蛾幼虫的死亡率逐渐上升。当粉质拟青霉孢子浓度为 5 0× 1 0 9孢子 /ml时 ,1 0天后幼虫死亡率为 84%。另外 ,从试验结果可知 ,粉质拟青霉 990 5属于偏低温型的虫生真菌 ,适合防治在秋末盛行的黄刺蛾幼虫 ,因此在大面积的果林中应用粉质拟青霉防治黄刺蛾幼虫具有广阔的前景 ,是应用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2.
苦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新鲜苦参种子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菌株名称;并通过测定该菌株对常见植物致病菌的作用,确定其抑菌特性。结果表明:1株内生真菌从新鲜苦参种子中分离纯化出来,其菌落呈浅黄色,短绒毛状,有少量放射状沟纹;营养菌丝为树根状,有隔,分生孢子梗较长;分生孢子梗顶端短棒状,孢子椭圆;16S rDNA分子鉴定后,确认其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 Thom),命名该菌株为BS00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产气肠细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
毕节野生苦参主要农艺性状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地区野生苦参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毕节苦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进行变异度、相关性、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结果]苦参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株高、地上茎粗、果实数、根长、根上茎、果柄数是影响苦参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13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新的4个主因子,4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0.436%,保持了13个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毕节野生苦参农艺性状多样性比较高,遗传基础比较丰富.在进行性状选择时,应注重单株地下生物量的选择,同时应该考虑到根长、根上茎等性状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64.
黄刺蛾是新疆重要入侵检疫性害虫之一。为明确其检疫性,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黄刺蛾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新疆存在一部分地区适宜黄刺蛾生存区域,主要位于环塔里木盆地地区,吐鲁番盆地、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及昌吉州地区。建议应加强监测,防止其扩散。  相似文献   
65.
家兔黄艾美耳球虫血清抗体ELISA检测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制备的孢子化卵囊可溶性抗原作了包被抗原建立了兔球虫血清抗体的ELISA检测法。其最适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200μg/mL;包被温度,37℃(2h);血清反应时间,1.5h;酶标抗体标准工作浓度,1:1000;反应时间,1h待检血清稀释度,1:100:ELISA试验的规定吸收值为0.06,孢子化卵囊可溶性抗原比非孢子化卵囊可溶性抗源更适于作为ELISA包被抗原。  相似文献   
66.
杀球灵对家兔黄艾美耳球虫人工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1×10^-6的杀球灵拌料饲喂,预防家兔黄艾美耳虫3×10^4个孢子化卵囊的人工感染。结果表明增重显优于感染对照组,显抑制卵囊增殖,药物预防保护率达96.1%。攻虫后的肠道粘膜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感染对照组肠粘膜有严重的形态病变;药物预防组肠粘膜仅有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但结肠粘膜纵行皱折严重萎缩。作认为杀球灵邓有好,但初步建议连续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67.
球孢白僵菌和圆孢虫疫霉防治小绿叶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绿叶蝉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本研究表明,利用800万孢子/ml 球孢白僵菌防治小绿叶蝉,死亡率达85%以上,圆孢虫疫霉,在相对湿度80%以上和虫口密度大时流行,寄生率较高,亦可应用于控制茶园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68.
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是名贵的温冷水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受市场欢迎的名贵鱼类。文中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金鲈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黄金鲈的健康养殖及调整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纪瑛  杜彦斌  王斌  张庆霞 《草业科学》2011,28(5):802-806
用来源于河北承德、河南卢氏、甘肃成县和岷县的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种子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来源苦参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苦参茎秆、叶数、叶干质量、根生长动态基本一致,叶数和叶干质量均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而根干质量在10月下旬达最高.不同来源苦参生长量存在差异,河北承德苦参的株高最低,...  相似文献   
70.
崂山茶区茶园小绿叶蝉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辅助调查方法,研究了崂山茶区茶园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园小绿叶蝉在崂山茶区1年发生9代,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进入7月份,种群数量增加很快,到8月下旬至9月下旬达到全年虫口数量的最高峰,从10月上旬开始,田间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到11月份,成虫全部进入越冬状态。从全年种群消长规律来看,小绿叶蝉在该茶区1年出现1个危害高峰,即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