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用常规处理刺云实种子的方法,种子发芽率极低,为了提高刺云实种子的发芽率,采用98%的浓硫酸,进行不同时间处理种子的试验。试验结果: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10分钟效果最好。既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达92%),又缩短了种子发芽的时间。  相似文献   
32.
醉蝶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我国花卉上的一种新病害--醉蝶菌核病病原菌的部分寄主范围为9科15属15种。与黄瓜菌核病菌、向日葵菌核病菌、菜豆菌核病菌进行交互接种,结果向日葵菌核病菌致病力最强,向日葵最易感病。  相似文献   
33.
饲料营养水平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饲料营养水平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孵化后10日龄的蝌蚪采用4种含不同蛋白质成份的饲料喂养,测定蝌蚪生长过程中体长、体重及变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动物源蛋白含量高的B配方最有利于蝌蚪的生长发育,70日龄时体长和体重分别为70.65 mm和3.10 g,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在变态发育方面,使用B配方85日龄时蝌蚪变态率达95.50%;动物源蛋白与植物源蛋白含量相当的A配方次之,90日龄时变态率达90.00%;饲喂以植物源蛋白为主的C和D配方,蝌蚪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日龄100天时仍未出现变态。棘胸蛙蝌蚪期饲喂动物源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有利于其生长与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34.
从患烂皮病的棘胸蛙(Rana spinosa)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同时,通过抑菌圈法研究了该菌株对11种抗生素、11种中草药、4种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链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不敏感;未观察到黄芪、茵陈对该菌的抑制作用,忍冬藤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紫花地丁、金银花与甘草、鱼腥草、大青叶与柴胡、陈皮、黄连;致病菌株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高锰酸钾﹥三氯异氰脲酸﹥硫酸铜﹥氧化钙。  相似文献   
35.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糖多孢红霉菌M孢子,并采用不同的菌种保护剂,以研究60Coγ射线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使用20%甘油吐温保护效果较好,可作为诱变保护剂;当辐照剂量为400 Gy时,致死率为90%左右可作为适宜诱变剂量。诱变处理后利用链霉素抗性突变选育得1203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5株形态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形态变异率为4.16‰;2株突变株的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正突变率为1.67‰。  相似文献   
36.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和圆形滤纸预试法对新疆刺山柑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刺山柑茎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生物碱、还原糖、多糖和苷、酚类化合物、鞣度有机酸和挥发油等多种物质。  相似文献   
37.
野生酸枣疯病与栽培大枣疯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野生酸枣疯病与栽培大枣疯病发生和流行的关系,采用随机徒步调查、挖根和接穗嫁接法对我国野生酸枣、栽培大枣及大枣接穗嫁接野生酸枣的枣疯病进行了田间调查,并取样检测病菌及比较不同菌株的保守基因序列.结果显示,我国野生酸枣疯病发生范围广,且地区间自然发病率差异很大,在0~40%之间;病株呈明显的团簇状分布,病菌在团簇中的根蘖苗与母株间传播或通过介体昆虫传播到后代种子苗上.在枣疯病流行区,栽培大枣发病与枣园周围分布的野生酸枣发病程度有关;用感病品系的接穗或带菌接穗嫁接到野生酸枣砧木上易导致嫁接苗发病和病害流行,而采用抗病的壶瓶枣和婆枣抗病品系接穗嫁接野生酸枣则发病率明显下降.用巢式PCR进行的病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病害流行区酸枣或大枣无症状枝叶样品的带菌检出率为10%~32%.不同地区栽培大枣和野生酸枣上植原体的16S rDNA、16S-23S rDNA间区(SR)及核糖体蛋白基因(rp)序列比较鉴定结果显示,侵染酸枣的植原体与栽培大枣疯病植原体应为相互传染的同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38.
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和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刺山柑果实中脂肪酸成分和黄酮含量。[方法]用石油醚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粗脂肪,甲酯化后,用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刺山柑果实中的黄酮化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刺山柑果实中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09%,主要是亚油酸甲酯,占49.13%。刺山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1.218 g/kg,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刺山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GC-MS法分析刺山柑果实中的脂肪酸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39.
以新疆吐鲁番野生刺山柑果实为原料,分别比较了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对刺山柑总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以正交试验进行筛选分析,选择最佳的提取条件;利用静态及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出提取效果较好的大孔树脂对刺山柑总黄酮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以乙醇浓度为70%、超声时间为60min、料液比1:20时提取效果最佳。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出H103、X-5和AB-8树脂对总黄酮的分离效果较好,从动态分离黄酮的实验表明H103型大孔树脂分离效果最佳,总黄酮含量达到63.98%。  相似文献   
40.
以野生刺山柑叶片为材料,采用70%丙酮抽提研磨材料,结合TRIZOL,CTAB,SDS 3种常见的RNA提取方法提取总RNA,通过RNA获得率、纯度、电泳图谱以及RT-PCR反应等分析,初步确立了一种有效的提取刺山柑叶片总RNA的改良SDS法.该方法提取的RNA A<,260>/A<,280>值在1.88~1.94之间,电泳图谱完整,具有产量高、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所得的RNA可以用于RT-PCR和cDNA文库构建以及Northern杂交等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