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采自广州番禺区、南沙区,惠州和深圳市等地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虫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致病力测定发现分离物PL对红火蚁有一定致病作用。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PL菌株,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acinus。对PL菌株的10个分离株PL01~10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经1×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第15d,菌株PL04处理的红火蚁累计死亡率最高,为70.60%。  相似文献   
32.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红火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现红火蚁已有4年,但防治技术、产品依然匮乏。为了改善、提高我国红火蚁的防治技术水平,本文就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红火蚁的作用表现和防治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JHA可以造成蚁后卵巢萎缩、产卵量减少,导致发育畸形和蚁群等级比例失调,如工蚁数量减少、生殖型幼虫比例以及处女蚁后数量增加等,并最终导致整个蚁群死亡。JHA杀虫剂活性高、低残毒、对环境污染小,在田间防治红火蚁效果彻底,并可有效地防止防治区红火蚁种群的再入侵(re invasion),但JHA毒饵也存在着防治效果缓慢等问题。本文就克服此类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菠萝凋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凋萎病毒的研究对于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介绍了菠萝凋萎病的症状和危害, 综述了菠萝凋萎病毒的分类、 检测、 基因组结构、 致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红火蚁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以多杀菌素为原药,制成含量不同的多杀菌素诱饵,研究其对红火蚁的室内外毒杀效果。[结果]0.02%、0.04%和0.08%的多杀菌素诱饵室内毒杀作用迅速,红火蚁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24 h1、2 h和8 h;0.01%多杀菌素毒饵室内作用适中,药后54 h红火蚁死亡率可达到100%。0.01%多杀菌素毒饵对红火蚁野外防控效果明显,药后5 d防控效果达到71.52%,25 d后上升到92.91%。0.01%多杀菌素诱饵不会快速杀死觅食工蚁,可在红火蚁个体间传播,最后达到令其全巢覆灭的目的。[结论]多杀菌素饵剂具有药效高、防治彻底、适合于各种环境使用等优点,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5.
测定6种饵料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面包、火腿肠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最强,花生酱、豆豉鲮鱼次之,每瓶平均诱集工蚁分别达374.00、367.00、142.67和126.00头;在试验设置距离范围内,以离蚁丘外周10 cm处的引诱效果最强,之外则随与蚁丘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同时,诱饵对红火蚁的召集蚁量差异明显,面包、火腿肠召集的工蚁最多,到达最大召集蚁量的时间为60 min,持续召集时间可长达240 min.综合来看,面包、火腿肠对红火蚁的引诱效果最好,持续召集时间长,在对红火蚁的防控、监测与防效评价中可选作诱饵.  相似文献   
36.
在西昌市试验了4种登记用于红火蚁防控的杀虫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茚虫威饵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1.5%和96.5%,在另一时间段氟蚁腙饵剂施用23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为62.3%和77.0%,以上两种杀虫剂分别施用5次后对蚁巢和工蚁的防效都超过97%,适合在西昌市推广应用。高效氯氰菊酯粉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7.5%和76.0%,其杀灭速度较快,适用于应急防控。  相似文献   
37.
应用联杯法等室内测定了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毒杀速度及其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毒杀速度显著优于正舒(对照药剂).红火蚁觅食到供试饵剂的初始时间为2.00 min,与正舒的2.33 min达显著差异;供试饵剂处理后24 h的工蚁死亡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饵剂的50.15%;72 h的工蚁死亡率即达到100%.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蚁饵剂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供试饵剂受药杯中工蚁、幼蚁和蚁后3 d后死亡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饵剂.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引诱性强、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高传导毒杀活性,可适用于防控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38.
红火蚁入侵的种群生物学与行为遗传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慧  杨定 《植物保护》2005,31(4):18-23
红火蚁是广布性以及入侵危害性最强的昆虫类群之一。它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其入侵、定殖以及扩散。该类害虫在入侵时以及入侵后在种群生物学和行为遗传学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异,使其成为一种入侵成功的外来生物。  相似文献   
39.
40.
荔枝园红火蚁和哀弓背蚁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红火蚁发生区荔枝园内的哀弓背蚁Camponotus dolendus 和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火蚁发生较严重的荔枝园,哀弓背蚁和红火蚁种群数量间表现为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9 4,而红火蚁发生较轻的荔枝园两者不相关.2种蚂蚁种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其竞争系数(α)为0.324 9.在轻度发生荔枝园,气温对哀弓背蚁种群数量变动的直接作用最大;而在重度发生荔枝园,气温通过影响红火蚁种群数量进而对哀弓背蚁产生的间接作用最大.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红火蚁是影响哀弓背蚁种群数量变动的最主要决定因素.经主成分分析,获得了2个包含3个因子的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5.73%和95.75%,并给出了2个主成分与3因子间函数表达式.建立了哀弓背蚁工蚁数量与气温(X1)、空气相对湿度(X2)、红火蚁工蚁数量(X3)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5.490 2-0.063 0X1-2.813 1X2-0.003 3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