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29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篇
  35篇
综合类   746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缪艳燕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2-5873
[目的]建立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总皂苷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黄褐毛忍冬总皂苷中有效成分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褐毛忍冬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结果]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即煎煮次数对煎煮条件影响最大,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最优方案为:黄褐毛忍冬药材不用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0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水量和煎煮次数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A=0.034〈0.05,PB=0.020〈0.05),而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水α-常春藤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C=0.500〉0.05,PD=0.264〉0.05),对测定结果影响小,这与直观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优选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2.
吴宁 《茶叶》2011,37(3):190-193
何耀曾先生(1920—2010)是重庆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的第一届毕业生(1944),从那时起,他为中国茶业的兴盛工作了六十多年。在他去世前的三年里,我曾多次访问他,记下了他的回忆和他与张志澄、钱梁、吴觉农先生的往来。  相似文献   
53.
以川楝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川楝子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温度80℃,黄酮得率为0.56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浴提取法的得率0.294%,和在相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条件下微波法的得率0.278%,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The reactivity of bovine IgG with protein A is confusing with respect to which of the bovine IgG class and subclasses are reactive. We have, therefore, re-examined the interaction of bovine immunoglobulins with protein A.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d that at pH 8.0 protein A binds only immunoglobulin of the IgG2 subclass. The bound IgG2 can be readily recovered from an immobilized protein A column at pH 5.0. Furthermore, the antigenic IgG2 eluted demonstrated two charged species which could readily be separated by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gG2 in the bovine exists in two sub-subclasses, IgG2a and IgG2b. The two sub-subclasses of IgG2 could be rapidly isolated with a good yield in two-steps namely protein 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ollow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55.
棱角山矾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棱角山矾种壳占种子风干重90.19%,种子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1.5小时后,可使种壳减轻9.48%.硫酸处理增强了种子的透气性并减弱了种壳机械束缚力.添加500mg·L-1GA3溶液,经过1~5 ℃16h及20 ℃8h变温砂藏三个月后,可获得44%出苗率,而对照种子则颗粒不发.  相似文献   
56.
改进微波装置辅助提取猕猴桃根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单因素试验、析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可以同时控制温度的微波装置辅助提取美味猕猴桃根中具有保肝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得到最佳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3%,温度47℃,时间为30 min,一次提取率可达85.13%。经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7.
文县杨个体生物量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标准木法对文县杨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与株高、胸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文县杨地上部分生物量各器官的比例为树干56.12%、干皮7.8%、叶9.5%、枝21.4%、枝皮5.2%,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树干>枝>叶>干皮>枝皮;地上部分质量、树干质量、树皮质量、叶质量、枝质量等与株高和胸径均呈...  相似文献   
58.
红松播种种子不同处理方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利萍 《防护林科技》2011,(3):43-44,72
通过对红松种子进行3种不同方法的处理,在播种后,调查和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苗木的发芽时间、出苗时间及出苗率影响较大;对苗木的高、径等性状指标的影响较大.3种方法中最好的是越冬埋藏法,其平均苗高4.4 cm,平均地径2.49 mm,生物量全干质量31.14 g.  相似文献   
59.
Zn2+ 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Zn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对在污染严重的海滨栽种海滨木槿及海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不同Zn2+浓度梯度下的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根的伸长量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Zn2+能够促进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但是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对高浓度Zn2+不敏感,只有Zn2+的浓度为400 mg/g时才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Zn2+对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远小于对根伸长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随着Zn2+胁迫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根的伸长量及生物量明显降低,海滨木槿根伸长抑制率与Zn2+的浓度有极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菜心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sen.et Lee.)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Mg^2+、Taq DNA聚合酶、dNTPs、Primer、模版DNA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菜心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25p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 2.5μL,2.0mmol/LMg^2+,0.5U Taq DNA聚合酶,0.2mmol/LdNTPs,0.5μmol/L引物,30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49.7~56℃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1min,72℃延伸45s,40个循环;72℃延伸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