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865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22篇
  932篇
综合类   237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深圳城市公园植物典型配置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菊萍 《广东园林》2007,29(4):52-55
深圳城市公园生境多样,景观类型丰富,造景水平较高;通过对深圳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实用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应用植物种类的选择,总结提炼了18种典型的景观单元配置模式,并提出有利于今后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2.
王兴 《广东园林》2007,29(4):15-17
以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初探城市公园的景观塑造,尊重历史和人文特色,突出文化、体育主题,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主题的公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3.
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碱土盐化与碱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了76份苏打碱化土壤样品,对其各盐化与碱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苏打碱化土壤盐化和碱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的碱化层和高含盐层出现在土壤中同一层次,因此该土壤盐化与碱化过程有密切联系.土壤含盐量与各碱化参数(ESP、SAR、总碱度、RSC和pH)均为正相关.土壤碱化度随含盐量的升高而增大,高盐分浓度对土壤碱化度的抑制作用,至少要在其浓度达到8.0 g/kg以上时才会出现.土壤中Na 、CO32-和HCO3-离子同各碱化参数之间均是极显著相关,同时Cl-离子与除pH外的各碱化参数极显著相关,这是该类型土壤兼有盐化和碱化特征的反映.统计分析表明,各盐分离子中Na 和CO32-离子对ESP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4.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度量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运用该方法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足迹1.8887 hm2,生态承载力0.4627 hm2,生态赤字1.426 hm2;此外,对宝鸡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反映出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嘉峪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嘉峪关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结果表明:嘉峪关市200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在14.270 6~21.928 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127 2~0.129 1 hm2,生态足迹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已对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的途径,为嘉峪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55年来黄土高原边缘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地处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带的大同市耕地现状和1949—2003年间耕地总量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特征分析,得出55年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具有2—3年和6年左右的年际尺度周期变化,并预测未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得出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为人口因素、农业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所得结论有利于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措施稳定耕地面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相关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形态、物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区,共设置23个采样点,采集了84个土壤样品,采用密度分离浮选法提取出土壤中微塑料,利用光学显微镜以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土壤中的微塑料进行形态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微塑料物理性状分为薄膜状、碎片状、纤维状和颗粒状;土壤中微塑料的浓度为217.30~2 512.18μg·g~(-1),平均值为1 327.69μg·g~(-1)。其中,聚乙烯(PE)微塑料的浓度最高,平均值为760.03μg·g~(-1);其次为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平均值分别为374.07μg·g~(-1)和193.59μg·g~(-1);土壤中微塑料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土壤(平均值1 569.59μg·g~(-1))东部土壤(平均值1 320.28μg·g~(-1))北部土壤(平均值1 217.56μg·g~(-1))南部土壤(平均值1 208.85μg·g~(-1))。土壤微塑料浓度从地表向下明显降低,从表层土壤(0~5 cm)的998.76μg·g~(-1)减少到深层土壤(20~30 cm)的193.00μg·g~(-1);不同的土壤种植模式对土壤微塑料浓度的影响明显,其中大棚土壤微塑料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 439.56μg·g~(-1),露天农田微塑料浓度平均值为1 187.76μg·g~(-1)。生菜、葡萄、黄瓜大棚种植以及露天农田覆膜玉米种植模式下土壤微塑料含量较高。研究表明,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主要组成类型为PE、PP和PS,且随土层加深,土壤微塑料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8.
老挝凯山丰威汉市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各类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为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GIS空间分析技术、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与CLUE-S模型相结合,以老挝凯山丰威汉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在空间适宜性和数量结构的约束下,以用地需求、限制因素、转换规则和空间特征为基础进行模型运算,对凯山丰威汉市土地资源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结果] 城市建设用地和水田在原有基础上向适宜区域扩张,分布较为稀疏的林业用地因得到开发利用而相应减少,其他用地类型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发展能够为凯山丰威汉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同时需要兼顾生态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空间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空间相关性,为区域耕地土壤施肥管控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湖北省枣阳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和有效磷5种土壤养分指标,并收集整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pH值、高程(DEM)、地表起伏度、坡度、植被覆盖度指数(NDVI)、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土地利用方式10种环境影响因子,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和信息熵原理,分析每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每种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枣阳市土壤缓效钾空间异质性不明显,全域含量水平较高;其他4种养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信息熵结果表明,5种土壤养分含量空间格局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气候因子相关性均较强但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地形因子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空间相关性较强,土壤pH值与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有效磷相关性较强。[结论] 枣阳市土壤养分格局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强,但相关性指数K值都较低,说明受到人为施肥与农作物消耗以及灌溉排水导致的土壤水化学反应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开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主要生态廊道识别研究,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格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抚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土地利用因子,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等多种因子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依据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全域水文分析、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自然保护地识别生态源地,依托MCR模型和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开展研究。[结果](1)抚州市整体生态环境良好,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性区所占比例为49.97%,主要集中在抚州市中部地区,以黎川县、乐安县、宜黄县和南丰县为主;抚州市生态敏感性极重要区所占比例为1.39%;(2)生态源地面积3302.34 km~2,所占比例为17.57%,以抚州市东部和西南部为主;(3)以全域的生态要素和地形地貌等为基底,抚州市呈现出“一轴、两屏、多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结论]结合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形成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和开敞空间网络体系,维护抚州市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