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阿维·柴油乳油中的阿维菌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阿维菌素方法。本方法在1~16μg进样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值(R)为0.9999。测得的回收率为98%~101%,变异系数<10%。  相似文献   
42.
氟虫腈等7种杀虫剂对鲫鱼的毒性及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氟虫腈等杀虫剂对鲫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鲫鱼的毒性最高,毒死蜱、三唑磷毒性较高,氟虫腈、阿维菌素较安全,杀虫双对鲫鱼最安全。大田实验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只是溴氰菊酯在稻田环境下,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3.
华南地区桔小实蝇对几种农药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4省(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种群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结果表明,除了部分地区的种群已达到低水平的抗性外,如福州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达到5.01倍,澄海、闽南桔小实蝇种群对敌百虫抗性达到4.56和4.07倍,大部分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对上述3种杀虫剂抗药性尚处于敏感阶段.2003~2004年监测了广州郊区桔小实蝇成虫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乐斯本、印楝素的抗药性变化,结果显示除敌百虫外,桔小实蝇对其他4种药剂抗药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Huanong AVM is a novel nematicide, which was synthesized from avermectin by selective oxidization of the hydroxyl group at C-4, followed by the reaction with glacial acetic acid. Effects of Huanong AVM on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Huanong AVM had strong nema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B. xylophilus, with LC50 values of 14.84 μg/mL, 12.49 μg/mL and 11.05 μg/mL, respectively, at 48 h, 72 h and 96 h after treatment. The proteins that responded to Huanong AVM were identified by proteomic analysis. 2-DE analysis revealed eighteen 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protein spots. Five spots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by MS analysis, and three Huanong AVM induced proteins were annotated in the database as LEVamisole resistant family member (lev-11), ACTin family member (act-4) and Hypothetical protein Y52B11A.10. Two Huanong AVM-up-regulated proteins were assigned as PIP Kinase family member (ppk-3) and Hypothetical protein B0432.6. These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signal transduction, maintaining cytoskeletal structure and LEVamisole resistance. These results point to pathway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the mode of the action of Huanong AVM on B. xylophilus.  相似文献   
45.
通过应用阿维·三唑磷对杨干象幼虫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点涂杨干象取食刻痕毒杀效果显著,以5倍液浓度防治效果最佳.通过其他触杀能力强、有代表性的菊酯类和磷制剂农药进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杀虫效果最佳,防治期以5月10-20日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46.
为探索小菜蛾的药剂减量化防治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 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与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桶混施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00倍液中桶混添加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3000~5000倍液均可显著提高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而2种药剂中桶混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5000倍液,在喷液量减少10%~20%的情况下,仍可取得与相应药剂正常使用量相当的防治效果。综合分析,在采用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时,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的添加量以稀释5000倍为宜,可减少农药喷液量20%。  相似文献   
47.
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明确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蜜蜂的毒性,采用摄入法和接触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及其5种混配制剂对意大利成年工蜂的毒性。结果表明:摄入法测定,10%阿维菌素·哒螨灵微乳剂、15%阿·丁硫微乳剂、1.8%阿维菌素水乳剂、1.7%吡虫啉·阿维菌素微乳剂、30.3%炔螨特·阿维菌素水乳剂、5%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泡滕片剂,对蜜蜂LC50分别为3.20×10-1、9.00×10-2、4.91、1.79、16.7、11.9mg·L-1。10%阿维菌素·哒螨灵微乳剂、15%阿丁硫微乳剂对蜜蜂摄入毒性为剧毒,其余为高毒;接触法测定,这6种药剂LD50分别为0.0157、0.0439、0.0378、0.0390、0.576、0.0683g·蜂-1,对蜜蜂的接触毒性均为高毒。  相似文献   
48.
Black et al.(1992)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四种蚜虫进行了鉴别比较;Kambhampiti et al.(1992)将RAPD技术用于鉴定和区别蚊子的种和种群:Heckel et al.(1995)对小菜蛾抗Bt品系和敏感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标记研究,获得了118条抗性品系特有的扩增带。目前有关应用RAPD对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进行标记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采用RAPD技术寻找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特异性片段,并将其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Sequence-charactcrized amplified region)检测标记,旨在为建立实用的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分子检测技术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49.
不同因子对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了不同因子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大小,结果如下:黄板诱杀 施用扑虱灵组合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最佳。烟粉虱种群趋势指数I仅为0.3365,其后依次为黄板诱杀 施用阿维菌素组合、施用吡虫啉、施用阿维菌素、施用扑虱灵、黄板诱杀。在乐果施用区和敌敌畏施用区内,烟粉虱种群出现大量发生和猖獗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田间喷药、模拟家庭加工,结合HPLC和GC检测方法探究炒、炖、凉拌处理方式对豇豆中三唑磷和阿维菌素两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豇豆中三唑磷的去除率为32.6%~70.0%,阿维菌素的去除率为39.0%~78.0%.其中煨炖的方式对两种农药的去除效果最好,三唑磷去除率为58.9%~70.0%,阿维菌素去除率为72.9%~78.0%.豇豆经家庭加工处理后,农药残留量接近消费者膳食中的农药暴露水平,这对于保障消费者的膳食安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