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立了番茄中多菌灵和啶虫脒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Sep-pak vac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和甲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HPLC-MS/MS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啶虫脒在1-100 ng/m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 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4%~96.8%,相对标准偏差为3.7%-6.9%。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和定性准确等优点,能够满足多菌灵和啶虫脒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GC-NCI-MS),建立了黄瓜中啶虫脒的残留分析方法,试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石墨化碳黑净化,负化学电离方式(NCI)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进行检测。啶虫脒在黄瓜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3~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0~4.7%之间,浓度为0.004~1.0m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9 6,定量限为5μg/kg。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黄瓜样品中啶虫脒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测试条件对啶虫脒毒土柱防白蚁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预防性杀白蚁药剂施在土壤中形成毒土层是当前控制白蚁为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以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为对象,啶虫脒为供试药剂,在室内进行毒土柱防白蚁效果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白蚁数量和食物供应与否均对药效试验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毒土柱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与土壤中药剂浓度有关。当毒土柱长度达到10 cm时,所测结果即可反应药剂对白蚁的阻杀效果。用毒土柱法测定预防药剂防白蚁的效果时,建议用10 cm长的毒土柱,每个重复的白蚁数为工蚁100头,并用湿润滤纸片作为供试白蚁的食物和水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MEAM1烟粉虱隐种[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风险,预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群体汰选法获得抗性品系,采用数量遗传学的域性状分析法估算交互抗性现实遗传力( h2) ,并预测不同选择压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结果】 在50%~70%药剂选择压力下,MEAM1烟粉虱隐种连续汰选9代后,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8.72和19.21倍,分别达到低等和中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98 1和0.285 4;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噻虫嗪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10.08和9.83倍,表现出中等和低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242 3和0.128 1;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3.12和3.11倍,均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2 1和0.068 0。【结论】 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芹菜设施栽培条件下啶虫脒的沉积与残留规律,并建立了芹菜叶、茎、根,以及土壤中的啶虫咪经乙腈提取、QuEChERs萃取净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啶虫脒在芹菜叶、茎、根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2.5%、83.9%~93.5%、97.0%~100.1%和90.8%~94.4%,在芹菜设施栽培体系中啶虫脒的沉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芹菜叶>土壤>芹菜茎>芹菜根。啶虫脒在芹菜叶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19.4 d。按有效成分18 g·hm-2和27 g·hm-2施药后7 d,设施栽培条件下芹菜叶和茎的啶虫咪残留量分别为0.330 0~2.570 0、0.004 7~0.030 0 mg·kg-1,均低于GB 2763—2019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3 mg·kg-1)。研究结果可为啶虫脒在芹菜设施栽培体系下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豆中啶虫脒的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豆中啶虫脒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石油醚去除脂类杂质,以0.2%冰乙酸水溶液 乙腈=70 30,(V/V)为流动相,配备AgilentTC-C18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表明,毛豆样品中啶虫脒添加回收率在88.0%~10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7.5%-11.2%之间,啶虫脒在毛豆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6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12.5%阿维菌素·啶虫脒微乳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09和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评价该药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1、3、7d该药剂用量为15.75 ~ 37.50 g/hm2时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00% ~ 79.92%、80.81% ~89.29%和74.18% ~ 85.67%,均比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高且差异显著.[结论]为螺旋粉虱的化学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C18 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260nm,对啶虫脒.烯啶虫胺25%可湿性粉剂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4、0.053,变异系数为0.668%、0.263%,平均回收率为99.69%、99.6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0.999。  相似文献   
19.
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效成分7.5,15.0,22.5 g/hm2共3个不同剂量5%啶虫脒微乳剂(山东)以及药剂对照(河北)、清水对照5个处理,在大田进行了防治棉花蚜虫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微乳剂3个剂量的处理,施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73.89%,91.78%和96.23%;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1.69%,96.48%和99.35%;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51%,96.99%和99.57%。同期,对照药剂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 g/hm(2河北),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92.11%,96.22%和96.84%。试验药剂中、高剂量15.0,22.5 g/hm2药后各天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或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个剂量处理之间防效有显著差异。从有效、经济、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田间采用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22.5 g/hm2防治棉蚜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及其复配剂共8个农药制剂对家蚕2龄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8种农药不同梯度浓度的药液浸渍桑叶饲喂家蚕后,各药剂对家蚕的LC50值均<0.5mg/L,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