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9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680篇
林业   755篇
农学   544篇
基础科学   171篇
  3045篇
综合类   3361篇
农作物   433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084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31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塔里木海岛棉生育全程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1)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养分比塔河滩地高出6.58%~37.42%,特别是全钾、速效钾比塔河滩地高出29.02%~37.42%。(2)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如下变化趋势:细菌类群在夏季有生长高峰,秋季略有回升;真菌在春季存在生长高峰,夏季处于低谷,秋季生物活性开始回升;放线菌生长高峰位于夏季,春秋季处于低谷。在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中,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暗示土壤养分的转化主要靠细菌完成。(3)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酶中的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72.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无土栽培以其优质、高产、高品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关注.介绍了国内外无土栽培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无土栽培的栽培方式、自动化程度、营养液的调控和管理技术,并分析了国内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徐华  马明建 《农机化研究》2007,(10):168-170
将步长加速法与混沌优化方法结合,解决了混沌优化方法收敛速度慢和步长加速法只适合于局部寻优的缺陷.为此,介绍了无糖组培营养液循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构成,并采用混沌-步长加速法针对无糖组培营养液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器参数寻优,以实现营养液的自动调配.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搜索效率高,所得参数较好地满足了系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有机培肥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采用原状土柱模拟淋溶的方法,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有机培肥后,明显降低了优势流中各种养分的淋失速度,从而使养分的淋失总量减少,为未施秸秆处理的1/3左右.有机培肥土壤对于淋溶液中养分浓度的影响表现为,在淋溶液中养分浓度总体降低的同时,各种养分的浓度降低的幅度又有所不同,其中对水溶性K和铵离子的效果最明显,而对硝态氮(NO-3-N)保持作用则相对差些.上述结果说明,有机培肥对减少土壤优势流造成的土壤养分淋失以及降低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广东省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探讨造成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原因,为森林经营和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土壤调查数据,以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为因变量,以地理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四大类20个变量(10个定性因子,10个...  相似文献   
76.
等肥量下不同分施次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明确基质栽培条件下番茄较佳的施肥次数,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以番茄品种'喜临门'为试材,在生育期间施肥总量相同的前提下(N 542.30 kg/hm2、P2Os 212.6 kg/hm2、K2O 680.4 kg/hm2),设置5个施肥次数,CK:次/20天,8次、T1:次/4天,36次;T2:次/8天,1...  相似文献   
77.
A number of optical sensing tools are now available and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for refining need-based fertilizer nitrogen (N) topdressing decisions.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field-specific fertilizer N needs are based on predictions of yield made while the crops are still growing in the field.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nd validate yield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spectral indices measured with proximal sensing using GreenSeeker canopy reflectance sensor,soil and plant analyzer ...  相似文献   
78.
Reclaimed soils in mining area usually display low fertility and present Cd stress. The amendment of modified biochar effectively fixes Cd in soils,enhances soil fertility, and reduces Cd stress in soil microorganisms.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iourea-modified biochar(TBC) on microbial adaptability to Cd stress in mining reclamation soils is still unclear. The present work studied the Cd immobiliz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s in a mining reclamation soil displaying extreme Cd contaminatio...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生物炭添加结合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团聚体养分特征、养分库储量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因素2水平试验设计,分别为耕作方式:常规旋耕(CT),深翻耕作(DT);秸秆处理:秸秆还田(S)、秸秆不还田(NS);生物炭:生物炭添加(B)、无生物炭添加(NB),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无生物炭添加时,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15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养分库储量,而深耕秸秆还田显著改善了>15~30 cm土层土壤团粒组成,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相关性分析表明,砂姜黑土中作物产量的提升更依赖于深层(>15~30 cm)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配施生物炭后如DT-S-B(深耕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较CT-NS-NB(旋耕秸秆不还田无生物炭)处理尤其使>15~3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2 mm粒级团聚体比例、重量平均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分别增加165.88%、62.37%和119.81%,显著提高>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了>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养分固持能力,降低了<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养分固持能力,使>15~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库储量分别显著提升37.41%、38.99%、41.26%和9.84%,促使2年作物周年产量平均增加22.96%,但在深耕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施生物炭在短期内增产效果不显著。综上,深耕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黄淮海南部砂姜黑土深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提升了土壤肥力和作物周年产量,保障了农田高效绿色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80.
通过土壤和新梢的测试分析,确定巨尾桉生理性缺硼症除表现为“新梢畸形、上部枝条呈丛枝状,树皮爆裂、叶脉变粗”外,还可因同时缺锌表现为“主梢基部膨大,顶梢枯死,新梢韧皮部疏松、褐变”等症状。采用沟施硼砂(20g.株-1)或喷施0.1%硼酸溶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在定植前下基肥时补充硼砂(15g.株-1)和硫酸锌(10g.株-1)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