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1篇
  19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花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各种气象灾害,导致严重减产。介绍了棉花播种-苗期冷(冻)害、棉花雹灾、棉花雨涝害、棉花旱灾、棉花干热风害、棉花热害、棉花吐絮期霜冻害等灾害的症状,并且针对各种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绿原酸对鸡源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抑菌及耐药消除的作用机制,以影印法分离绿原酸浓度为1.25 mg/mL(亚抑菌浓度,1/2 MIC)的LB肉汤培养的第3代禽源大肠杆菌耐药逆转菌株,以微板法测定耐药逆转菌株的左氧氟沙星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分析绿原酸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耐药逆转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MIC由16 μg/mL降低至4~8 μg/mL,说明1.25 mg/mL的绿原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耐药大肠杆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性。为进一步解析绿原酸对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消除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对耐药性消除前后鸡源大肠杆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绿原酸作用后共有12个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下调,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基本一致。经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功能上集中于膜组成成分和DNA重组,在代谢通路富集中差异基因均与代谢相关,差异基因中bhsA、cysP为Coli-HB染色质转录RNA(GenBank登录号:CP020933),oqxA、oqxR、emaA、pinR、xerD、folA、repA、repC、adhP、IS26为Coli-HB质粒1转录RNA(GenBank登录号:CP020934)。从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可以看出,绿原酸可以抑制细菌DNA重组、使细菌抗逆性减弱、抑制耐药基因活性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肠杆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起到抑菌及耐药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83.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对苎麻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原位去除效应进行研究。[方法]以"湘苎三号"、"中苎一号"2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湖南浏阳七宝山矿区土壤中生长的植株重金属含量以及2个苎麻品种对Cu、Pb、Cd、Zn4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中一苎麻各部位单位重量中Cu的含量趋势为:根>皮>叶>骨;Pb含量的总体趋势为:根>叶>皮>骨,Cd的含量的总体趋势为:根>皮>骨>叶;Zn含量的总体趋势为:根>叶>皮>骨。重金属含量较低的A田每平方米耕作层土壤上种植的中一对Cu的迁移总量为3404.44mg,将土壤修复到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水平年限为8.59年;对Pb的迁移总量为3638.5mg,修复年限为13.52年;对Cd的迁移总量为720.48mg,修复年限为1.49年;对Zn的迁移总量为37324.8mg,修复年限为0.67年。[结论]在污染矿区种植中苎一号可较快修复矿区受Cu、Pb、Cd、Zn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86.
马铃薯退化现象是由于感染一种或多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它是影响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病毒不仅赖于植物体内部生存,并且参加和改变植物体内许多代谢途径的生理活动。当被不同病毒侵染的马铃薯出现各式各样症状,就是病毒在植物体内部干扰机体代谢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从内部清除病毒,获得脱毒健康种薯,才是治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87.
通过《九章算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与增广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进行对照,得出高斯消元法是中国古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苹果和梨树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脱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0年,以18个苹果品种和15梨品种为试材,以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进行脱毒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表明,苹果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脱毒率可分别达到75%以上和100%.现已获得16个苹果品种和6个梨品种的无病毒母本树.  相似文献   
89.
园林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影响景观成效的因素之一,本文就园林树木常见病虫害,提出简单实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0.
Eleven somatic hybrids (2n = 68 to 74) obtained between S. tuberosum ssp. tuberosum cv. Dejima (2n = 48) and ATDH-1 (2n = 24), an anther-culture-derived dihaploid of S. acaule (Yamada et al., 1997), were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RFLP markers using 49 single-copy DNA prob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potato genome (2 to 6 probes per chromosome). One of the somatic hybrids, DA8-2, had 72 chromosomes and all the Dejima- and ATDH-1-specific markers (124 and 103 band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 whole set of both parental chromosomes. The other somatic hybrids lost varying numbers of markers up to seventeen. The pattern of the loss of markers indicated the elimination of five chromosomes among four somatic hybrids. A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of chromosome 2 was often eliminated in the somatic hybrids. The somatic hybrids studied here had higher frequencies of multivalent formation than the S. tuberosum parent. They had reasonably good seed set when pollinated with S. tuberosum pollen. Hence, homoeologous recombination between S. acaule and S. tuberosum chromosomes is possible and useful traits from S. acaule may be transferred to the S. tuberosum gene poo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