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0篇
农学   82篇
  45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左旋肉碱——类维生素的营养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肉碱是动物体内与脂肪酸代谢 有关的化合物,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运送到膜内促进脂肪酸的氧化⒚本文对 l肉碱的研究历史、化学性质、食物中的含量、生物合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其危害性、营养状况、营养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生产方法进 行了阐述⒚  相似文献   
22.
利用 Northern 杂交和核酸保护分析(RPA)检测了番茄ACC 合成酶(ACS)和 ACC氧化酶(ACO)基因家族在番茄突变体Epinastics (Epi)果实中的表达特性,同时测定了Epi果实自动催化乙烯合成系统的特性⒚EPI等位基因的突变诱导了LEACS2 和LEACO1 两个基因的过表达,这是Epi果实的乙烯过表达的主要成因⒚EPI突变同时显著抑制了LEACS4 和 LEACO3 的表达强度⒚这些结果初步鉴别了这两个基因家族在番茄果实上表达的各个成员的转录调节途径⒚同时表明,番茄单基因乙烯反应突变体是研究ACS和ACO基因家族各成员转录调节特性的一种有用工具⒚  相似文献   
23.
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是最重要的动植物病原真菌之一,可引起100多种动植物发生病害.在致病过程中,该类真菌能产生多种毒素而加强其致病力、加快寄主的发病速度.另外,在动植物体内积累的毒素,不仅污染农产品品质,还通过不同的毒性机制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毒性,给动物和人类的食物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简述了镰刀菌分泌的几种重要的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对动植物毒性机制以及与病菌致病力的相关性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25.
为研究紫斑牡丹种子油脂合成积累与相关基因(GPD1, DGAT1和DGAT2)表达间的关系,以四个不同发育期(6月20日, 7月7日, 7月17日和7月27日)的种子为材料,氯仿甲醇法测定种子含油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发育期种子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油脂合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期紫斑牡丹种子含油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在6月20日至7月27日的38 d内,从4.21%上升到18.38%;(2)调控油脂合成的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与DGAT2在发育前期的紫斑牡丹种子中的表达呈快速上升趋势,且表达量均在7月7日达到最高值;随后源汇基因的表达均不断降低。紫斑牡丹发育前期种子中源(GPD1)汇(DGAT1和DGAT2)基因的协同高表达,既促进合成了更多的TAG前体G3P,又促进了TAG积累。源基因GPD1表达量增加了2.44倍,汇基因DGAT1和DGAT2分别增加5.16倍和3.83倍,促成种子含油量增加了2.77倍。这可为深入理解紫斑牡丹种子油脂合成积累提供理论依据,对后续开展高油紫斑牡丹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27.
香蕉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对乙烯非常敏感,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目前,香蕉果实后熟机理还未完全探明,后熟过程中己糖激酶(HXK)与乙烯的关系还不清楚。通过BLAST比对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HXK基因家族的11个成员,经克隆获得这些基因的序列,并研究HXKs基因在香蕉果实自然后熟过程中的转录表达谱,重点研究乙烯利、甘露糖、NAG和1-MCP对HXKs基因表达、HXK酶活和内源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HXKs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乙烯利上调大多数HXKs基因的表达和HXK酶活,1-MCP的作用正好相反,这表明外源乙烯正作用于HXK。另一方面,甘露糖加快内源乙烯生物合成,NAG却推迟内源乙烯生物合成,这说明HXK正作用于内源乙烯生物合成。所以,在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乙烯和HXK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将为进一步阐明香蕉果实后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将为香蕉果实保鲜新技术的挖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植物油脂不仅是人类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可再生原料.本文概述了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从母体效应、QTL、GWAS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油料作物油脂合成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已知的油脂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深入了解油料作物油脂合成调控网络提供了参考,也为油料作物的分...  相似文献   
30.
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是催化乙烯生物合成的两个关键酶,这两个酶的基因在调控果品和花卉完熟及衰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ACS和ACO基因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