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7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1458篇
林业   808篇
农学   1214篇
基础科学   1613篇
  2514篇
综合类   5468篇
农作物   760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702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1165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洪森荣  尹明华 《核农学报》2010,24(3):532-536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2.0mg/L+6-BA2.0mg/L+NAA0.1mg/L,最佳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40和7.5g/L,最佳pH值6、培养温度25℃,培养条件为光培养。证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的高频增殖,为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 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 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角砾和圆砾对陡峭工程边坡入渗、产流、产沙以及水动力学特征,为青藏高原地区工程边坡土壤侵蚀预测模型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派墨农村公路沿线气候特征及其土质路堑边坡形态和物质组成特征,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在强降雨(120 mm/h),大坡度(50°),3种砾石含量(30%,40%,50%)条件下圆砾和角砾坡面宏观侵蚀特征和产流产沙规律。[结果]圆砾坡面平均入渗率高于角砾坡面,平均产流率低于角砾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明显晚于角砾坡面;圆砾和角砾坡面水流流态均属于层流,流型均为急流,圆砾坡面的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雷诺数略小于角砾坡面,但弗劳德数远大于角砾坡面,流速大于角砾坡面,阻力系数小于角砾坡面,径流挟沙能力更强;圆砾坡面稳定产沙率约为角砾坡面的2倍,总产沙量比角砾坡面高出约20%。[结论]卵砾石表面光滑,与土壤间贴合不够紧密,形状更容易引起局部湍流,在强降雨条件下,陡峻冲洪积路堑边坡坡面易发育以卵砾石为中心,遍布坡面的环形小细沟,细沟发育数量和产沙量都将大于以棱角状碎块石组成的崩坡积路堑边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明确中国北方地区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探索两种覆盖体系的适宜推广区域.[方法]在近40年的时间跨度中检索并筛选出165篇相关文献,将其置于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的框架下,通过效应分析的不同展现形式(如变化率及反应比)开展理论研究.整体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比不同覆盖模式下小麦...  相似文献   
995.
以张掖灌区常用的樟子松、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杜松、侧柏、油松、刺柏和华北落叶松8个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变量综合分析法,对蒸腾强度、水势、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和含水量6个指标进行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组成bij/MaxNj=aij矩阵,以Pi=∑i(1-aij)2值作为抗旱性能综合评判指标,结果表明,抗旱序列为:杜松>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侧柏>刺柏>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996.
地瓜干加工创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瓜干传统加工法存在高硫(>1000mg·kg-1)、高糖(总糖含量60%-70%)、高杂菌、低水分(≤15%)的严重问题,研究出了无硫护色剂、臭氧灭菌、微波-蒸汽协同杀菌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地瓜干加工中,生产出低硫(<10mg·kg-1)、低糖(总糖含量为40%左右)、低杂菌(低于商业标准)、高水分(水分大于20%)的地瓜干产品。规模生产实践表明,本工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安全卫生,口感好,色泽佳,已畅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市场。  相似文献   
997.
羊和猪胎盘肽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超滤法从羊和猪的胎盘中提取胎盘肽,用改良的加脲Tricine-SDS-PAGE电泳法对其进行初步定性鉴定。成功分离显示出了羊的胎盘肽,其分子质量小于5 ku,与人胎盘肽的分子质量范围完全符合。猪的6 ku的蛋白带很明显,但低于5 ku的蛋白带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998.
对影响黄淮地区麦套棉花产量和效益的人为可控因子中的施纯N量、施P2O5量、施K2O量、密度、化控5因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了影响产量和效益的因子主次顺序为:密度>氮肥>钾肥>化控>磷肥。其最佳组合方案:施纯N180~195kg/hm2,P2O530~60kg/hm2,K2O150~165kg/hm2;移栽密度5.25万~5.52万株/hm2;用缩节胺30~45g/hm2,于盛蕾期、盛花期或封顶时化控2~3次。  相似文献   
999.
周霞  王静梅  王晓兰  蒋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76-2076,2121
从某猪场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及血清学试验等一系列系统鉴定,确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并引起死亡。分离菌制成油佐剂灭活菌能有效预防猪群再次暴发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1000.
高强度脉冲电场灭菌关键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高强度脉冲电场的灭菌机理,影响灭菌率的因素,其中包括电、微生物和试验对象等因素,和当前脉冲电场技术应用主要存在的一些技术障碍和局限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