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2篇
  70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20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Lane late’ Navel)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江南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 m以下,江北在海拔350 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脐橙果实品质下降,可食率、果汁率降低,酸下降快,化渣性变差,果实枯水加重。其次,探讨了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生产技术,冬季套袋试验效果好,果实枯水比率控制在5%以下,显著低于对照果实(枯水率50%),可有效减轻和防止晚熟脐橙果实枯水,而且套袋果实外观好,品质优。覆膜技术效果其次,果实枯水比率可以控制在20%以下,而且该技术简便、劳动量小且成本较低,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2.
番茄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利用04957(感),04968(感),L3708(抗)和Wva700(抗)4个抗感不同的番茄品种,按Griffing(Ⅰ)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接种番茄晚疫病,调查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不同品种、不同组合间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②供试品种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Wva700,L3708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二者在配制抗性组合时是较为优良的杂交亲本。Wva700×04957,Wva700×04968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③抗性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同时存在部分显性,存在细胞质效应;④广义遗传力为90.64%,狭义遗传力为81.48%,均较高,说明亲代对后代的影响作用较大,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累加的方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在机插条件下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各类型优质晚稻产量、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的差异,为选择适宜在该地区作为双季种植的优质晚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和2017年筛选适合长江下游机插的双季优质晚稻为材料(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和常优杂粳共20个品种),比较在机插条件下浙江富阳(30.05°N, 119.95°E,海拔17.9 m)与安徽庐江(31.15ºN, 117.16ºE,海拔14 m)两个生态区在产量、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以及温光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各类型晚稻产量高纬度试点均高于低纬度试验点。与浙江富阳点相比,安徽庐江点种植的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常优杂粳稻产量分别高11.1%、12.9%、6.6%和12.4%。同一试点种植时,常优杂粳产量最高,常规籼稻最低。高纬度点种植时,生育期延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高纬度点生育期延长杂交籼稻最长(10.4 d),干物质积累量高纬度点增幅常规粳稻最大(齐穗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11.93%和9.44%)。同一试点种植时,干物质积累量杂交稻大于常规稻。籼稻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累积的有效积温两个纬度点差异不明显,但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及其利用率均是高纬度点显著高;粳稻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累积的有效积温高纬度点明显较低,累积日照时数高纬度点变化不明显,而累积太阳辐射则显著增加;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与此一致;同一试点种植时,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温光资源利用率均是粳稻大于籼稻。【结论】晚籼稻在安徽庐江点种植时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从而提高产量,晚粳稻对温光资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安徽庐江点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生育期延长和干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35.
表达 Harpin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Atlantic),获得10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有59株PCR检测成阳性,占所有转化植株的55.14%.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内抗病性评价,从24个PCR阳性株系中筛选到9个株系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7株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结果初步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提高了植株的晚疫病抗性。  相似文献   
36.
"02428ha"是从隐性高秆水稻"02428h"中发现的1个矮秆迟熟突变体。其抽穗期比02428h迟32d左右,株高降低60cm左右。遗传分析表明,02428ha矮秆性状的遗传涉及2对基因,而迟熟感光性则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7.
对10年生和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果;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么董长量的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无性系重复力较高,介于0.65-0.90之间居多。从3-4年生起,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至趋于稳定。3-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表明年龄间生和匠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介于3-4a之间,选择效率D早-V晚高于H早-V晚,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所以选择指标倾向胸径。  相似文献   
38.
宁夏固原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宁夏固原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0个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性最强的品种是宁薯12号,其次为冀张薯5号、虎头、费乌瑞它、陇薯3号,它们在发病初期的病情指数为0.44~0.80,发病中期的介于0.98~1.50。综合抗病性、产量和商品薯率对品种优劣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冀张薯5号,其次为宁薯12号、陇薯3号、地希瑞、虎头。生产中应同时注重品种抗病性以及产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妊娠后期母猪免疫功能和仔猪初生重的影响,并探讨壳寡糖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择健康的、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四胎次"长×大"母猪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壳寡糖),试验组Ⅰ、Ⅱ、Ⅲ、Ⅳ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壳寡糖30、90、270和810 g/t。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至产仔结束。[结果]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仔猪初生重、母猪血清白介素2(IL-2)浓度和补体C3蛋白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溶菌酶的浓度(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显著提高母猪血清猪瘟抗体sIgA的浓度(P0.05),而试验组Ⅰ和Ⅱ初乳中猪瘟抗体sIg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Ⅲ和Ⅳ初乳母源猪瘟抗体sIgA浓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壳寡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70 g/t。  相似文献   
40.
选用优化栽培、轻简栽培、两段优化栽培和常规栽培4种晚稻栽培模式,在2个施缓释氮量的处理(折合纯氮分别是0、180kg/hm2)下,研究了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180kg/hm2条件下,两段优化栽培表现为产量最高,分蘖速度快,茎蘖数栽培幅度大,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大,氮肥利用率高;其次为优化栽培,轻简栽培最小,但两段优化栽培生育期较长.优化栽培和轻简栽培生育期较适中.在不施氮水平下,也有相同的趋势.因此,超级杂交晚稻较优的栽培模式是两段优化栽培和优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