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4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会导致营养价值降低,引起动物疾病,并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应当建立相应的体系对其监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检测法(FLD)、近红外光谱法(NIR)、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HPLC-MS/MS)等.综述了霉菌毒素常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
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在作物收获前和贮藏期间广泛污染油料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坚果类及其加工品,不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评述了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危害、限量及其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生防微生物及活性物质的筛选新模型,提出了我国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的政策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3.
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药用植物从田间生长、采集后不及时干燥、贮存不当或在制备与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均可能污染各种真菌并产生真菌毒素。为了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完善我国药用植物安全控制标准体系,对国内外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链格孢菌毒素种类,柑橘褐斑病菌毒素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产毒遗传背景及致病机理等方面对毒素进行了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毒素,为防治链格孢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进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相关病症。已有研究表明,镰刀菌侵染植物后产生的不同种类真菌毒素不仅毒害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组织的坏死,还会加速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针对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植物会激活防御酶并启动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将致病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并转运到胞外,或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直接抑制病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为全面解析镰刀菌毒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中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该文综述了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以及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植物对真菌毒素的防御反应策略,以期为镰刀菌毒素致病机制和病原菌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探讨橙皮苷对3种霉菌毒素处理的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影响。采用MTT、Griess、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分泌NO、细胞迁移率。结果3种毒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低浓度DON、OTA(0.04μmol/L和0.08μmol/L),ZEN(<2μmol/L)显著提高HepG2细胞活力及促进增殖,高浓度霉菌毒素明显降低HepG2细胞活力及抑制细胞增殖。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HepG2细胞活力降低及增殖减弱,表示橙皮苷能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霉菌毒素组HepG2分泌NO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及不同霉菌毒素对NO分泌没有明显影响;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不同浓度DON处理的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低浓度DON毒素(0.08μmol/L^2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36、48 h后,DON毒素能极显著促进HepG2细胞迁移,随着霉菌毒素对细胞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迁移快,而高浓度DON毒素(10μmol/L、50μmol/L)对促细胞迁移影响显著低于低浓度DON。结果低浓度DON霉菌毒素促进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表明DON毒素对HepG2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橙皮苷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缓解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A rapid technique for trichothecene detection was needed in screening tests of the potential bioherbicide Myrothecium verrucaria (MV), in order to select strains, mutants, or formulations that were void of or that possessed low amounts of these undesirable mycotoxin compound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plates for trichothecene detection, possessing cross‐reactivity with several trichothecene mycotoxins (e.g., verrucarin A, and J, roridin A, L‐2, E, and H), were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detect trichothecenes produced by a strain of Myrothecium verrucaria (MV) in cell cultures, in plant tissues (hemp sesbania and kudzu) treated with purified roridin A, or ethyl acetate fractions of MV cultures. Evaluations of ELISA assays showed linear responses for standards of verrucarin A and roridin A over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2 to 20 ppb. Ethyl acetate or aqueous extractions were used to obtain samples from MV cultures and plant tissues for testing. Trichothecenes were detected in conidia and mycelia of MV, and in agar upon which wild‐type MV was grown, indicating secretion into the growth media. Two MV sectors (morphological variants of wild type) also tested positive for trichothecenes. Purified roridin A and concentrated extracts containing trichothecenes from MV spore cultures exhibited phytotoxicity (growth inhibition or necrosis) when applied to excised shoots of hemp sesbania seedlings and intact kudzu leaf tissues. Evidence of some translocation of trichothecenes from the application point in kudzu was found, but translocation to the upper shoot portion of hemp sesbania was not detected at the lowest limit of detection in this assay (0.14 ppb). This assay is also being employed to identify induced mutants and/or other naturally occurring sectors deficient in trichothecene mycotoxin produ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LISA is a sensitive and rapid assay method to quantify trichothecenes produced by this bioherbicidal fungus and in certain plant tissues treated with trichothecenes.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旨在确定中国荷斯坦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适宜添加量。选择45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蒙脱石,测定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和4%标准乳产量在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最高,之后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添加量为0.5%~2.0%的试验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乳尿素氮和血清尿素氮浓度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乳体细胞数最低,乳脂率最高;蒙脱石对饲料转化效率及其他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霉菌毒素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安全添加量为2.0%以内;为达到预防霉菌毒素目的,同时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推荐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99.
镰刀菌毒素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赤霉菌主要致病菌种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形成与致病力的关系、毒素生物检测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脱毒技术及毒素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