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90篇
  225篇
综合类   828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471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8 毫秒
991.
不同无花果品种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苏卫国  张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83-4184,4285
[目的]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无花果的抗寒性.[方法]采用电导法,测定5个梯度低温处理的无花果一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并结合水插法和徒手切片法验证电导法,测定无花果抗寒性的准确性.[结果]温度越低,电解质渗出率越大,说明低温对膜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破坏得越严重,恢复生长能力越差,受冻害程度越严重.[结论]布兰瑞克和小叶无花果在天津地区生长受冻的临界低温均在-12℃左右;无花果抗寒性的强弱为布兰瑞克>小叶无花果.  相似文献   
992.
氯化镧和硫酸铈对MBR活性污泥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污染一直以来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用投加添加剂调控混合液的方法来减缓膜污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实验主要研究氯化镧和硫酸铈作为添加剂对膜污染的影响,通过膜阻力分布和污泥比阻的测定,分析在最佳投加量下两种稀土化合物对改善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都可以降低膜的过滤总阻力及沉积层阻力以减缓膜污染;在最佳投加量下,沉积层阻力降低了40.93%(氯化镧)和49.16%(硫酸铈),污染阻力降低了96.20%(氯化镧)和96.94%(硫酸铈);污泥比阻降低了79.54%(氯化镧)和76.29%(硫酸铈);两者效果相似,但氯化镧可以改善污泥的压缩性能,且硫酸铈的最佳投加量较高,对反应器中的污泥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反应器的运行。  相似文献   
993.
汉赛巴尔通体是人类猫抓病的主要病原体,亦是艾滋病人及部分免疫低下人群杆菌性血管瘤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汉赛巴尔通体外膜蛋白建立ELISA检测方法。通过平行检测实验证实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效率与商品化免疫荧光(IFA)试剂盒具有较高一致性。运用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初步对180个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和34个淋巴结病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5%的健康志愿者,41%的患者血清反应呈巴尔通体阳性感染。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青海省高寒干旱山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春夏干旱突出等问题,设计玉米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种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裸地种植春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益进行对比,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由于显著改善了土壤的水、温状况,从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效益,增产幅度达197%。  相似文献   
995.
植物脂肪酸不饱和性对植物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金梅  周禾  孙启忠  郭强  李芳 《草业科学》2009,26(9):129-134
对植物脂肪酸不饱和性与植物抗寒性关系、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酶特性和转化膜质脱饱和酶和酰基转移酶基因提高植物抗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论述。膜是植物低温伤害的首要发生地,细胞膜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膜质脂肪酸不饱和性,不饱和度越高,膜稳定性越强,抗寒性越强。膜质脂肪酸不饱和度主要由膜质脱饱和酶活性和酰基转移酶的特异性不同所致,目前克隆和研究了10多个与植物细胞膜质不饱和性相关的基因,通过高效表达这些基因可以明显提高冷敏感植物的抗寒性。因此转化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是提高植物抗寒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植物脂肪酸不饱和性的研究应向农业生产应用转化,同时要加强脂肪酸脱饱和酶表达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隆朋麻醉对犬红细胞免疫黏附性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隆朋麻醉对犬红细胞黏附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本地犬12只,肌肉注射隆朋3.0 mg/kg,于麻醉前(即0 h对照组)、麻醉后2、8、24、72、120、168 h动态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红细胞,制取红细胞悬液并制备试验用红细胞膜,进行C3b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检测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检测。C3b受体花环率在麻醉后2 h出现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隆朋后8 h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此后开始恢复,到麻醉后168 h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其在注射隆朋后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注药后2~24 h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72 h基本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果表明,注射隆朋后犬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隆朋麻醉对犬红细胞免疫黏附性及膜流动性皆存在影响,但对其膜流动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7.
膜下播种机的设计及排种装置的室内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铺膜播种机在地膜上打孔播种容易形成板结,不利于发芽破土能力弱的作物生长。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膜下播种机设计的要求,对主要工作部件排种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结构参数,采用参数化造型软件Pro_E设计该膜下播种机。参照铺膜播种机试验方法,对玉米播种就机器前进速度和取种器个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筒转速高于72 r/min时,空穴率明显增加;根据相关参数,推出排种筒的最佳转速为57 r/min;对于播种大株距作物,作业速度可加快;播种小株距作物,作业速度应放慢。  相似文献   
998.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以国内外20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各种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结合草产量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草产量高,叶片保水能力强,叶绿素持有率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较长,维持积累量较高,能保持较高的细胞膜相对完整性。依据上述5项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20个紫花苜蓿品种分为抗旱性强、较强、中等、较弱和弱5个等级。  相似文献   
999.
着重探讨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对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能够提高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从而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而高浓度的一氧化氮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产生量增加,从而加重了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permanent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to superficial keratectom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strontium-90 irradiation for treatment of equine corneolimb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to decrease corneal scarring and recurrence rate. STUDY: The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 included 11 horses (n = 12 ey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for ocular SCC that involved the limbus and cornea. Nine of those horses (n = 9 eyes) were treated between 2002 and 2006, with superficial lamellar keratectom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strontium-90 irradiation and followed by placement of a permanent amniotic membrane graft in the surgical defect. The level of scarring (i.e. the clarity of the cornea) resulting with the use of amniotic membrane was subjectively compared to cases where a permanent bulbar conjunctival graft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keratectomy combined with strontium-90 irradiation or cryotherapy (n = 3 eyes). Recurrence was defined as the postoperative and postirradiation regrowth of SCC in the same site and globe. RESULTS: The nine horses that received an amniotic membrane graft after keratectom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irradiation showed a minimal level of scarring in a cornea that regained a greater transparency in comparison to the horse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a bulbar conjunctival graft. All of the horses that received an amniotic membrane graft had 226 +/- 218 days of follow-up without tumor recurrence (mean +/- SD), ranging from 21 days to 778 days. 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superficial keratectomy alone or associated with beta-irradiation and permanent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orneal or corneolimbal SCC in horses. The placement of an amniotic membrane material represents an alternative surgical procedure to bulbar conjunctival grafts, especially if there is a lack of bulbar conjunctiva tissue available after tumor resection or if a particularly large corneal resection is necessary. The amniotic membran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neal defect and seems to create noticeably much less scarring than a corneal defect covered by bulbar conjuncti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