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2篇
农学   86篇
  22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制备出兼具溶藻及降解藻毒素(MC-LR)的双效工程菌,研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灭活方式、不同PEG浓度、pH以及作用的温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探讨溶藻细菌F8与藻毒素降解菌T1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对F8菌株的原生质体采用45℃热灭活、T1菌株的原生质体紫外灭活,采用pH为8.0的30%的PEG溶液,融合温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率可达28.17%。  相似文献   
72.
对筛选的5株大肠杆菌(E2:O2、E6:O78、E7:O8、E9:O9、E22:O138)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原生质的制备、融合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①5株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素存在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能进行培育,同时,在原生质的融合过程中能递进;②大肠杆菌原生质体选择的最佳组合是:溶菌酶2.0 g/L,处理时间是20 m in;③大肠杆菌的融合率在10-8左右,大肠杆菌之间的融合率为10-6左右;共选出3株融合菌株为E2-E6、E6-E7和E2-E22,各融合株的生化特征介于起源菌株的生化特征之间,有2株融合株的抗原特征含原菌株各自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73.
以草地早熟禾品种——新格莱德成熟种子为供试材料,在含3.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6-苄氨基嘌呤(6-BA)的MB5培养基中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并从生长了7~9个月的胚性愈伤组织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将该原生质体置于KM8P培养基(含3.0mg/L2,4-D、0.5mg/L6-BA、100mg/L水解酪蛋白、100mg/L水解乳蛋白、1%蔗糖、0.4mol/L甘露醇)中进行了液体浅层培养。结果表明,新格莱德原生质体在上述KM8P培养基中培养3d后出现第1次细胞分裂,2~3周后形成小细胞团,此时添加低渗培养液2~3次,小细胞团持续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当愈伤组织块长至3~5mm时,转入固体培养基MS+3.0mg/L2,4-D+0.5mg/L6-BA和MS+0.5mg/L萘乙酸(NAA)+5.0mg/L6-BA上进行培养,使其细胞增殖和分化,且逐步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74.
75.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子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红豆草子叶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酶液组合和渗透压浓度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在含有0.70mol/L甘露醇的CPW溶液中预处理60min,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存活率均高于其他预处理;酶液组合为1.0%纤维素酶+0.8%果胶酶+0.5%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mol/L的甘露醇较适合原生质体分离。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酿酒酵母(糖蜜酒精生产菌种)和耐热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一株产酒率、耐热性状较两亲株有所提高的融合子R36,并测定了R36最适生长温度、生长曲线、致死温度等生理特性,以及耐酒精浓度、耐糖浓度等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77.
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石斛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石斛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最佳预处理方法为:12 h黑暗条件萎蔫处理,0.4mmol/L CaCl2浸泡16 h,0.5 mol/L甘露醇浸泡16 h。  相似文献   
78.
串珠镰刀菌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察离心所产生沉淀的松紧度、原生质体复苏的再生率、离心后液体的OD值来研究甘蔗梢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刀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技术。文中对液体高度、离心力、离心管大小、离心机升速与减速的快慢、不同洗涤剂等因素对原生质体活性、沉淀松紧度及壁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不同酶浓度及不同酶系组成对原生质体产率也进行了影响。此外,还介绍了一种离心管平衡的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0 mL 0.1g/mL溶壁酶对0.5 g串珠镰刀菌菌丝进行裂解可以得到大量原生质体;进行裂解时使用溶壁酶与崩溃酶混合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原生质体。以1 mol/L山梨醇或1.2 mol/L KCl洗涤沉淀并再离心, 使用底部较小的离心管和较少量的液体,并缓慢减速停止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沉淀且能避免沉淀松散。  相似文献   
79.
为了选育耐低温草菇菌株,以草菇V23、V3552为亲本,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两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耐低温的突变株;然后利用紫外灭活(20 W,30 cm,110 s)和热灭活(50℃ 3 min)的双亲灭活标记法对突变株进行化学融合,结果表明在400 g/L的PEG6000、pH 8.0、融合时间30 min和融合温度32℃的条件下融合率最高,达到0.517%, 共获得200个融合子。经过0℃低温筛选,最终获得15株草菇耐低温菌株,菌丝在0℃的耐冻能力提高了4.5倍。经出菇实验证明其子实体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温性,液化现象明显推迟,说明该方法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
 由于立枯丝核菌不产生无性孢子,为研究纹枯菌的致病机制带来了障碍,但可以通过制备纹枯菌的原生质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建立突变体库,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试验利用Lysing enzyme(from Trichoderma harzianum)裂解水稻纹枯病菌获得原生质体,通过摸索纹枯病菌的菌龄、裂解时间、裂解液的pH值3个重要因素,得到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和再生条件,并且在细胞壁再生实验中,改进细胞壁再生的培养方式,最终制得原生质体,并成功使其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