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04篇
  免费   3265篇
  国内免费   4834篇
林业   3114篇
农学   2630篇
基础科学   5523篇
  23850篇
综合类   17224篇
农作物   1417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567篇
园艺   682篇
植物保护   3738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341篇
  2022年   1822篇
  2021年   1891篇
  2020年   1921篇
  2019年   2251篇
  2018年   1831篇
  2017年   2754篇
  2016年   3352篇
  2015年   2285篇
  2014年   2500篇
  2013年   3543篇
  2012年   4557篇
  2011年   3481篇
  2010年   2791篇
  2009年   2806篇
  2008年   2489篇
  2007年   2699篇
  2006年   2333篇
  2005年   2051篇
  2004年   1559篇
  2003年   1377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1025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659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573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为保护自然生态,对泰山月观峰和索道站冲沟采取了生态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复了泰山自然景现,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覆盖免耕在休闲期的节水和生育期的调温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免耕覆盖、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在休闲期的节水效果研究表明:在夏季休闲期,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多贮水30.62mm,比秸秆还田多23.91mm;在冬季储水灌溉期间,可将储水定额从2100m3/hm2减少到600和975m3/hm2。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表层,5、10、15、20和25cm处温度变化观测发现:免耕覆盖土壤温度在气温较低的8:00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在气温较高的14:00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在19:00气温降低时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降低,使土壤温度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有利于调节农田小气候,创造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63.
1990~1993年在柴达盆地尕海地区弃耕地进行土壤可溶性盐分测定,测定结果,该地区土壤盐分组成为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盐-氯化物,大部分地区耕层盐分含量小于10g.kg^-1,少部分盐荒地表层含盐量高达70g.kg^-1,牧草生长季节中,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期在6月份。  相似文献   
64.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碧峰峡森林土壤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峰峡不仅是旅游景点,还是多学科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地处雅安亚热带区,原始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地质现象复杂,也是大熊猫、金丝猴出没之地。经研究结果:土壤呈酸性,自然肥力高.经相关分析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等有关理化特性的相关性,较物理性粘粒与CEC间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6.
The fate of fluroxypyr in the soil in an oil palm agroeco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tudy on the fate of fluroxypyr in Malaysian agricultural soils was carried out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n an oil palm plantation. Three experimental plots in the oil palm estate were selected and three types of treatments were administered, namely fluroxypyr at the recommended dosage, double the recommended rate, and the untreated control. Residues of fluroxypyr in the soil, water, and oil palm leaf were monitored at regular intervals up to 90 days after treatment (DAT). The recovery of fluroxypyr in the water and soil samples ranged from 91–102% when fortified at 1–25 p.p.b. and 91–98% when fortified at 4–50 p.p.b. The recovery from the oil palm leaf ranged from 76–114% when the oil palm leaf sample was fortified at 0.05–1.0 p.p.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uroxypyr leached down to 50 cm depth at 1 DAT when the plots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dosage. However, fluroxypyr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soil residue at 14 and 21 DAT. Fluroxypyr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oil palm leaf samples irrespective of the rates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 or sampling intervals. The residue of fluroxypyr was detected in water from a nearby stream up to 5 DAT at levels ranging from 0.06–0.21 µg L−1.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fluroxypyr persists for a short period in the soil and water ecosystems, but not in the oil palm leaf.  相似文献   
67.
膜下滴灌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不同滴灌量对甜瓜品质影响的研究,对于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生产优质甜瓜、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膜下不同滴灌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甜瓜品质表现较好,8601和新密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69%和16.75%,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8.05、12.55mg/kg,小区产量也分别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8.
针对在扬黄灌区采用低压管灌时经常存在的泥沙淤积和碎柴草堵塞等常见问题,在宁夏盐环定扬水工程三泵站的低压管灌示范区进行了含沙量、泥沙淤积、管道流速、碎柴草及悬浮物的现场观测试验。对灌区的管网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支管的不淤流速与观测到的不淤流速结果基本相等。提出了在扬黄多风沙地区预防管道淤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9.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棉田土壤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普通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地膜 秸秆覆盖3种覆盖物对旱地棉田土壤环境、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栽培能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调节土壤温、湿度,协调水热资源利用的同步性;秸秆覆盖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含量;在棉花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棉株的光合能力从而防止棉花早衰,增加铃重,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0.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