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林业   77篇
农学   475篇
基础科学   374篇
  698篇
综合类   2102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688篇
植物保护   64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Phytohormones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lant responses to biotic stress. How a limited number of hormone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defence responses and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plant–biotic interaction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recent years, cytokinin (CK) was shown to induce plant resistance against several pathoge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K in inducing tomato resistance against the hemibiotrophic pathogenic bacteria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Xcv) and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Pst). We demonstrate that CK enhances tomato resistance to Xcv and Pst through a process that relies on salicylic acid and ethylene signalling. CK did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growth or biofilm formation ability of these pathogens in vitro. Overall, our work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K-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bacterial pathogens in tomato.  相似文献   
992.
为明确猕猴桃灰霉病菌对常见杀菌剂的抗药性状况, 本试验于2016年-2018年调查统计了四川猕猴桃生产中防控灰霉病所用的药剂种类和施药频次, 并从四川8个猕猴桃主产区采集病叶?病花和病果, 经单孢分离获得122个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菌株, 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其对4种化学药剂嘧霉胺?咯菌腈?腐霉利和异菌脲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用于四川猕猴桃灰霉病防控的药剂主要有8种, 其中嘧霉胺?异菌脲和腐霉利3种药剂施用频次最高; 猕猴桃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咯菌腈?腐霉利和异菌脲的抗性频率分别达95.08%?86.07%?80.33%和5.74%, 且不同产区的灰霉病菌对药剂的抗药性频率不同; 所测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类型共有8种, 其中以Pyr RFlu RPcm RIpr S(对嘧霉胺?咯菌腈?腐霉利表现抗性, 对异菌脲表现敏感)类型为主, 该类型的菌株占65.57%, 对4种杀菌剂均表现抗性的菌株为7株?表明四川省猕猴桃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咯菌腈?腐霉利和异菌脲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对异菌脲抗药性较低, 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猕猴桃灰霉病?  相似文献   
99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及品质。2019年从广西百色市采集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叶片样品,采用滚环扩增(RCA)及基因克隆等方法,获得了4个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全基因序列,4个分离物的全长序列分别为2 776、2 781、2 752、2 781 bp,均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核苷酸相似性比较发现,4个分离物彼此间的相似性均在90%以上,与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各分离物间的相似性也在91%以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YLCV广西分离物BS-2和BS-4与TYLCV-Hunan、BS-1和BS-3与TYLCV-YN6553等分离物处于独立的小分支,说明TYLCV广西分离物与TYLCV-Hunan、TYLCV-YN6553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TYLCV在广西发生。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双抗夹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来自韩国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批番茄种子中检测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ToMV特异引物(ToA/ToB)与TMV特异引物(TA/TB)扩增的片段均为To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及3′非编码区(3′ UTR),该片段与其他ToM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2%~99.9%。本研究利用重新设计合成TMV和ToMV特异引物对该批种子进行RT PCR检测,仅ToMV特异性引物(ToMf1/ToMr1)扩增到670 bp的预期片段,TMV特异引物(TMf1/TMr1)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表明重新设计的引物可准确区分ToMV和TMV。以上结果证实该批番茄种子仅携带ToMV。  相似文献   
995.
玉米灰斑病抗性机制中活性氧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侵染四个抗病和感病的玉米品种时,叶片内部活性氧代谢酶及细胞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的SOD、CAT及POD酶活性在病茵侵染后都变化显著,抗病品种各酶活性变化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叶片内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相反,抗病品种沈试29在接种第13天时叶片MDA含量只为18.46nmol/g,而感病品种铁单9为23.14nmol/g,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小。说明活性氧代谢在植物抗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抗病品种对活性氧代谢的酶调节能力强,病菌侵染后细胞过氧化程度低,在痛菌侵染时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最大增加值与发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索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准确、高效、方便的药效调查方法,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嘧霉胺、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3种杀菌剂,采用叶片病斑分级、整株病斑分级、整株病叶率分级、茎秆发病率、茎秆发病分级5种调查方法,对比不同方法对防治效果评价的影响。5种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叶片病斑分级法样本量大,采集数据多,其结果更接近实际;整株病斑分级法相对简便,可增加植株的取样量,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但操作中易产生判断误差;整株病叶率分级法和茎秆发病率法简便,但会放大病害的危害程度,高估或低估药剂防治效果;茎秆发病分级法结合病斑大小、形状等特征能较准确地评价植株发病情况。采用不同评价方法,3种杀菌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较一致,唑醚·氟酰胺和氟菌·肟菌酯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在75.22%~88.83%、68.87~86.82%之间,而嘧霉胺的防治效果略差(57.86%~77.89%)。  相似文献   
997.
番茄生产是现代蔬菜生产的主导产业,因经济价值高,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然而番茄生产大多面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其他病毒的严重威胁.最新研究发现双链RNA结合蛋白(DRB)在植物RNA干扰(RNAi)抗病毒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番茄DRB(SlDRB)基因抗TYLCV防御反应,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克隆南方番茄病毒(STV)的外壳蛋白(CP)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制备检测该病毒的高效价血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一步法RT-PCR从新疆加工番茄上克隆STVCP基因,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STV C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STVCP基因,其长度为1 134bp。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TV CP,其在1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7ku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STV CP基因,并诱导了pET-28a-STV CP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999.
‘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科180’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其无菌萌发的条件与方法,并以其无菌苗的茎尖、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同时探讨适合其芽苗增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浸泡10~15h后采用10%(v/v)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可以获得整齐的无菌苗;不同的外植体诱导产生不定芽所用的培养基不同,其中适合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0mg·L-1 BA+0.5mg·L-1 IAA,适合茎尖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0.1mg·L-1 BA+0.1mg·L-1 IBA;番茄芽苗增殖以MS+0.1mg·L-1BA+0.1mg·L-1 IBA增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9个不同番茄砧木品种与‘以色列大果’番茄接穗品种进行嫁接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对番茄亲和性、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番茄砧木嫁接能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其生长势、产量均明显优于自根苗,但果形、品质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综合各性状分析,‘爱好’与‘亲和’两种砧木在亲和性、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良,适宜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