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0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2989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995篇
基础科学   773篇
  2889篇
综合类   7296篇
农作物   163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798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4篇
  1962年   9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简述了生物技术在改良小麦品种,解决粮食产量与质量问题中的重要性,我国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指出育种新技术是作物单产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并根据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预计21世纪可培育出4大类小麦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大田试验研究补充灌水、施N肥与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效应最明显 ,单独覆盖秸秆或补充灌水基本无效甚至出现副作用。施用N肥和秸秆覆盖可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肥料供应充足时覆盖秸秆对冬小麦根系的作用与水分状况有关 ,土壤水分胁迫下秸秆覆盖效果不明显 ,此时施用N肥甚至出现一定负效应。水分充足与否 ,施N肥和秸秆覆盖均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有一定协同效应 ,补充灌溉与施用N肥和秸秆覆盖配合处理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3.
Summary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 is recognised as a major pathological constraint to cereal prod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and several widespread epidemic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host range of BYDV includes not only cereals but many grasses. The indigenous Triticeae of northern China have likely been exposed to significant disease pressure from BYDV and therefore may be a potential source of BYDV resistance for cereal improvement. A wide range of Triticeae accessions collected over three expeditions in northern China were evaluated for resistance to BYDV. Seedlings were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and virus levels then assayed by ELISA. Resistance and immunity to BYDV were found to be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the seven genera of Triticeae included in the screening. A high proportion of resistant and immune accessions was found in the genera Hordeum, Leymus, Elymus and Elytrigia. The wide range of reaction types to BYDV found within many species, and even between accessions of some species, indicates that natural selection for BYDV resistance may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 in the Chinese Triticeae. A high proportion of resistance and/or immunity was found in Xinjiang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From the Chinese Triticeae tested the Leymus species may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material to initiate transfer of BYDV resistance to wheat.  相似文献   
994.
施钴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土壤有效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上不同钴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土壤有效钴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0.98-13.73%, 生物产量增加2.01-18.47%,其中以处理Co3增产最高。在施钴量4mg kg-1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但当施钴量超过4mg kg-1时,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处理Co1、处理Co2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4和1.1个百分点,但处理Co3、处理Co4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0.07和0.21个百分点。各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0.06%-20.02%,其中以处理Co1增加最大,处理Co2次之。土壤有效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中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缓/控释肥对小麦增产与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不施氮肥、尿素基施和尿素基追比5∶5等3个处理做对照,对3种包膜缓/控释肥处理冬小麦产量、产量相关因子、不同时期植株含氮量及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的以上几个指标均接近于尿素基追比5∶5处理。与尿素基施相比,包膜缓/控释肥增产10.03%~11.17%,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返青-拔节期植株含氮量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18%~11.57%。3种缓/控释肥相比较,产量、产量因子、植株含氮量及肥料利用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6.
冷型小麦磷素吸收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至200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冷型小麦的磷素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与暖型小麦相比,冷型小麦开花前功能叶片和穗部具有较高的磷素积累量;开花后的吸收积累量也较大,比暖型小麦高24.4%;成熟期冷型小麦子粒中磷素积累量在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条件下,分别比暖型小麦高6.3%、11.1%、18.5%和50.6%;植株磷素总积累量趋势与子粒一致。结果说明冷型小麦属于高效吸磷基因型,暖型小麦属于低效吸磷基因型;而且冷型小麦磷素积累量对氮、磷肥均有较高的响应度,属于高效高响应吸磷基因型。  相似文献   
997.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后效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框架,建立了具有土壤水分胁迫后效影响的作物生长模型,实现了胁迫后效影响在生长模型中的定量化。利用模型模拟了小麦冠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经与实测值相比较,模拟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模型结构合理,为作物水分关系模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所建模型不仅可以模拟单调上升的生长过程,也可模拟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具有一定普适性。模型中的时变和非时变参数,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冠根两种不同动态过程的后效影响参数对比显示,胁迫对冠生长的后效影响明显大于对根系的后效影响,表明对水分胁迫较敏感的生长过程,胁迫对它的后效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998.
开花后水分亏缺对小麦生理影响与化学调控的补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棚PVC管栽培冬小麦“京冬 8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开花后水分亏缺影响氚水 (3H2 O)在其根系和旗叶中动态、初生根和穗下节维管束特征、根系活力、叶片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和14C同化物输出速率及比例。用植物生长延缓剂HK 6拌种和起身期叶面喷施处理 ,可增加初生根大导管和维管束鞘横截面积 ,提高根系活力 ,促进根系3H2 O的吸收和向地上部器官运输 ;增加穗下节大维管束横截面积 ,并可能促进水分向穗部运输 ;增加旗叶中气孔阻抗 ,维持适当水分蒸腾速率 ,缓解水分胁迫下叶片3H2 O的减少 ;提高单株水分利用效率 ,化学控制处理可缓解和补偿水分胁迫对小麦生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小麦节水栽培和抗旱增产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9.
种植行距对冬小麦田土壤蒸发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土壤蒸发不参与作物的生理和生产过程,属非生产性无效耗水。本研究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种植行距的麦田土壤蒸发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蒸发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增大,窄行距种植的小麦冠层盖度较大,有利于抑制土壤蒸发。整个生育期7.5cm、15.0cm和30.0cm行距土壤蒸发分别为89.1mm、104.2mm和121.9mm,以15cm为对照,7.5cm行距麦田对土壤蒸发的抑制率为14.5%,而30cm行距麦田土壤蒸发增加17.0%。  相似文献   
1000.
冬小麦根系对施肥深度的生物学响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施肥深度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后期衰老影响的根管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可改变不同土体中小麦根重及根系活性,较深层次(50~100cm)施肥有利于小麦根长增加和下层土壤中根重及根系活性的提高,同时可增加旗叶叶面积和净光合率,并使小麦根系SOD和P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抑制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延缓根系及旗叶衰老,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施肥过深(150cm)虽能诱导根系下扎,但小麦总根重和产量却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