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本文对星突江鲽卵巢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由高到低排列为:K(11712.50±2789.19 ug/g)>P(5597.0±1992.59 ug/g)>Na(5196.20±1068.30 ug/g)>Mg(1064.20±174.16 ug/g)>Ca(751.22±69.43 ug/g);微量元素由高到低的排列为:Fe(712.0±148.49 ug/g)>Mn(172.0±35.16 ug/g)>Zn(80.0.±35.24 ug/g)>Cu(10.0±2.14ug/g)>Mo(4.78±0.53 ug/g)>Cr(1.68±0.51 ug/g)>As(1.0±0.01 ug/g)>Ge(0.90±0.13 ug/g)>Co.比较发现:星突江鲽卵巢中Fe、K、Mn、Cu的含量均远高于七种鱼卵、牛肉和鸡蛋,其中Mn含量高出近百倍.  相似文献   
12.
星突江鲽的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观察、测量、解剖、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120尾全长11-43cm,体质量0.02~2.49kg的养殖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可数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外部形态包括口、鼻、眼、鳍条、侧线和鳞片的特征;可量可比性状包括全长/体长(T1/S1)、体长/体高(S1/Bd)、体长/头长(S1/M1)、头长/吻长(H1/P1)、尾柄长/尾柄高(C1/Cd)、体长/尾柄长(S1/C1)、头长/眼间距(H1/Ei)、头长/眼径(H1/Ed)比值及其相关方程;可数性状包括背鳍鳍条、尾鳍鳍条、臀鳍鳍条、腹鳍鳍条、胸鳍鳍条、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牙齿、幽门盲囊、上鳃耙、脊椎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解剖位置。结果表明:(1)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在于:背鳍、臀鳍、尾鳍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多角星状鳞片,有刺状突起。(2)全长/体长变动范围最小,雌雄差异最小,其线性相关性最好,全长与体长相关方程为S1=0.8771 T1-0.1589(R^2=0.9822);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不仅变动最大,而且其线性相关性最差,雌雄的差异也最大;星突江鲽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0.0168S1^3.199,R^2=0.9797:雄性:W=0.0274S1^2.9721,R^2=0.993;雌性:W=0.0134S1^4.3008,R^2=0.9822(W代表体质量,kg:S1代表体长,cm)。(3)星突江鲽腹鳍鳍条与幽门盲囊最稳定;侧线鳞和牙齿变动最大。(4)牙尖锐,圆锥形;胃大,呈“I”型,肠粗短;1-2枚幽门盲囊。通过比较发现:星突江鲽的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和内部结构特征均与石鲽相近:星突江鲽与6种比目鱼相比,可数性状指标的数目多较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海带粉、脱胶海带粉、苜蓿粉和石莼粉4种主成分原料对刺参体内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刺参肠道组织谷草转氨酶活性以海带粉和脱胶海带粉组的较高,谷丙转氨酶以海带粉和苜蓿粉组的较高,谷草转氨酶活性与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比值以脱胶海带粉组的最高,略高于石莼粉组(P〉0.05),显著高于海带粉和苜蓿粉组(P〈0.05);刺参肠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海带粉组最高,其次为脱胶海带粉,石莼粉组的最低(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在脱胶海带粉和海带粉组中处于较高水平(P〉0.05),显著高于苜蓿粉组和石莼粉组(P〈0.05),溶菌酶活性以脱胶海带粉组最高,其次为石莼粉组,酸性磷酸酶活性则以海带粉组最高,其余依次为苜蓿粉组,而脱胶海带粉组的最低(P〈0.05)。因此,脱胶海带粉和石莼粉更有利于刺参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海带粉和脱胶海带粉则更能维持刺参较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金乌贼成体副缠卵腺的超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成体副缠卵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解剖结构显示,副缠卵腺呈耳状,下端呈‘M’型与缠卵腺紧密连接,颜色为白色并夹杂着橙黄色;(2)显微结构显示,副缠卵腺由腺壁、腺体小管和结缔组织构成,腺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膜层和肌肉层,其中,外膜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腺体小管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70μm,内腔表面可见微绒毛层,管腔内含有大量的分泌物质;结缔组织具有集中分布的血管和肌肉纤维;(3)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细胞质中含有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的囊泡,部分囊泡中含有分泌球状体;微绒毛分布面积较广且排列密集,而纤毛一部分集中分布,另一部分呈单行排列,着生不连续;腺体小管管腔内具有大量的共生菌,绝大部分为球菌,且在管腔中具有较多的分泌球状体。研究表明,金乌贼副缠卵腺是一种起分泌作用的腺体,存在的共生菌据认为在胚胎发育阶段的病害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输卵管腺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解剖学、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腺体进行解剖学及超显微结构观察。解剖结果显示,莱氏拟乌贼具有1个输卵管腺,由圆饼状近端输卵管腺和圆柱状远端输卵管腺构成,整体呈白色,靠近内壳侧具有棕黄色的色素沉着,透明瓣膜位于腺体末端。显微结果显示,输卵管腺由腺壁组织包裹,由外向内分别是外膜层和结缔组织。外膜层由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结缔组织中分布少量肌肉组织和血管;腺体的外膜层和透明瓣膜的外表层中分布少量杯状细胞,瓣膜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腺体内部是分泌叶瓣,在腺体中呈层状分布,叶瓣依附于腺壁组织。电镜结果显示,分泌细胞个体较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包含大量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此外,胞内分布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外连续着生纤毛。透明瓣膜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可见横切和纵切的肌丝以及大量的胶原纤维。研究表明,输卵管腺具备分泌功能,其分泌物形成受精卵的内层卵鞘,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对莱氏拟乌贼的输卵管腺进行超显微结构观察,描述了输卵管腺的外部形态构造和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并总结了该腺体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16.
绿鳍马面鲀工厂化养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的生长情况,在海水温度11.08℃~26.32℃条件下,以1月龄绿鳍马面鲀幼鱼为实验样本,进行为期9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样本初始平均体质量(0.07±0.02)g、平均全长(1.59±0.33)cm增长到(143.20±10.32)g、(20.31±0.67)cm,平均增重量最大值为(44.15±5.74)g/月,平均日增重量(0.48±0.04)g/d;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为:L=0.069 3 x+0.301 7(R~2=0.946 8),平均全长瞬时增长率为0.008;全长与体质量呈指数关系,回归方程式为:W=0.014 L3.047 9(R~2=0.996 8),幂指数约等于3.0,为等比生长类型,第一背鳍长、体高都与全长呈线性关系;实验样本的生长状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水温18.52℃~26.32℃时增重较快。研究表明,绿鳍马面鲀适合温水养殖,且生长速度快,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银鲳(Pampus argenteus)种质资源、为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在银鲳鳃组织细胞处于高活性状态下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采用热滴定法制备银鲳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初步探讨了银鲳的进化程度。实验银鲳为70–80日龄,体长为7–9 cm,设置3个重复组,每组3尾银鲳。将银鲳暂养于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005%的海水中4 h,剪取鳃组织制备染色体标本。该实验方法避免了对银鲳离水操作造成的物理伤害,确保银鲳在活力正常的前提下获得实验样本。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银鲳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为2n=2SM+10ST+36T,其染色体臂数(NF)为50。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其核型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的核型特征。由于研究对象为未性成熟银鲳幼鱼,无法分辨雌雄,因此,尚不能确定银鲳是否存在异形性染色体,有待性成熟之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生长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豆油分别替代0、25%、50%和75%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等脂肪的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65.47±1.57)g的圆斑星鲽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56 d。结果显示,(1)随着豆油替代水平的升高,增重率(WGR)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呈现升高的趋势(P0.05),25%替代组的WGR高于鱼油组(P0.05)。(2)豆油替代鱼油对圆斑星鲽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对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性影响(P0.05),豆油替代组肝脏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3)随着饲料中豆油水平的增加,圆斑星鲽幼鱼肌肉亚油酸(C18:2n-6)和亚麻酸(C18:3n-3)显著升高(P0.05),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则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饲料中高比例的豆油替代鱼油会降低鱼体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肪酸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
vas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DEAD-box (Asp-Glu-Ala-Asp)蛋白家族成员,对真核生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 vasa基因全长,共243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067 bp,编码688个氨基酸,5′-UTR长128 bp,3′-UTR长244 bp (包含A尾巴)。基于ExPASy、Signal 4.1、TMHMM、SMART等在线软件对Os-vasa基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其氨基酸分子量为76 580.53 Da,理论等电点为5.89。无信号肽,跨膜区域没有明显的信号,因此,推测其为胞内蛋白,不属于膜蛋白。该蛋白具有DEXDc和HELICc 2个功能结构域,而且有9个DEAD-box家族蛋白的典型保守区域,表明所得cDNA属于vasa基因家族。使用qRT-PCR对中华蛸各时期胚胎、初孵幼体及2个发育时期的卵巢及雌雄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s-vasa基因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且在卵巢中的表达大于精巢,未成熟和成熟卵巢中均有vasa mRNA表达,且未成熟期表达量较高。因此,推测Os-vasa基因可能在卵巢发育过程和功能维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华蛸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均能检测到Os-vasa基因转录本,前10 d微弱表达,从第13天开始,表达量逐渐上升,至第19天达到最高。在初孵幼体阶段,Os-vasa分别在第8天和第20天出现最低和最高表达量。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蛸原始生殖细胞起源、迁移和分化提供理论资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华蛸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