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1.
上皮紧密连接是由occludin、claudins、ZOs等构成的相邻细胞间连接复合体,且紧密连接与胃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微生物黏附关系以及维持上皮细胞通透性和屏障作用等最为密切.主要对紧密连接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调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采集养殖区(CA组)、轮休区(RA组)和未养殖区(NCA组)土壤,对其pH值、含水率、容重、全氮、全磷、全钾及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NCA组,CA组的土壤pH值极显著降低,含水率显著降低,全钾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CA组的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最低;相对于CA组,RA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CA组真菌Shannon指数最低,RA组最高;与CA和NCA组相比,RA组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三组的优势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36.452%~42.378%)、酸杆菌门(23.362%~31.836%)和拟杆菌门(4.710%~11.488%);优势真菌门类为子囊菌门(17.453%~31.368%)、担子菌门(13.295%~19.737%)和毛霉门(7.253%~21.492%)。土壤pH值、全氮含量分别极显著、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全钾含量和容重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综上,喀斯特山地连续养鸡可导致土壤酸化、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切根与施肥对草地饲草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及对调制的干草与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产量、含水量、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切根与施肥处理能够提高草地产草量和饲草品质,8月份收获,施尿素225kg/hm~2和磷酸二铵135kg/hm~2调制的干草品质较好;7月份收获,施尿素225kg/hm~2和磷酸二铵135kg/hm~2调制的青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收获期苜蓿干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为包头地区优质苜蓿干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损失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下干燥,第一茬和第二茬苜蓿干燥时间为4 d左右,秋季最后一茬苜蓿的干燥时间为5 d左右,自然干燥过程中遇到降雨会延长苜蓿的干燥时间;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苜蓿鲜草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中花期与初花期相比总叶绿素含量降低0.12~1.11 mg/g;第一茬和第三茬初花期苜蓿干草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最高,第二茬苜蓿现蕾期干草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正常气候条件下干燥,中花期调制的干草叶绿素含量是初花期调制干草的83.7%~95.0%,苜蓿在自然干燥过程中遭遇降雨总叶绿素含量损失率在83%以上,秋季最后一茬调制的干草叶绿素损失率在76%以上,调制干草的色泽整体较差。说明在包头地区第一茬和第三茬的初花期和第二茬的现蕾期调制的苜蓿干草叶绿素含量较高,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时有发生。为了解呼伦贝尔市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流行状况,通过建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以羊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呼伦贝尔市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群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应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找到针对本地区流行株的敏感药物。结果显示:从采集的35份病羊肺组织病料中,分离出12株B群、9株D群多杀性巴氏杆菌,未分离出其他血清群;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链霉素耐药率最高,对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流行的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以B群、D群为主,且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链霉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需指导和监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研究查清了本地区流行的优势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群,找到了针对性敏感药物,这为该市羊巴氏杆菌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垂柳(Salix babylonica)树叶的饲料化加工技术,在研究6个生育期(展叶期、开花初期、飞絮期、青绿期、枯黄期、落叶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分别将其调制成青贮饲料,测定并比较不同生育期柳树叶制备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发酵品质指标,并对枯黄期和落叶期树叶进行添加乳酸菌菌剂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原料营养物质判断,展叶期柳树叶营养品质与优质豆科牧草品质近似,但是随着生育期的延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显著下降。将不同生育期柳树叶直接青贮之后,无品质改善效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饲用价值不大。但是,添加乳酸菌菌剂后调制的柳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综上表明,柳树叶如果直接饲喂利用,最好选择在较为幼嫩的展叶期;如果开发利用其他生育期或枯落后的柳树叶,以添加乳酸菌菌剂调制成青贮饲料为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苜蓿干草捆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含水量为15%、打捆密度为150kg/m3的苜蓿草捆在不同贮藏时间(1、10、30、90、180、360d)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贮藏1d时相比,不同贮藏时间段苜蓿干草的C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从CP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2级。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360d时的NDF含量显著高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NDF含量(P<0.05);从N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10d之后ADF含量开始显著增加(P<0.05);从A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贮藏时间在30d以上的苜蓿干草DMI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30d之内的DMI值(P<0.05);从DMI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3级。贮藏时间在90d以上的苜蓿干草DDM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DDM值(P<0.05);从DDM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RFV值显著降低(P<0.05),且在贮藏180~360d的时间段内,RFV值下降幅度较大;从RFV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综合比较,苜蓿干草在贮藏180d之后营养价值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贮藏180d之内出售或者饲喂家畜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9.
不同菌剂添加量对牧草青贮料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牧草为青贮原料,在青贮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就菌剂添加量设计了3个处理,分别为(0.25g/kg、0.50g/kg、1.00g/kg)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天然牧草青贮料之间有机酸的组成成分含量以及对有机酸的影响,为研究青贮饲料发酵特性和评价青贮饲料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天然牧草青贮后乳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在菌剂添加量为0.50g/kg时达到最大值,乳酸的含量为63.74mmol/g,乙酸为30.08mmol/g、丙酸为36.54,mmol/g,而丁酸的含量则降低到0mmol/g。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榨法和热浸提法对苦荬菜汁进行提取试验。通过对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探讨2种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同时将2种提取方法与鲜榨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筛选出1种较合理的苦荬菜汁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热榨法提取苦荬菜汁的最适工艺条件为: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1 min;热浸法提取苦荬菜汁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60℃;热榨法提取苦荬菜汁工艺合理,出汁率达61.8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24%,所得苦荬菜汁苦香味浓郁、无异味,颜色青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