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给1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用复方中药炎瘟净散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接种病毒后48小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炎瘟净散分别按200g剪水后混水20L、40L、60L混饮,连用5天,其保护率分别为90.6%、87.5%、68.7%,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7.6%、81.7%6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复方中药肝肿康颗粒冲剂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肝肿康按0.2%(高剂量)、0.1%(中剂量)、0.05%(低剂量)沸饮,对鸡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2.5%、90%、5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10.9%、116.5%、96.7%,肝肿康对治疗鸡细菌性肝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Flouroquinolones)亦称氟吡酮酸类,是一类全人工合成的新型抗菌药物,因其化学结构中均含氟原子,故称为氟喹诺酮类。本类药中的早期品种,如第一代药物萘啶酸、第二代药物氟甲喹、吡哌酸等,抗菌作用较弱,国内较少使用。现国内主要应用第三代品种,自80年代中期诺氟沙星用于禽病防治以来,已有十种药物陆续上市使用,且剂型正在走向多样化,是禽用药物研究、开发、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家禽细菌与霉形体病防治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对保障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这类药物的普遍使用,滥用现象已…  相似文献   
14.
15.
对国内7个省份临床分离的32株鸭大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32株分离的鸭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7株,阳性检出率为21.87%;产ESBLs菌株对常用头孢三代及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敏感率低于42.9%,耐药率则高于28.6%,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的耐药率高达100%。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对新型头孢四代产品头孢吡肟及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于96%。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的敏感率全部高于未加酶抑制剂的单方药物。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酶抑制剂能够部分解决此类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氟苯尼考单药及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PAE)及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6mg·L-1,与氯霉素相同,是甲砜霉素的2 5%;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PAE(1 45~2 07h)显著长于甲砜霉素(P<0 05),呈浓度依赖性.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呈无关作用,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1 5,联合时的氟苯尼考MIC值是其单独时50%.氟苯尼考以1∶2(质量比)与多西环素联合时,对鸡大肠杆菌的PAE与单药PAE的较大值相近,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相关作用.氟苯尼考3种剂量(10mg·kg-1和20mg·kg-1(肌注)、30mg·kg-1(口服))、或联合用药(氟苯尼考10mg·kg-1+多西环素20mg·kg-1、氟苯尼考20mg·kg-1+多西环素40mg·kg-1(口服))5种治疗方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3 3%,76 7%,73 3%,76 7%,80 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0 0%.  相似文献   
17.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菌的MICs。  相似文献   
18.
新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孢噻呋是第一个畜禽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其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 G-、G+菌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给药以后吸收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长 ,药效持久。其安全范围大 ,不良反应轻微 ,在兽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头孢噻呋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以期为该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猪鸡致病菌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分离的猪鸡致病菌,分别进行了?-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与抑制剂舒巴坦联用对非产酶菌、产?-内酰胺酶菌、产ESBLs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3株分离菌的大多数可产生?-内酰胺酶,3株鸡志贺氏菌为ESBLs阳性菌株。30株分离产酶菌均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MIC≥32 ?g/ml),16株非产酶菌(标准菌株及分离株)中的15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敏感,只有一株非产酶分离菌耐药。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其对分离产酶菌的MIC值分别降低10~40倍、10~20倍。临床致病菌对三代头孢均敏感,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三代头孢的MIC值不变。当头孢噻呋、头孢曲松与舒巴坦以2∶1配比联用时,其对产ESBLs菌的MIC值降低2~4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板培养法建立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银染后经显微镜观察鉴定,并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浮游菌与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同时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为研究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奠定方法学基础。结果表明,27株鸡源大肠杆菌均形成了生物被膜,肉眼可以看到硅胶片上有黑色膜样物质形成,用银染法处理过的生物被膜菌在显微照相系统下可清楚地看到生物被膜的结构;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70.4%)高于浮游菌的检出率(55.6%),且生物被膜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酶活性((0.71±0.23)U.mg-1)高于浮游菌的酶活性((0.42±0.12)U.mg-1),前者是后者的1.7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