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PEDV强毒株和弱毒株的RT-PCR方法,针对PEDV ORF3基因设计一对引物,优化其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并测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55.2℃,上、下游引物各0.5μL时PCR扩增效果最理想。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对9种常见猪病病原的核酸模板均不产生扩增条带;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T-ORF3IS 272拷贝/μL和T-ORF3VC 14.4拷贝/μL。将本试验建立的RT-PCR法与已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9.2%,且本法的实际检出率更高。对120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PEDV强弱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87.18%和84.21%,其中9份样本中同时检出2种PEDV毒株,但并未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建立了一种基于ORF3基因的RT-PCR检测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株。  相似文献   
102.
"商茄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育的‘牛心2009-16’自交系和‘七叶2010-39’自交系进行交配育成的一代杂交品种。该品种生长强健,商品性好,高产优质,抗病性强。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998.99kg,较对照减产6.83%,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4 788.20kg,较对照增产9.45%;2015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为1 139.19kg,较对照减产5.92%,每667m2平均总产量达5 490.15kg,较对照增产11.99%。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粗饲料(燕麦草、青贮玉米和苜蓿,其中苜蓿添加比例恒定为10%,青贮玉米+燕麦草添加比例恒定为60%)饲喂斯布牦牛的组合效应,并对不同组合饲粮进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筛选出适宜斯布牦牛采食的组合饲粮。选用体重相近的干奶期斯布牦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牦牛,进行消化试验。配制5种试验饲粮,其组成如下:Ⅰ组,60%燕麦+10%苜蓿+30%精料;Ⅱ组,45%燕麦+1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Ⅲ组,30%燕麦+3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Ⅳ组,15%燕麦+4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Ⅴ组,6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结果显示:Ⅲ组的采食量、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Ⅰ、Ⅱ、Ⅲ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Ⅴ组(P0.05);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Ⅳ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以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作为自变量(X),以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作为因变量(Y)去拟合模型,得到三次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和0.937。由此得出,燕麦草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饲喂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具有组合效应,当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为30%、燕麦草添加比例为30%时,斯布牦牛的料重比、增重及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蛋白质和纤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当前早春保护地马铃薯切块催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关键技术难点,结合笔者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从种薯选择、晾晒种薯、种薯切块、微生物菌肥拌种、催芽方法及催芽管理6个方面,重点阐释和逐步分解马铃薯切块催芽中包括切块方法、催芽种类及温湿度管理等在内的诸多技术要领,以期为早春保护地马铃薯种植农户早产丰产、科学研究及田间育种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1)的变异是导致鼠类对抗凝血杀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5种主要害鼠——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青海田鼠(Lasiopodomys fuscus)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vkorc1基因序列信息。同时,采集5个种群共54只高原鼢鼠,对vkorc1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从转录组组装结果中成功获得5种动物的vkorc1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其中青海田鼠、长尾仓鼠、高原鼢鼠vkorc1基因编码区长度为486bp,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鼠兔为492bp;在DNA序列水平上,5种高原动物存在143个变异位点,与大鼠的序列相似性为80.1%~90.7%,而与小鼠的序列相似性为79.7%~89.8%。在氨基酸序列水平上,5种高原动物存在37个变异位点,大鼠的序列相似性为84.0%~92.0%,而与小鼠的序列相似性为85.9%~92.0%;未发现与已知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对5个种群54只高原鼢鼠vkorc1基因全序列的测序分析显示,比对后的全长为1 808bp,共检测到8个变异位点,其中两个为插入缺失位点,全部变异都发生在内含子区。本研究首次以基因序列为分析对象,可以为青藏高原地区的鼠害防治提供关键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6.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每个质检中心在具体的发展与工作实践中所面对的产业基础或区域情况各不相同.质检中心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特别是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生产高度分散的弱势产业.本身就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考验.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但这些产业往往也因为还缺少质量管理意识.对检验的意义和作用缺少认识,其相关质检中心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以饲料型脱毒山药为载体,采用不同微生物肥料配方,研究微生物肥料对饲料型脱毒山药病害、产量、冠层CO2浓度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获得更加优质的畜禽饲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0~15 kg,随着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褐斑病、红斑病对饲料型脱毒山药的危害程度显著降低(P <0.05),块茎中淀粉和VC含量逐渐增加,至T5处理时值最大。冠层CO2浓度随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块茎的长度、周长、块茎重量小区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且T5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32.77%、60.42%、71.43%、34.2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 <0.01)。脱饲料型脱毒山药产量与自身周长显著正相关(P <0.05),与长度、单重、CO2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 <0.01)。微生物菌肥的施用量与褐斑病、红斑病的发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田间块茎的冠层CO2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0.01)。  相似文献   
108.
罗田甜柿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是我国唯一原产的自然脱涩甜柿品种,其分布范围与产业发展现状对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罗田县甜柿种植空间分布、产量、径级结构、果实性状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罗田县甜柿主要分布于其西北部海拔200~600 m之间的山地,甜柿逐年产量呈现不稳定的波动趋势,中老龄柿树个体占比较高,种群发展潜力较弱。甜柿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经济效益低,加工滞后,产业发展现状不乐观。本研究通过对罗田甜柿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其产业发展应抓住当前机遇,统筹产业发展规划,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积极推动当地罗田甜柿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法,对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Cr、Cu、Pb、Fe、Zn、Mn、Ni、Cd、As和H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Cr、Pb和Hg为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2.2%、11.1%和5.6%,水体中不同季节Pb和Cr含量变化基本特征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河网不同江段变化特征不同,这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受水动力条件影响有关;鱼体中残留的重金属元素有Cr、Pb和As,超标率分别为36.7%、27.1%和6.3%,超标鱼类主要分布于肇庆-富湾及大塘-三水江段。不同鱼类重金属元素残留特征为底层鱼大于中上层鱼,肉食性鱼大于植食性鱼和杂食性鱼。Pb和Cr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影响生产业绩的11个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各个基地的生产优势,这种方法对各个种业考评各生产基地的生产业绩提供了依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