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红白长尾鲫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鱼、锦鲤和虹鱼将等观赏鱼类已有较久的研究历史,对其性状遗传的规律和育种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基础,并培育开发出数量较多的观赏品种。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在这些种类中再开发出新的品种有较大的难度,而彩鲫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较弱,目前尚无很多品种,更无色彩特异的珍稀名贵品种。同时,由于彩鲫与金鱼同属一种,都来自红鲫,因此,彩鲫是一个有很大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的遗传育种材料,借鉴和应用金鱼在体色、体型、鳍形、鳞被、眼等的遗传变异规律,可望培育出更多的彩鲫观赏鱼新品种。本文是红白长尾鲫选育技术的初步总结,亲本是两种彩鲫杂交的后…  相似文献   
22.
为进一步了解贝尔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Buir’)的遗传学特性,采用红细胞测量法对贝尔鲫的倍性进行测定,贝尔鲫有三倍体和二倍体2种倍性,其红细胞长径分别为(15.23±0.46)μm和(12.21±1.46)μm,红细胞长径之比为1.25。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胸腔体内注射,以头肾组织为材料,低渗-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三倍体的贝尔鲫通过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贝尔鲫染色体组由156条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3n=156,42 m+48 sm+27 st+39 t,NF=246,发现有小染色体。  相似文献   
23.
观察和分析了红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red crucian carp))♀×乌龙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WuLong crucian carp))F2(4n)♂回交F1的倍性和黑体色个体的比例。结果显示:回交F1红细胞的长径为红鲫的1.28倍,红细胞核的长径为红鲫的1.41倍。回交F1为三倍体,回交F1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n=51m+45sm+36st+18t,NF为246。回交F1体色全部为黑色。  相似文献   
24.
本文用26个扩增效果好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养殖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指导其群体选育。本研究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8~400 bp,平均等位基因数(A)5.884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862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0.5063,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6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5292,表明该繁育群体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用χ2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多个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严重,显示出人工选择的痕迹。用PHYLIP3.6软件绘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依据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以避免近亲交配为原则,建立最佳亲本配组体系,繁育获得2个选育群体,以常规群体繁育子代群体作为对照组,对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数量性状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414~0.5449之间,其生长速度较对照群体快14.81%~63.71%。连续2年的生长实验证实,微卫星标记指导群体选育技术在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避免近交衰退,快速建立优良种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
金万昆 《淡水渔业》2005,35(1):10-12
墨龙鲤是由几个锦鲤品种混合交配繁殖,将其后代中出现的4尾黑色个体留下建立自交系,再从自交系繁殖的黑色个体后代中采用混合选择技术逐代选育至F-6,而育成的一个鲤鱼新品种.墨龙鲤体披全鳞,全身(包括各鳍)均为黑色,腹部灰白色,体纺锤型,稍粗短,可食用也可观赏,已试验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欢迎.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其养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锦鲤的体色、鳞被和体型等表现极为多样,尤以体色和斑纹变异大.在分类学上锦鲤与鲤鱼属同一种,但其色彩花纹已有十三个品系百余个品种,如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别光锦鲤、乌鲤、浅黄及秋翠、衣锦鲤变种、黄金鲤、光写锦鲤、金银鳞锦鲤、丹顶锦鲤等.日本对锦鲤体色、斑纹、体型、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至今还未选育出一个体色遗传相对稳定的品种.我国对锦鲤的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黑色鲤鱼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选育的墨龙鲤是经连续6代定向选育的一个食用、观赏两用的新品种,其黑体色遗传稳定性达87%以上.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津鲢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使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选育品种津鲢进行AAT、EST、α-GPD、GPI、IDH、LDH、MDH、ME、PGM和PROT共10种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并以购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鲢人工繁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以肌肉和肝脏作为检测用组织,共检测出18个基因座位;在津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和PGM*,荆州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津鲢与荆州鲢的多态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0.99)比例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11.11%、5.56%和0.015 0、0.001 1,群体间Nei遗传距离为0.000 59;2群体GPI*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间的χ2检验结果表明这2个群体间呈极显著差异。[结论]为津鲢的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对德国镜鲤、彭泽鲫、褐牙鲆和大菱鲆4种养殖鱼类的白细胞吞噬率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4种养殖鱼类的白细胞均具有吞噬能力且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吞噬率的大小顺序为:彭泽鲫>大菱鲆>褐牙鲆>德国镜鲤;同时,4种养殖鱼类的红细胞表面都存在C3b补体受体,均可形成花环且花环率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为:彭泽鲫>德国镜鲤>大菱鲆>褐牙鲆.说明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8.
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设置8个取样量梯度,5个标记量梯度,统计分析了各遗传参数的变化.结果:群体等位基因数(A)随样本量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由0.6667~0.9615(10相似文献   
29.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Aristichthys nobilis)(♂) 的杂交子一代(杂交F1)父母本F1一、二龄鱼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了杂交F1的形态、染色体组型、倍性和红细胞大小。养殖环境分别为网箱和池塘。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双亲的配合力很高连续两年试验受精率平均为59.65%, 孵化率为84.93%, 畸形率为4.09%, 两年间分别获得鱼苗1.3万和7万尾。通过生长对照试验F1一龄鱼网箱试验生长速率比母本慢25.32%池塘试验比母本快41.80%, 二龄鱼池塘试验生长速率比父母本都慢。测定了26项形态学性状23项偏向母本, 3项偏向父本。染色体计数和红细胞长径测定F1有二倍体和三倍体两种类型分别是2n=48, 16m+28sm+4t, NF=923n=72, 36m+30sm+6t, NF=138。测定了88尾杂F1红细胞长径其中二倍体7180.68%; 三倍体1719.32%。本研究旨在探讨鱼类远缘杂交的可能性和培育成养殖新品种的应用前景为鱼类远缘杂交理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为获得散鳞镜鲤雌核发育二倍体F1,利用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技术进行了散鳞镜鲤♀×美国大口胭脂鱼♂科间"杂交"试验,观察并鉴定了该雌核发育二倍体F1胚胎发育的特点,胚胎发育所需的时间,体色、鳞被、鳃耙数、背鳍条数、臀鳍条数及口须等形态学特征,染色体数及核型,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试验结果,成功获得了散鳞镜鲤的雌核发育二倍体F1。观察结果表明,此F1确系雌核发育二倍体,它与父本完全不同,而与母本散鳞镜鲤一致。该组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出现率为0.8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