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8篇
  22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以新疆喀什地区多浪羊的后腿红肉为试材,用14丝聚酯透明真空袋、16丝聚酯透明真空袋和20丝纯铝箔平口真空袋包装羊肉,0℃下冷藏,每2 d检测其品质指标,研究包装材料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包装处理羊肉其红度a*值逐渐减小、色泽变暗、持水性变差、感官品质下降;羊肉的失重率、蒸煮损失率、pH、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及菌落总数逐渐升高,羊肉品质变差;贮藏至10 d时,3种包装袋包装的羊肉pH均小于6.0,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低于150 mg/kg,菌落总数都在6 lg(CFU/g)以下,圴符合二级鲜肉标准;3种包装中,20丝纯铝箔平口真空包装袋包装的羊肉感观品质最好,其红度a*值最高,失重率最小,贮藏前期(8 d前)蒸煮损失率及pH均较低,有利于羊肉品质的保持,但其在抑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菌落总数方面与14丝、16丝聚酯透明真空袋相比没有明显优势;16丝聚酯透明真空袋比14丝聚酯透明真空袋包装更有利于保持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32.
指出了MBBR工艺和LSP工艺属于当前应用较多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当将传统的好氧曝气池改造为MBBR工艺时,改造结果表明:COD降低30.8%,BOD 5降低42.8%,氨氮降低25.0%,总氮降低17.2%,SS降低57.9%,总磷降低26.7%;而LSP工艺通过形成复杂的微生物食物链,消耗剩余污泥量,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应用到改造工程中,产泥量降低67.5%,同时能够强化处理系统的生化功能,COD和BOD 5都有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11.7%和12.1%。  相似文献   
33.
不同马尾松种源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  方法  在浙江淳安姥山林场采集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样品,20个种源分别来自于全国11个省区的20个产地。以各样品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树干生物量的测定结果来分析不同马尾松种源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差异。  结果  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的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分别变动于467.6~489.6、0.305~0.845、126.8~210.2、0.049~0.128 g·kg?1;马尾松标准株树干生物量和植硅体碳储量的变动范围分别为76.48~295.39 kg·株?1和4.83~31.58 g·株?1;种源聚类分析可以将20个马尾松种源划分为4类,以湖北通山84、广西恭城111、江西吉安63和广西岑溪115植硅体碳封存能力较强的种源为1类;以河南桐柏21、湖南安化72、广东信宜105为代表的7个马尾松种源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次之;以浙江淳安56、贵州都匀123、福建永定95为代表的8个马尾松种源为第3类;浙江庆元54为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差的一类。  结论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干的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广西岑溪115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强,因此在马尾松生态系统中,可通过推广广西岑溪115来提高植硅体碳封存量。图3表2参35  相似文献   
34.
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牛的副结核病常导致感染牛的慢性增生性肠炎,以及体重、产奶量等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人们常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定期对牛群进行监测、淘汰活动带菌期的牛、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采用生物安全防控等措施比较有效地避免了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牛群中的传播。文章主要从副结核分枝杆菌背景,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5.
以中筋小麦济麦22为试材,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和总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基追比例处理:0∶10(N1)、3∶7(N2)、5∶5(N3)、7∶3(N4)、10∶0(N5),研究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N3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基追比例处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土壤矿质氮损失量、氮肥表观残留率和氮肥表观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N1、N2、N4、N5处理相比,N3处理的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高33.22%,12.60%,11.54%,98.14%,籽粒氮素利用率高148.65%,56.48%,59.63%,229.29%,氮肥农学效率高96.52%,34.86%,37.64%,204.98%,氮素表观盈亏量分别低35.04%,13.82%,30.36%,29.30%。根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下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矿质氮残留总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氮肥基追比例为5∶5的N3处理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36.
在当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球化趋势下,农业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的期望,更是其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行为表现评价、影响因素、以及行为表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看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缺少专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缺少从企业家角度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缺少对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评价,缺少对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前因后果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子叶期幼苗和早期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NaCl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经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的海滨木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对子叶期幼苗,各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sA(抗氧化剂抗坏血酸),GSH(谷胱甘肽)含量随盐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与盐浓度呈正相关。而早期幼苗中SOD,APX和GR活性以及AsA,GSH含量均随NaCl浓度升高而升高,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不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滨木槿幼苗的生长发育,海滨木槿通过提高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来清除因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增强对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  相似文献   
38.
不同吹填年限围海吹填土的障碍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不同吹填年限围海吹填土的障碍特征,通过田间调查对不同吹填年限围海吹填土的植被与土壤质量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吹填土植被生长量与吹填时间正关联,吹填初期,地表裸露,鲜有碱蓬,3~5 年后,地肤、滨藜入侵,碱蓬生长量显著增加,6 年以后,碱蓬成片生长,有芦苇着生;吹填土容重轻,田间持水量大,有机质含量低,氮素匮乏,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吹填初期,土壤含盐量高,均大于30 g/kg,碱性强,8.4<pH<8.8,ESP>30%,为NaCl 型盐渍土;吹填前5 年,盐分离子仅在表层和亚表层间进行迁移、再分配;6 年后,1 m土体才开始脱盐。土质粘紧,含盐量高、碱性强,有机质和氮素贫乏是不同吹填年限围海吹填土的障碍特征。  相似文献   
39.
张勇    杜华栋    张振国  冯川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6-11,17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质量演变特征,用时空互代法对燕沟和县南沟典型小流域自然植被恢复下5个演替阶段(退耕1~6 a、7~17 a、18~35 a、36~60 a、> 60 a)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区植被退耕后自然演替的推进,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与有效钾含量持续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在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在植被演替至多年生草本阶段(18~35 a)时含量最低;土壤细菌约占土壤微生物量的65%左右,且其数量在植被演替至多年生草本阶段时最多,土壤真菌和放线菌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也随着植被自然演替的推进呈不断增加趋势,但脲酶和蔗糖酶在植被演替至灌木阶段(36 a)后增速放缓。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提高程度比较一致,其与土壤养分关系密切,因此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酶活性是反映植被恢复中土壤生物学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0.
奶牛各部位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皮肤类 脐带炎由脐带断端感染而发炎。牛体表出血是颈腹及四肢皮肤出现突起并破溃出血,逐渐消瘦,使役能力减退,即败血病。泰勒虫病的病原主要是环形泰勒虫,分布较广,主要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痒螨病由痒螨科、痒螨属的牛痒螨寄生于牛体表引起。牛焦虫病是以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