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0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西北地区种植甘草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植被特征指标与土壤表层盐含量、碱性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被和其下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其下部土壤表层(0—5cm)的含水率、pH值、电导率、盐含量等指标,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其下部土壤的含水率均随甘草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而土壤的pH值、电导率、盐含量正好相反,均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耕地表层土壤的pH值、盐含量与甘草植被特征指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植被盖度植株高度地上生物量;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值和盐含量与甘草植被的这3个性状指标间均表现为负线性函数关系,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每提高1个单位,可使土壤表层的pH值分别下降0.012,0.011和0.002,盐含量分别降低0.108,0.107,0.015g/kg。[结论]西北干旱地区耕地中种植甘草对其下部土壤表层的盐含量和碱性(pH值)影响显著,其中植被的盖度对表层土壤的盐碱影响最大;从耕地表层抑盐角度考虑,应优先选择种植枝叶稠密、植株高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32.
2006-2013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摸清中国黄海秋季头足类的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06–2013年秋季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所取得的292个站位底拖网资料,以渔获率作为头足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黄海秋季头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年度变化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秋季分布的头足类有14种,隶属于3目6科8属,不同年度头足类的种类变化为(8±2)种/年,以温带种占优势,也有一定数量的暖水种,未出现冷水种,明显反映出暖温带海区的动物区系特征。黄海秋季头足类的优势种为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剑尖枪乌贼(L.edulis)、针乌贼(Sepia andreana)和双喙耳乌贼(Sepioda birostrata),年际间优势种稍有不同。更重要的是,此阶段调查捕获了3个黄海新记录种:罗氏乌贼(Sepia robsoni)、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和真蛸(Octopus vulgaris)。根据这3个暖水种在黄海其出现的位置、频率和数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头足类暖水种分布的纬度发生变化,导致其栖息范围扩大。调查还发现,柔鱼类和枪乌贼类为秋季黄海头足类优势类群,不同类群头足类的渔获量在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且过去的十多年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组成结构已有所变化。黄海不同区域间头足类资源量从北往南呈现递增趋势,黄海北部、中部、南部头足类的平均渔获率分别为0.55 kg/h、0.67 kg/h、0.98 kg/h。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海头足类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菜用型甘薯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筛选了7个菜用型甘薯品种(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Na2CO3量、反应温度、FC添加量与反应时间对多酚反应效率的影响,进而选出最适反应条件,并分析多酚含量的不同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多酚反应体系最佳组合:6 mL 10%Na2CO3、2 mL Folin-Ciocalten、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0 min;确定这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Na2CO3>FC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型甘薯叶的多酚含量在基因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含量较高的福薯7-6与福薯10,分别达4.47和3.96 mg/g FW,与其它品种(系)差异极显著,而与福薯10遗传背景相似的福薯11,多酚含量最低,为1.67 mg/g FW。  相似文献   
34.
李昂 《饲料广角》2011,(8):41-42
目前,养猪业在降低对气候的影响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后将会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对诸如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为此人们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用来评估技术、科学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农业在全球变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姜晓群  林哲艳  时钰  赵晋灵  李昂 《草业学报》2020,29(11):151-164
当初步遏制草地退化后,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对草地管理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更好地通过草畜平衡和生态补贴实现生态保育和牧民利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长达90年的美国公共放牧地政策可以为我国调整和优化草地管理政策提供借鉴。美国经验表明,实现草地生态保育需要在社会共识、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牢固地树立和实现草地的多重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进一步地,公有的草地产权制度是保障草地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法律前提,非牧产业发展是实现草地多重功能的经济基础,精细的行政管理是实现草地生产生态平衡的技术保障,多种利益主体参与是实现草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活力来源。美国草地管理制度发展的曲折反复,也说明了生态管理政策的失效和调整,禁牧和监管强度的张弛反复,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诉求和博弈消长,都是草地治理中的正常情况。我国草地治理也可能经历复杂曲折的过程。在下一阶段,草地产权的优化、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牧民利益和生态保育目标的协调,是实现我国草地可持续治理的核心要务。  相似文献   
36.
为实现我国非重要的检疫性杂草——苍耳属Xanthium杂草快速高效的分子鉴定,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白苍耳X.albinum、意大利苍耳X.italicum、直刺苍耳X.ripicola、刺苍耳X.spinosum、柱果苍耳X.cylindricum、宾州苍耳X.pennsylvanicum、蝟实苍耳X.echinatum、苍耳X.sibiricum和北美苍耳X.strumarium共9种苍耳属杂草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数分别为103 362、93 506、87 452、83 822、70 994、66 397、57 598、57 164和57 134个。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9种苍耳属杂草转录组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物种间的特异性序列预测和筛选。经过PCR试验验证,筛选获得了可以有效鉴定上述9种杂草的6对SSR引物和13对特异性引物,提高了苍耳属杂草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7.
经试验观察:番鸭胚胎发育到孵化第3.5—4天开始形成卵黄囊膜血液循环;第8天龄开始形成尿囊膜;第10天,尿囊膜迅速生长接触到蛋壳并绕过胚体的背部,而且此时卵黄囊膜已包围1/2蛋黄;孵化至第15天,尿囊膜在蛋的小端“合拢”后,从蛋壳中吸收大量的钙和磷用以形成骨骼,所以此时观察胚胎可见四肢和喙生长明显加快。测定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蛋黄、蛋白重量的变化得知:番鸭胚胎发育到第23天,胚蛋中蛋白含量仅0.62%,可见,此时蛋白吸收基本结束,而蛋黄重的比率还达27%,因此,此后胚胎主要靠蛋黄作为营养物质的来源。孵化至第22—32天之间,蛋黄比率急剧减少至7.8%,而胚胎绝对增重速度最快是孵化第22—34天,此期间胚胎重比率绝对增长40.2%。  相似文献   
38.
居住区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初探——以杭州丹桂公寓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对杭州丹桂公寓园林绿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绿量指标对其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丹桂公寓园林绿地日平均吸收二氧化碳4 163 796.54 kg,释放氧气3 029083.11kg;蒸腾水量190 915.37 kg,蒸腾吸热468 419.00GJ;年滞尘量约为2 367.1kg.  相似文献   
39.
番鸭公母分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系番鸭产蛋期公母分饲的全程产蛋率(46.79%)、受精率(90.40%)和存活率(94.87%)都显著高于混饲组的(分别为42.47%、84.69%和88.16%);经两因子方差分析:种番鸭开产体重和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繁殖率交互作用显著,全程以A2组(中等体重公鸭4.5~4.7kg、母鸭2.4~2.6kg)和B3组(公母鸭日粮粗蛋白水平13.9%和17.6%)的繁殖率最高,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和存活率分别达49.51%、91.33%和96.48%.可见A2B3组的体重和日粮营养水平是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在福建农业大学种番鸭场进行.用了3种处理方法;(1)以外源激素分别用浸泡、涂种和喷雾的方法处理番鸭受精蛋;(2)用精氨酸溶液(5.0、2.5mgL-1),睾丸组织匀浆及芳香化酶抑制剂(5.0、2.5mgL-1)作为性控液分别灌注母鸭产道和稀释公鸭精液;(3)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0、2.5mgL-1)涂抹种蛋.结果表明:性激素处理法可使胚胎性别分化发生倾向性改变,其中已烯雌酚处理组明显提高雌性比例(P<0.05),3种处理方法的雌性百分比分别为:(75.8±3.5)%、(79.3±3.5)%和(75.5±1.8)%;其他几种激素处理效果不明显(P>0.05).用性控液灌注母鸭产道和稀释精液,其中精氨酸组雄性百分比略有提高,分别为(58.2±1.5)%和(59.2±1.1)%;而睾丸组织匀浆组却使雌雏增多,雌性百分比分别为(56.7±2.1)%和(56.3±3.8)%,但二者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组极显著提高雄性比例(P<0.01),各处理组雄性百分比分别为(75.4±7.4)%和(84.4±1.5)%,比对照组(49.7±3.5)%分别提高25.7%和34.7%,也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