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利用GenBank中获得的近缘物种微卫星序列设计的20对引物, 对河鲈养殖群体20个个体基因组DNA 进行扩增, 发现8对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谱带, 获得32个等位基因, 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大于或等于4个, 多态信息含量0. 3680~ 0. 7395, 5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 PIC>0.5)。期望杂合度范围在0. 4154~ 0. 7936,观测杂合度普遍高于期望杂合度。个体识别率范围0.180~ 0. 620, 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 9899, 单一微卫星位点的个体识别率普遍低于0. 8, 未出现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非父排除率范围在0. 2537~ 0. 6185, 累积非父排除率0. 9937, 4个位点的非父排除率高于0. 5, 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2.
性类固醇激素与生物生殖、配子排放以及性腺发育密切相关,Srd5a1在性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酶基因Srd5a1对雌性三角帆蚌卵巢发育的影响,本实验应用RACE克隆得到了三角帆蚌Srd5a1全长cD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原位杂交技术以及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E2)和17α-甲基睾酮(MT)激素处理来探究Srd5a1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Srd5a1 cDNA全长2224 bp,包括446 bp 5′-UTR,953 bp 3′-UTR,825 bp ORF,编码274个氨基酸。Srd5a1在性腺中的表达呈二态性,在卵巢中表达量更高;Srd5a1在卵巢排放期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p <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Srd5a1在卵巢卵母细胞、卵泡以及精巢精母细胞中有表达。不同浓度E2和MT处理24天后,Srd5a1的表达发生了变化。综上,Srd5a1可能在雌性三角帆蚌卵巢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和配子排放中发挥一定作用,对探索三角帆蚌性腺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实现三角帆蚌单性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引入相对胚龄τ0作为计时单位,通过系列试验确定热休克法抑制第一次卵裂的起始时间,以实现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雌核发育诱导过程中的卵子染色体加倍操作进行优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热休克处理温度为38~39℃,热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2min的前提下,20℃、22℃和25℃三种不同预处理水温组的孵化率与正常仔鱼数量曲线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峰,且均在3.4 τ0时达到最佳优化点,对应胚胎发育阶段为第一次卵裂中期。结果提示了以T0单位度量热休克处理时机的准确性以及该优化方法在鲤科鱼类雌核诱导操作中的通用性,从而为相关鱼类的雌核发育操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4.
河鲈微卫星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enBank中获得的近缘物种微卫星序列设计的20对引物,对河鲈养殖群体2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发现8对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谱带,获得32个等位基因,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大于或等于4个,多态信息含量0.3680~0.7395,5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PIC>0.5).期望杂合度范围在0.4154~0.7936,观测杂合度普遍高于期望杂合度.个体识别率范围在0.180~0.620,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899,单一微卫星位点的个体识别率普遍低于0.8,未出现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非父排除率范围在0.2537~0.6185,累积非父排除率0.9937,4个位点的非父排除率高于0.5,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5.
以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研究材料,根据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AMP基因的cDNA全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为970 bp,5′端非翻译区123 bp,3′端非翻译区52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00 bp,共编码99个氨基酸,包含一段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7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子量为10 924.7 u。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存在明显的跨膜结构和疏水区。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theromacin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56%,而与贻贝等中发现的抗菌肽defensins、mytilins、myticins和mytimycins相似度较低,推测属于抗菌肽theromacin基因家族。Jpred3软件对三角帆蚌AMP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在第2~22、57~62氨基酸残基处存在α螺旋,因此,三角帆蚌的AMP蛋白是包含跨膜螺旋的膜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功能及三角帆蚌病害防御奠定了分子基础。研究亮点:theromacin不属于常见的抗菌肽基...  相似文献   
36.
对背角无齿蚌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和背角生长期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42.57 μm,在水温为29.0~33.0 ℃的条件下,经过40 d 的生长和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12.07 mm,其形态特征与成体相似.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壳顶位置的变化.在稚蚌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贝壳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贝壳增厚期的壳长日增长率最高;壳高/壳长比例从稚蚌刚脱落时逐渐减小,到晚期又逐步增加;壳顶前端壳长/壳长的比值在贝壳增厚期逐渐增加,随后又减小,并逐渐与成体的比例接近.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壳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 = 370.11-32.66t+14.27t2-0.15t3(r= 0.976).  相似文献   
37.
雌性三角帆蚌的外鳃不仅是呼吸器官,而且在繁育时期行使胚胎发育的育儿囊功能,繁育期鳃腔充满早期胚胎,呼吸效率降低。通过石蜡切片观察雌性三角帆蚌外鳃组织形态周年变化,并探究低氧环境对雌性三角帆蚌外鳃组织形态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三角帆蚌外鳃鳃瓣1月份最薄,至5月份增至最厚,较1月份显著增厚173.86%,随后鳃瓣逐渐变薄,其鳃小腔宽度随鳃瓣厚度增厚也显著增大,至6月增至最宽较1月份显著增宽171.22%,随后鳃小腔逐渐变窄;且3~6月在雌性三角帆蚌外鳃发育为育儿囊,其中发现大量早期胚胎。在低氧环境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1~5天逐渐升高,第5天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显著提升131.1%,5~9天缓慢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1~7天逐渐下降,在第7天达到最小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0.53%,7~9天缓慢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1~7天逐渐上升,7~9天无明显变化,第7天活性最高,较对照组显著提升91.34%,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在1~9天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出现在第9天,较最对照组显著降低68.9%;低氧胁迫5天后,外鳃侧纤毛较对照组增宽了79.58%,外鳃小水管较对照组增宽了248.73%。本研究分别为怀卵期雌性三角帆蚌外鳃组织结构变化和低溶氧对雌性三角帆蚌外鳃组织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为提升三角帆蚌繁育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缢蛏六群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缢蛏线粒体DNA的16SrRNA基因片段,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长度为440bp的核苷酸序列。利用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了江浙沪地区三个野生群体(江苏射阳、上海崇明、浙江象山)和三个养殖群体(江苏射阳、上海奉贤、浙江象山)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了19个单倍型和4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个野生群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崇明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射阳群体,象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表明崇明群体未受到养殖群体基因的污染。在养殖群体之间则没有达到遗传分化,且单倍型混杂,聚类结果显示与象山野生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这表明长期的养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群体产生了影响,降低了种质资源的丰富度。  相似文献   
39.
缢蛏六群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缢蛏线粒体DNA的16SrRNA基因片段,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长度为440bp的核苷酸序列。利用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了江浙沪地区三个野生群体(江苏射阳、上海崇明、浙江象山)和三个养殖群体(江苏射阳、上海奉贤、浙江象山)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了19个单倍型和4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个野生群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崇明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射阳群体,象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表明崇明群体未受到养殖群体基因的污染。在养殖群体之间则没有达到遗传分化,且单倍型混杂,聚类结果显示与象山野生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这表明长期的养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群体产生了影响,降低了种质资源的丰富度。  相似文献   
40.
太平洋牡蛎微卫星引物对三角帆蚌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桂玲 《水产学报》2006,30(1):15-20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特有种,它形成的珍珠具有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等方面的优点,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本研究选取已发表的32对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在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探讨太平洋牡蛎的引物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筛选13对引物可在三角帆蚌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4l%);其中10对引物(占总数的3l%)在洞庭湖三角帆蚌小群体中即检测到了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共出现40条多态性条带。10个位点杂合度大小在0.125到0.693之间,其中7个微卫星位点(Cgi-10,Cgi-22,Cgi-24,Cgi-26。Cgi-29,Cgi-30,Cgi-32)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杂合度大于0.500,而其余3个微卫星位点(Cgi-1,Cgi-18 and Cgi-25)杂合度小于0.500,为低度多态性位点。初步的结果表明,部分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可以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的分析,这为其它贝类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