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鯻科鱼类是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常见经济鱼类,由于不同物种间外部形态较为相似,且种内有一定变化,物种鉴定存在一定困难。为明确中国鯻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对中国鯻科鱼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计测,并测定了3属共62 ind鱼类COI基因5’端652 bp COI序列,结合Gen Bank中三线鯻3个地点9条序列,发现我国除已报道的3属4种鯻科外,新发现目前仅见于广东的三线鯻,是中国鯻科鱼类的新纪录。在基于Kimura-2-paramter的邻接树上,5种鯻科鱼类均独立成支。种间遗传距离18.34%(15.9%~20.1%)约为种内遗传距离0.72%(0.1%~2.7%)的24.93倍,形成较为明显的条码间隙。三线鯻可按地理来源分为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中海2个谱系,具有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谱系间遗传距离为5%(0.2%~5.6%)为谱系内遗传距离0.85%[谱系A为0.6%(0~1.7%),谱系B为1.1%(0.2%~5.6%)]的5.88倍,谱系间与谱系内遗传距离倍数略低于大多数物种(种间是种内遗传距离10倍),但远高于其种内遗传距离一般小于2%的范围。同时,鯻科内种间在形态上存在诸如侧面体型细长扁平或肥厚、臀鳍是否带隐约散点斑纹、背鳍硬棘的Ⅲ–VI或Ⅶ-Ⅷ间是否有黑色斑点、头部至背鳍前端略带蓝灰或黄绿光泽、身体背部浅灰或浅棕色等区别。分子和形态差异表明,印度-西太平洋分布的三线鯻可能是2个亚种乃至2个种。由于本文分析的三线鯻的数量和地理范围有限,其准确的分类地位仍需要更多的形态计测和核基因数据等研究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32.
33.
测定了采自中国胶州湾赤潮异弯藻X2藻株18S rDNA ITS区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37条同源序列,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发现534bp序列中有可变位点16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可变位点和简约信息位点分别占全序列的3.0%和0.19%,序列间相似性为97%,A+T含量(47.8%)略小于C+G含量(52.2%)。在分子系统树上,全部序列聚类在一起,遗传距离在0.0000~0.0242之间,说明全部赤潮异弯藻遗传多样性极低。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较大制约,而人为因素如船只压舱水等则是其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中国沿海缘边银鲈(Gerres limbatus)的遗传背景,分析了9个地理群体140条样本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5′端652 bp序列。结果发现14个变异位点,13个单倍型,其中有9个独有单倍型和4个共享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都较低(Hd=0.276±0.050,π=0.0005±0.0001)。琼州海峡以东海域的遗传多样性(Hd=0.338~0.456,π=0.0006~0.0011)高于琼州海峡以西北部湾海区(Hd=0~0.295,π=0~0.0005)。单倍型网络图未出现明显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显示,硇洲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出现不显著的中低度遗传分化(Fst=0.0773~0.1696,P>0.05),其他群体间分化不明显(Fst=-0.0415~0.0612,P>0.05),总体上群体间分化程度都不高。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绝大部分(95%以上)来源于群体内。中性检验结果显示,群体总体的Tajima’s D(-2.2549)和Fu’s Fs(-16.4725)结果均为显著性负值(P<0.01),核苷酸错配图呈现较为明显单峰,单倍型网络图呈典型星状结构,表明缘边银鲈历史上存在过种群扩张,扩张时期约为距今0.1304~0.0435百万年。由于总体单倍型多样性小于0.5,核苷酸多样性小于0.005,推测中国缘边银鲈种群曾经历过较为严重的瓶颈效应。宁德、硇洲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相对较高,应优先保护。北部湾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极低,需要采取措施避免遗传多样性下降。  相似文献   
35.
中国近海真鲷遗传变异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辽宁东港、广东大亚湾和广西东兴3个海域各15尾真鲷的线粒体控制区5′端660bp的核苷酸序列,发现91个可变位点,64个简约信息位点。在45尾样品中共检测到43个单倍型,3个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9~1)和(0.02522~0.02579),表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在真鲷个体NJ树上出现3个谱系,各谱系中不同地理来源的个体比例相当,不呈现明显的地理聚群,推测各谱系大约形成于晚更新世的末期。Tajima’sD呈负值但不显著(P0.08),表明真鲷历史上没有发生快速扩张,种群大小稳定。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都为负值(-0.0001~-0.0188)但不显著(P0.1);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集中在群体内的个体间(100.49%),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很小(-0.49%);表明我国近海真鲷群体有可能是同一种群。  相似文献   
36.
杨凡  彭博  赵爽  章群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173-175,181
测定了湖南岳阳、江西都昌、上海崇明3个群体42尾鳊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940bp,发现26个变异位点和15个简约信息位点,共检出28个单倍型。转换/颠换比为45.8。在邻接树上,来自不同地点的鳊混杂分布于各分支,没有出现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聚群。3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05,Fst值为0~0.05,表明3个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隶属同一种群。岳阳、都昌和崇明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01、0.00414、0.00409,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1.00000、0.93407、0.97802,其中岳阳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与单倍型多样性在3个群体中最丰富,建议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中国海鲢的分类地位。[方法]从浙江、海南和广东3个地区的4尾海鲢中提取DNA,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Elops hawaiensis、E.saurus和E.affinis的相关序列,采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各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并以大海鲢为外类群,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海鲢Cytb 5′端646 bp同源序列中A+T的含量(51.9%)高于G+C含量(48.1%);变异位点有29个,其中单碱基变异位点24个,简约信息位点数为5;转换/颠换比>4.0。在分子系统树上,中国海鲢与E.hawaiensis以98%的自展置信值聚为一支,然后与E.saurus成姐妹群。中国海鲢与E.saurus和E.affinis遗传距离分别为0.013~0.015和0.034~0.035,处于3个已知种的种间水平,而与E.hawaiensis间遗传距离为0.000~0.004,比自身之间的遗传距离还要小。[结论]推测中国东南沿海的海鲢或为E.hawaiensis。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中国近海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测定了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中国沿海5个省6个地理群体112尾样本线粒体控制区838bp全序列,共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22个单倍型,总体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h=0.849±0.019)与低核苷酸多样性(π=0.001 85±0.000 12)特点。在邻接树和单倍型网络图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小而不显著(-0.034 61~0.038 28,P0.05);AMOVA分析显示不同地理群体、不同海域间与台湾海峡南北两侧都不存在明显遗传分化(-0.32~1.19),遗传变异主要存在群体内个体之间(99.08%~100.40%),表明中国近海绿鳍鱼为母系随机交配群体,推测原因可能是绿鳍鱼为洄游性鱼类,且所产漂浮性卵受海流携带能进行远距离传播。中性检验呈极显著负值(Fs=-16.099 6,P=0),核酸不配对分布图为单峰分布,推测绿鳍鱼整体及除吕四群体外的其它群体在3.00万年~10.00万年前发生种群扩张,可能是受到晚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提出合理的蓝圆鲹种质资源保护依据,测定并分析了中国沿海10个地理群体193个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Ⅰ)基因序列。在652 bp的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62个变异位点,29个单倍型,总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626 00±0.030 00)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02 25±0.001 16)的特点。核苷酸多样性显示:以福建海域为界北方高于南方(北方π=0.004 06~0.005 68,南方π=0.000 17~0.003 05),南海以阳江为界东部高于西部(东部π=0.001 43~0.005 68,西部π=0.000 17~0.002 86),单倍型网络图未出现明显系谱结构和地理结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显示,北海群体与其他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分化(F_(st)=0.145~0.798,P<0.001),新盈与陵水、惠来、阳江、福州和舟山样本之间也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F_(st)=0.006~0.229,P<0.05),其余群体间分化不显著。AMOVA分析表明,组群内群体间的变异比例占到16.66%~19.49%,原因可能是蓝圆鲹只作短距离洄游的生活习性以及受中国沿岸流、黑潮、暖流和北部湾特殊的大陆架的影响、北海和新盈与其他群体基因交流有限所致。蓝圆鲹整体的Fu’s F_S为显著性负值(F_S=-1.171 8,P<0.01);核苷酸错配峰图为明显单峰;单倍型网络图呈典型星状结构,表明蓝圆鲹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根据Bayesian skyline plot(BSP)分析扩张大约发生在0.222百万年前。北海和新盈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高的分化,可作为独立的管理保护单位,其中核苷酸多样性最低的新盈群体需避免遗传多样性的进一步降低;其余群体作为另一管理保护单位,其中崂山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舟山群体其次,应重点保护二者的种质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0.
前鳞鮻(Liza affinis)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中国台湾海域等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中国前鳞鮻的遗传背景,该研究分析了采自中国4省82尾样本COⅠ基因5?端712 bp序列,共发现21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d=0.4840±0.0700, π=0.0010±0.0002)较低。根据群体所属的地区、海域、海峡进行分组,通过AMOVA分析,得出组间的Fst值皆小于0.05,P值皆大于0.05,组间变异的比例极低(–0.6%~0.46%),表明中国前鳞鮻群体间无明显分化,其原因可能是:1)频繁的基因交流。前鳞鮻的洄游范围较大,且受海流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群体间有着密切的基因交流;2)近期种群扩张事件。中国前鳞鮻整体的Fu’s Fs值为显著性负值(FS= –20.3900,P=0),核苷酸错配峰图为明显单峰,单倍型网络图呈星状结构,均表明中国前鳞鮻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估算扩张大约发生在13.4199~1.4911万年前,可能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中海平面的变化所致。此外,洞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d=0.8080±0.1130,π=0.0021±0.0006)明显高于其他地理群体,建议将其作为优先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