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桑树害虫天敌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防治用叶植物——桑树的害虫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本世纪以来,以祝汝佐先生为先躯,很多桑保工作者对桑树害虫天敌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收集了丰富的天敌资源,为保护利用繁殖天敌奠定了基础。为此,为了满足桑树害虫综合治理的需要,作者在多年研究桑树害虫天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2.
潼南县近年桑瘿蚊危害猖獗。据1991年观察调查:桑树株危害率100%,新梢止芯率60~80%,造成春叶减产30~35%,春茧减产48%。为防止桑瘿蚊再度成灾,于1992年3月建立了桑瘿蚊测报体系,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隔日在田间剥芽查虫,调查有虫芽数和100芽虫口数。4月8日为第1代幼虫的最大虫量日,占其50%虫量的调查日期为4月6日,定为幼虫孵化高峰期。根据四川桑瘿蚊第1代的世代经过29天左右,预报了第2代桑瘿蚊幼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5月1~5日,并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推测出第2代桑瘿蚊发生量足以成灾。为此,及时组织了防治;又通过田间剥芽实查:证实了第2代桑瘿蚊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基本准确。药剂防治调查证明: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梢头,其防治效果因喷药次数而异,在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只喷药1次者。为44.56%,连续喷药两次者为88.24%。  相似文献   
43.
桑白蚧是全国性成灾害虫,在铜梁县普查,全县平均蚧株率39.6%,枝干虫口密度7.4头/5cm。经测定被害重的蚧株单株产叶量下降31.9—47.6%,用其虫株叶养蚕,蚕儿生命率降低13.1—37.9%,单张蚕种产茧量下降13.7%。在四川桑白蚧一年发生3代,各代一龄若虫期发生于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该虫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无孤雌生殖现象。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25℃的内禀增长能力和种群趋势指数量大(rm=0.04571,I=15.3);自然种群生命表揭示第二代若虫受气侯影响大,越冬代雌虫受天敌影响大,一年3代虫口数量增长13.26倍。雌虫扩散距离在100cm以内,雄虫扩散距离在10cm以内。冬季重剪的剪伐形式以第2代一龄若虫上新梢数量最多。栽植形式与为害的关系: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不同地势与为害的关系:沟边桑>平坝桑>坡地桑;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的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发现天敌30种,其中四川新记录6种,新种1个,特别是桑白蚧盗蚊(新种)、桑白蚧扑虱蚜小峰为四川的优势天敌,寄生率和捕食效率最高。新开发的防治方法有: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漂白粉(1%有效氯)液防治一龄若虫,柴油石灰乳剂防治各代成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4.
对于难于防治的桑白蚧采取综合治理对策,制定了治小、治早、兼治的策略,运应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的方法防治桑白蚧效果显著,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防治一龄若虫,虫口减退率达78.09%,并可兼作桑树体消毒剂而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冬季防治以粘土浓泥浆涂干或柴油石乳剂刷干效果好,虫口减退率达78.50%和91.37%,开发利用桑白蚧的优势天敌——桑白蚧盗瘿蚊和桑白蚧扑虱蚜小蜂,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化学防治注意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药剂;在一定区域内,全面防治受桑白蚧为害桑、果、林、而达到治本的目的。通过防治使铜梁县蚕农年增加经济收入441.915万元,并可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5.
人们常说:“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四川”.我国的蚕丝业经历了46个春秋.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蚕丝业无论从栽桑规模到蚕茧产量.已是我省的一大优势产业.因此,丝绸行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四川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关系到千百万农民脱贫改富的大问题.正确认识行业形势、明确任务、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是摆在蚕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桑螟越冬老熟幼虫控温试验和第6代桑螟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状况的观察得知:桑螟越冬是休眼性越冬,在20℃、25℃和30℃下,越冬老熟幼虫可迅速恢复正常发育,化蛹和羽化,而且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在条件适宜时第6代桑螟老熟幼虫可不越冬,继续发育,完成世代;在自然条件下,当气温下降至16℃以下,未越冬的幼虫均停止生长发育而逐渐死亡,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6℃以上,越冬老熟幼虫结束休眠而化蛹。  相似文献   
47.
农村劳务输出对湖南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务输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正面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可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纠正认识偏差、科学规划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和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护体系诸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务输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吴开明  邵春明 《蚕业科学》1996,22(3):191-193
桑黄萤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吴开明,张建强,许恩远,邵春明,唐万成(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四川省涪陵地区丝绸公司)桑黄萤叶甲(MimastracvanuraHope)又称蓝尾叶甲,是四川蚕区食叶性主要害虫,在四川分布于川东、川南、川北34县(市),...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组建了6个桑品种上的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测定了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能力(r_m)、种群繁殖价(V)等参数,这些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影响,其中,内禀增长能力是桑品种抗虫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6个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是以嘉陵9号为最强,其次是嘉陵16号、嘉陵新9号、桐乡青、新一之濑,而小冠桑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