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88篇
  55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前言1979年《家畜繁殖技术进展》与1980年《家畜繁殖与人工授精》中曾报道介绍了江西省畜牧良种场张志宁利用牛巩膜血管变化诊断发情、怀孕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发情时,巩膜上呈现弥漫性充血,有许多细小鲜红色血管;妊娠时,巩膜有3条粗的、竖立的紫红色凸起血管;而当患子宫内膜炎时,巩膜上则呈现弥漫性充血,有许多较粗、显露的暗红色血管。此法在全国有关畜牧会议上作了多次介绍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K3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关系。【方法】 通过混池测序对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KASP)技术在1 160头健康泌乳中国荷斯坦牛中进行SNP分型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采用线性模型进行SNP与11个繁殖和产奶性状基于单位点和单倍型组合的关联分析。【结果】 在PIK3CB基因中共检测到了17个SNPs,筛选出7个SNPs用于后续分析。关联分析发现,7个SNPs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关联(P<0.05;P<0.01);位于外显子区域的g.130433743 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和位于可变剪接区域的g.130448069 G>A位点GG基因型个体,其经产牛首末次配种间隔、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低,体细胞评分最高,上述基因型个体具有较短的首末次配种间隔,而产奶性能相对较差;g.130387717 G>A位点AA基因型个体,其初配日龄和青年牛首末次配种间隔最低,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高,该基因型个体的繁殖和产奶性能均较好,上述3个SNPs位点可作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候选位点重点关注。单倍型分析发现,PIK3CB基因的g.130387717 G>A、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 6个SNPs紧密连锁形成一个单倍型块,且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5;P<0.01),其中H2H3和H2H4单倍型组合个体的繁殖和产奶性能较好,为优势单倍型组合。【结论】 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多态性与繁殖和产奶性状存在关联,g.130433743 A>G、g.130448069 G>A和g.130387717 G>A位点可作为潜在分子标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平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运用RAPD对我国川西高原及秦巴山区核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原产于川西高原和秦巴山区的74个核桃样本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30条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32个用于进一步分析,共得到324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0.1条带;其中279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6.1%。试验研究表明川西高原核桃由于地理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宝贵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同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畜牧业中的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等)特别是反刍动物中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也造成动物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畜舍内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畜牧业温室效应的发展状况及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乙酰化处理对人工林木材耐光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为木材颜色调控技术及高耐光染色木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樟子松木粉为试样,加入乙酸酐和二甲苯溶液,在120℃条件下分别反应5,10,20,40,60 min,测试乙酰化处理时间对木粉增重率的影响;分别称取1 g经不同时间乙酰化处理的木粉和未处理木粉,置于 UV老化试验箱内辐射100 h,利用红外光谱分析 UV辐射前后乙酰化木粉化学官能团的变化,通过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乙酰化木粉的热稳定性及其形貌变化。【结果】随着乙酰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樟子松木粉的增重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处理40 min 时木粉增重率最大;乙酰化木粉在1741 cm -1和1385 cm -1处的CO,C—H特征吸收峰强度均大于原木粉,处理时间40 min 时木粉的吸收峰强度最大;UV 辐射后,乙酰化木粉在1508 cm -1处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强度明显大于原木粉,处理时间40 min 时木粉的吸收峰强度最大,表明木粉经乙酰化处理后光稳定性得到提升;热重分析显示,经乙酰化处理后,木粉热分解所需的温度明显提高,表明乙酰化木粉的热稳定性好于原木粉;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乙酰化处理可增强木粉微观构造抵抗光劣化的能力。【结论】乙酰化处理能有效抑制樟子松木材的光降解反应并提升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以带分流叶片的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基于CFD与FSI方法分析其泵工况下转子的振动特性,对3种开度即小开度9.8°、最优开度17.5°和大开度24.8°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将额定工况下的流场结果导入转子结构实现单向流固耦合,对带预应力的转子模型进行形变与等效应力分析.此外,还计算了转轮的干湿模态,对比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转轮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开度对应的预应力下转轮形变与等效应力分布规律相似,转轮形变主要发生在上冠低压侧.按ND(节径数)在转轮圆周方向划分振动扇区描述振型规律时发现,各扇区内转轮上冠、下环低压侧的振幅较大.湿模态下水介质对转轮振型影响不大,但会明显降低转轮的振幅.预应力对转轮固有频率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但在湿模态下,转轮固有频率会显著下降,这表明分析结构振动特性时应充分考虑水介质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立式长轴消防泵转子的静力学特性,以XBC18-178-240LC3型号的立式长轴消防泵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设计参数通过Creo建立了立式长轴消防泵内部流场的三维模型以及转子的物理模型,采用CFX对该泵在0.20Qd,0.65Qd,1.00Qd,1.20Qd,1.40Qd和1.50Qd这6种工况下进行三级泵内流场的定常数值模拟;然后把物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并根据实际运行过程设置约束条件,根据模块耦合功能,将流场的模拟结果导入固体结构实现单向流固耦合,对转子模型进行了带预应力的静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内部受到的流体载荷随叶轮级数增加而增大,随流量增加而减小;转子总变形量的最大值位于第三级叶轮后盖板的边缘处,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的最大值位于第三级叶轮后盖板边缘与叶片出口边的交点上,都随流量增加而减小;在0.20Qd,0.65Qd,1.00Qd和1.50Qd这4种工况下转子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18.23 MPa,小于其许用应力250 MPa,符合强度要求;该泵的工作转速1 485 r/min小于其0.85倍的一阶临界转速,符合动力学设计要求.因此,在满足安全运行的工况下,XBC18-178-240LC3型号的立式长轴消防泵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8.
棘孢木霉菌剂对黄瓜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保证其高产栽培,利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分别施入10~3、10~4、10~5、10~6和10~7 cfu/g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剂,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生理指标、质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有效提高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改善黄瓜幼苗的生理特性,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促进黄瓜品质和产量形成,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品质和产量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43%、31.55%、38.47%、8.63%和26.20%。综上,棘孢木霉菌剂通过改善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品质性状,以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应用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利用和黄瓜的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地矛盾愈加尖锐,农村宅基地空闲率过高等问题急需解决。在集约化、现代化、实用与美观统一、因地制宜、经济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将室内工艺设计纳入农村宅基地建设与改造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率,还能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加快经济转型,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0.
牛疱疹病毒Ⅰ型(BoHV-1)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疾病,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以及结膜炎等,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对乳牛产奶量、公牛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每年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牛疱疹病毒Ⅰ型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牛疱疹病毒Ⅰ型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等,各有优缺点.该文总结概述了牛疱疹病毒Ⅰ型的各种常用诊断方法,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和诊断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