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9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青钱柳嫩枝扦插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以青钱柳当年生嫩枝为插穗,分别对不同的育苗基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根剂及处理时间进行青钱柳插条生根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时间以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最佳时间;扦插基质以蛭石 珍珠岩最合适;生根剂以SJc l对青钱柳扦插苗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SJc l浓度为250 mg/L,浸泡时间3 h时生根率达最高,生根率为45.6%;健壮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是青钱柳理想的扦插材料。  相似文献   
42.
连续多年观察青钱柳开花,分析了温度、光照、降水、树高、胸径和花龄对青钱柳幼树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的雌、雄花出现时间与花前积温有关,雄花始终比雌花早出现5-7 d,雌、雄花期能相遇;青钱柳幼树有雌花株、雄花株、雌雄花同株多种花性别类型,其中雌花株出现的概率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和开花前6个月的光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花性别类型个体与温度、光照和降水关系暂不明显;不同花性别类型植株胸径和树高均值大小为:两性花株>雌雄花同株>雌花株>雄花株>未开花株;青钱柳幼树花性别转变现象普遍,大部分青钱柳首次只开雌花,第2、3年开花时变成雌雄花同株类型,雄花株比例随花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雌雄花同株比例增大;青钱柳开花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43.
油茶细根时空分布动态对施钾水平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不同施钾水平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细根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2011年种植的油茶林为试材,在等养分条件下,2015年设置不施钾K0(N_(92)P_(48)K_0)、低钾K1(N_(92)P_(48)K_(135))、高钾K2(N_(92)P_(48)K_(270)) 3个处理,2016年6月起对林地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的时空分布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K1、K2处理增大了油茶细根根尖数、平均直径、总根长以及总表面积,并且施钾有利于油茶根长密度及净生长速率的增大。不施钾处理(K0)下的油茶细根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低钾(K1)处理极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细根的根尖数、根表面积及根长密度,而高钾(K2)处理对上层土的细根无显著促进作用。K0处理的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在2016年秋季出现下降趋势,而K1、K2处理明显减缓了其秋季细根形态指标降低的趋势;油茶的平均直径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幅度较大,各处理都在2017年3月出现峰值,K0、K1、K2三个处理下的平均直径峰值分别为0.631、0.750、0.788 mm;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都在2017年5月出现峰值;K1处理下的净生长速率在2017年3月—2017年5月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油茶细根的季节生长节律为春季较高的单峰型,细根直径范围为0.5~0.8 mm;合理适量施钾肥有助于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增大细根的吸收面积;施钾肥能够促进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有助于实现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江西省油茶常见栽培品种的果实生长和经济性状差异,为油茶生产中品种的选择和良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无1'赣永5'长林4'和'长林40'4个品种的7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油茶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跟踪调查果实生长动态,测定产量、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结果】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生长规律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林40'无明显的快速生长期,而其他3个品种在7月下旬—8月下旬增长最快。'长林4'的果形指数先降后升,其他3个品种基本持续增大。到果实成熟时,'长林4'果实最大,而'赣永5'果形最不同。4个品种在单果鲜质量、鲜果出干籽率、鲜果含油率、单株产量和产油量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单株结果数、干籽出干仁率和种仁含油率上无显著差异。对10个果实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因子。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长林4',鲜果含油率最高的是'赣无1',干籽出仁率最高的是'长林4',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长林4'长林40'赣无1'赣永5'。【结论】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生长规律和果形指数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林4'综合经济性状最优,'赣永5'最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油茶最适磷硒施用浓度,为富硒油茶培育、深度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赣无2号2年生嫁接油茶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磷水平(单株每盆施用量分别为0.564 8、1.129 7、1.685 5 g,分别编号P、P、P)、不同硒水平(单株每盆施用量分别为0、16、32、48 mg,分别编号Se0、Se、Se、Se)处理,采取2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富硒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磷硒配施对油茶植株各器官硒吸收的影响。【结果】同一硒水平、不同磷水平处理下,低硒(施用量不大于16 mg)条件下,施磷可促进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与Se0处理相比,施硒会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外源添加有机硒肥均可促进油茶植株对硒的吸收,硒含量增加,硒累积量增加;施磷可促进油茶植株对硒的吸收,硒含量增加,但效果不显著。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0P处理下达到最高值19.203 mg...  相似文献   
46.
"园丰素"对油茶生物量及光合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园丰素"(其有效成分是芸苔素内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生长状况及生理的影响,进行"园丰素"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园丰素"对不同品系油茶影响不同,长林27号对预设的各"园丰素"浓度不敏感,而喷施"园丰素"能使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生物量增加,光合作用加强,当"园丰素"中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33 mg/L时喷施有利于春梢生长并能提高叶面的光合速率;当"园丰素"中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20 mg/L时喷施有利于秋梢生长,当"园丰素"中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25 mg/L时喷施能提高油茶产量,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所经营目标和油茶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浓度.  相似文献   
47.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中国的珍贵中药材,目前,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稀缺,组织培养是铁皮石斛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上的研究主要有种子无菌萌发,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发生、增殖与分化,在培养基上生根与壮苗等,大量研究表明,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更易获得试管生根苗。原球茎增殖与分化最适基础培养基是MS,NAA浓度为0.5 mg/L时,铁皮石斛生根率为100%,且长势良好,生长健壮。配以一定的添加物能使之更快形成幼苗。同时,幼苗壮苗以MS+IBA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为最佳,茎粗、苗高、叶长,效果最好。但是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周期长是其快速繁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建议可以通过遗传变异、单倍体诱导、离体开花授粉等非常规育种方式,快速培育优良品种,或者在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时,直接以组织培养物替代原药材使用或者生产活性成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为了减少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提高油茶经济效益,进行正交配方施肥试验,设置13个处理,包括9个正交设计处理和4个缺素对照处理,探究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即施用尿素180g·株~(-1)·年~(-1),钙镁磷75g·株~(-1)·年~(-1),氯化钾60g·株~(-1)·年~(-1)最能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生长、叶片叶绿素的累积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累积;处理9(即施用尿素180g·株~(-1)·年~(-1),钙镁磷225g·株~(-1)·年~(-1),氯化钾40g·株~(-1)·年~(-1)对于油茶林地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处理8(即施用尿素180g·株~(-1)·年~(-1),钙镁磷150g·株~(-1)·年~(-1),氯化钾20g·株~(-1)·年~(-1)对于土壤有机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油茶幼苗树体生长及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间密切相关,适宜的幼树配方施肥为配方7、8、9,即尿素、钙镁磷、氯化钾用量分别为180g·株~(-1)·年~(-1),75~225g·株~(-1)·年~(-1),20~40g·株~(-1)·年~(-1)。  相似文献   
49.
磷钾肥对芳樟生长及产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芳樟在田间条件下对磷钾元素的响应,提高芳樟产油量同时降低经济成本,为芳樟林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年生的大田矮林叶用芳樟林为试验对象,设置了不施磷钾肥(CK)、施磷、施钾和磷钾配施4个处理,分析了磷钾对大田矮林叶用芳樟生长特性、叶片生理以及产量和出油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钾显著增加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促进了芳樟的梢粗和分支生长,但对梢长、株高、冠幅生长有所抑制,增加了叶片宽度,显著降低叶长与叶宽比值,增强了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了可溶性糖含量。磷肥对叶绿素b的合成效果最好,较CK也显著增加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但效果不及钾肥好,能促进芳樟梢长生长并增加梢分支数,但抑制了枝粗和叶片生长,增加了株高和冠幅,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效果最显著,减少了丙二醛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磷钾配施显著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促进了芳樟的梢长、梢粗及梢分支的生长,增加了叶片宽度和株高,但不利于叶长生长,对降低丙二醛的效果最佳,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磷钾配施较CK的芳樟枝叶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加23.9%和24.5%;施磷肥的较CK单株增产8.4%,产油量增加了5.9%。[结论]磷、钾肥均能促进芳樟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对外界抗干扰的能力,但是对芳樟生长和枝叶发育的作用效果完全不同。仅施钾肥不利于芳樟生长和出油率的增加,因此,不推荐大田管理单施钾肥。施磷和磷钾配施均能提高枝叶生物量和产油量,(P150+K100)g·株~(-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0.
【目的】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油茶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常受各种逆境胁迫影响。深入挖掘油茶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探讨其应对逆境胁迫的表达调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油茶全基因组数据为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分析了CoWRKYs基因家族成员,并基于油茶逆境胁迫的相关转录组数据,明确CoWRKYs在低磷、干旱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最后基于qRT-PCR方法解析CoWRKYs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瞬时表达特征。【结果】CoWRKYs基因家族包含89个成员(CoWRKY1~CoWRKY89)。根据系统发育特征可将其分为3大类,I类、II类和III类的数量分别为20、55和14。保守基序分析表明,进化关系密切的CoWRKYs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序组成。CoWRKYs在低磷、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下表达谱分析的结果显示,65个CoWRKYs呈现显著表达差异,其中17个CoWRKYs同时受三种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且大部分基因在逆境胁迫下表现为上调表达,推测这些CoWRKYs在油茶的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可能起正调控作用。qRT-PCR结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