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4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东黄海鲐鱼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数理统计方法,采用19个形态比例性状,对东黄海鲐鱼(包括日本鲐的五岛西部种群和东海西部种群,澳洲鲐)3个群体形态差异进行研究.差异系数(C. D)检验证实,日本鲐的五岛西部与东海西部2个种群形态上尚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均数差异系数表明,日本鲐的五岛西部和东海西部种群间比例性状差异显著有FL/BL,SPL1/BL,ED/BL,D2-4/BL,D2-5/BL,D3-5/BL,D4-7/BL,D6-7/BL等8个参数(P<0.05),日本鲐与澳洲鲐间有FL/BL,SPL1/BL,D1-3/BL,D2-3/BL,D2-4/BL,D2-5/BL,D3-4/BL,D3-5/BL,IM-5/BL,D4-6/BL,D4-7/BL,D5-6/BL,D5-7/BL,D6-7/BL等14个参数(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四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67.09%.建立了日本鲐的五岛西部与东海西部以及澳洲鲐3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70.0%~85.0%,判别准确率P2为72.4%~82.3%,综合判别率为78.6%.研究认为,可通过比例性状差异来判别3个群体的归属.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资源量变动的影响,并分析柔鱼栖息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鱿钓科学技术组提供的中国柔鱼生产捕捞数据,比较2008年正常气候年份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产量、捕捞努力量以及渔场纬度重心(LATG)的变化;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范围(PAR)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3个关键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渔业数据时间为2008年和2015年9—11月,数据覆盖范围为36°N~48°N、150°E~170°E。结果发现,相对于2008年正常年份,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的CPUE明显降低,且LATG向南偏移;此外,2015年适宜的SST和PAR范围均显著降低,导致适宜的栖息地面积与正常年份相比大幅减少;最适宜的SST和PAR等值线向南偏移,导致有利的栖息地纬度位置向南移动。研究认为,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柔鱼渔场环境不适于柔鱼生长,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向南移动,导致该年份柔鱼资源丰度骤减,渔场向南偏移。  相似文献   
73.
高压钠灯在阿拉伯海鸢乌贼钓捕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 10月 ,在阿拉伯海鸢乌贼渔场中对鱿钓船的舷侧水中光照度进行了实测。本文结合试验船的尺寸数据和当时的渔获生产统计数据 ,对使用高压钠灯 (也称变色灯 )时的光照度分布及其使用前后的钓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 12 0盏× 2kW金属卤化物灯作用下 ,在距船右舷 3 0m的垂直断面 ,0 0 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 5 5m水层附近 ;但在 2 0盏× 5 0 0W高压钠灯作用下 ,0 0 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 2 0m水层附近。采用高压钠灯可以使鱿鱼聚集密度增大 ,钓捕深度变浅 ,从而提高渔获效率 ,其每小时平均产量比采用高压钠灯前高 1~ 6 5倍。  相似文献   
74.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氟硅唑的含量,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采用丙酮溶解,使用HP-1,30m×0.53mm×0.25μm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和氢火焰检测器,对试样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本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0,变异系数为0.49%,平均回收率为99.8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  相似文献   
75.
东太平洋不同海区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鱿钓船多年在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生产调查所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对3个不同作业海区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胴长范围分别为209~1 149 mm、166~837 mm和204~429 mm,优势胴长分别为250~400 mm、300~450 mm和250~350 mm,对应的渔获物中雌雄性比平均值分别为3.87∶1、2.50∶1、3.75∶1。根据胴长组成以及性成熟,认为秘鲁外海存在大型、中型和小型3个群体,智利外海以中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大型群体,哥斯达黎加外海以小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中型群体。秘鲁和智利外海茎柔鱼体重与胴长关系式的生长参数b值为3.06~3.17,而哥斯达黎加外海为2.57~2.63。秘鲁和智利外海茎柔鱼性腺成熟度均以Ⅰ级和Ⅱ级为主,而哥斯达黎加外海则以Ⅱ、Ⅲ和Ⅳ级为主。各月间摄食等级差异变化较为显著,但基本上以0~2级为主体。研究表明,3个海区茎柔鱼种群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总体上有所差异。研究亮点:首次对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3个不同作业海区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秘鲁外海存在大型、中型和小型3个群体,智利外海以中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大型群体,哥斯达黎加外海以小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中型群体。生长参数存在差异,各月间摄食等级差异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表明,3个海区茎柔鱼种群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总体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6.
利用栖息地指数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船船队重要的捕捞对象,准确预测中心渔场可以为科学地指导渔业生产提供依据。根据2000-2005年1-5月主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表温及叶绿素a数据,分别将作业次数百分比和单位渔船日产量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建立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因子的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利用2005年1-5月生产数据及环境资料对HSI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认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SI大于0.6海域,其作业次数比重达到76%以上,各月平均日产量均在7.2 t/d以上。研究表明,基于表温和叶绿素a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预报准确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7.
根据2006年4-6月我国鱿钓船在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实际测定的灯光分布和生产统计资料,对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测定分析和模型拟合,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灯光衰减曲线符合指数模型,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199 8和0.635 3。在180盏×2 kW金属卤化物灯情况下,在距船舷2 m的垂直断面,其水深5m内的光照度多在100 lx以上,10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18 m水层左右,0.01 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40 m水层附近。在30盏×500 W高压钠灯情况下,在距船舷2 m的垂直断面,其海面的平均光照度为10 lx左右,0.01 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20 m水层附近。以一些头足类的适宜光照度0.01~10 lx估算,30盏×500 W高压钠灯适宜照度的水体体积仅为180盏×2 kW金属卤化物灯的1/8左右。研究还表明,钓捕茎柔鱼时的金属卤化物灯适宜总功率为260~274 kW。  相似文献   
78.
兰溪市地处浙江中西部 ,土地肥沃、饲草丰盛 ,适宜发展食草动物 ,当地农民素有饲养山羊的传统习惯。但本地山羊由于长期近亲繁殖 ,品种退化 ,个体小 ,生长慢 ,成年体重不足 2 0 kg,屠宰率 4 0 %左右 ,经济效益差。近年来 ,兰溪市已先后引进波尔纯种山羊 11只 ,推广杂种公羊 111  相似文献   
79.
基于菲涅耳现象的LED集鱼灯最佳入射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平板式LED集鱼灯安装不合理的现状,使得LED集鱼灯光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诱、集鱼效果,实验分析了海面的菲涅耳现象,利用光学的临界条件原理推导出了菲涅尔公式,并利用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定义式,得到光通过两个不同介质分界面时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各分量与入射角的关系式,进而利用MATLAB仿真了光在通过海面时透射率和反射率随入射角改变而变化的函数图像。结果显示,透射光强最大时的入射角为53.6°,可以此入射角指导LED集鱼灯在渔船上的安装。对于平板式LED集鱼灯,安装角度可取36.4°;对于三列式LED集鱼灯,安装角度可取23.6°,相邻两列LED集鱼灯的夹角为160°。  相似文献   
80.
通过观察超声波辐射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探索超声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选用江黄颡幼鱼(平均体长8.76±0.42 cm)为实验对象,共设四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使用四种不同形式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经60 d超声辐射刺激后,各组间的体长、体重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天受频率23 KHz,声强400 mW/cm2的连续3 min超声波辐射的鱼体平均体重增长最快,比对照组平均体重多19%,体长多4%左右.实验期间,该组的体长、体重增长率分别为39.4%和187.2%.初步表明低功率超声波辐射对江黄颡幼鱼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同时开展了有关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