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0篇
  9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8 毫秒
71.
听纳西古乐     
无法说我听到了什么,而只能说我敛声屏气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什么——它仿佛自冰清玉洁的玉龙雪山滑翔而来,裹挟着清纯而凛冽的寒气;又好像从美丽而沉郁的金沙江畔飘忽而至,浸润着潮湿的安谧水意。时间和空间默默走远,尘嚣和俗念悄然离去,眼前只有月白风清,日和景明。这就是纳西古乐。面对这样的音乐之声,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孤陋寡闻。我和同行的战友老王是在到达丽江的当天晚上被热情的主人,当地驻军  相似文献   
72.
两个强优势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生长习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这为其应用于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3.
以野山楂根蘖苗作砧,“大金星”作接穗,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枝接或芽接,均能成活、成苗。其中,早春切接,成活率达91.6%,成苗率86.0%;秋季芽接,成活率为80.0%,成苗率50.0%.  相似文献   
74.
柑橘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是衢州市柑橘生产中主要害虫[1]。该虫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叶片、嫩梢、果皮上吸汁危害,引致落叶、落果,尤以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至全叶灰白,失去光泽,终致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衢州设施栽培柑橘面积逐渐扩大,但柑橘红蜘蛛发生更为频繁,为筛选防治柑橘红蜘蛛的高效低毒药剂,掌握药剂对设施栽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和药剂的速效性及持效期,2022年笔者开展了乙唑螨腈等药剂及混配防治柑橘红蜘蛛试验[2],现就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常乐益植素溶液和清水对露地番茄及大棚番茄进行了叶面喷施时比试验,并时幼苗的长势,开花期,坐果期,产量及含糖量等进行了详细地观察和测定,结果证明喷施0.10%浓度的常乐益植素溶液的效果最好,其开花,结果提前,含糖量增加,产量提高,可比时照增产14.9%左右。  相似文献   
76.
马兰头又名过路菊、红梗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细长的根状茎,匍匐平卧,白色有节。马兰头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成份,营养丰富。传统的食用方法以凉拌或炒食为主。  相似文献   
77.
1案由1999年8月20日,经群众举报,僵师市兽医卫生监督所在207国道洛河桥头查处了一起违法收购病、死鸡案件。僵师市首阳山镇梁某、张荣从养鸡场收购病、死鸡后,出售给洛阳市交区的郭某,郭某加工成烧鸡后出售到洛阳市区。当时3人正在交易时被查获,3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2情况调查2.1梁某以2元/只收购病、死鸡30只,计60kg。他以2元/kg卖给郭某,违法所得60元。2.2张某以2元/只收购病、死鸡42只,汁85kg。他以2元/kg卖给郭某,违法所得86元。2.3据梁某、张某证实郭某多次收购病、死鸡,郭某曾因此被洛阳市郊区动检站处罚过2000元。…  相似文献   
78.
通过形态学与连续组织切片的方法,对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 1-34 d仔鱼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分析描述鱼体消化道(食道、胃与肠道)以及消化腺(肝脏与胰腺)的发育过程.对1-15 d仔鱼连续取样,每次取样30尾,15 d后隔天取样,每次取样15尾.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4±1)℃、盐度为30-32的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很大,消化管为封闭的管状结构.美洲黑石斑鱼孵出3d后,口裂形成、开始摄食,肛门与外界连通,消化道逐渐分化形成食道、胃及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也逐渐形成.7d后,卵黄囊与油球基本消失,食道、胃部以及肠道黏膜褶皱开始形成,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分化,肝脏出现脂肪颗粒,仔鱼具备了基本的摄食能力.11d时,仔鱼食道可见黏液细胞,随日龄的增加上皮组织中黏液细胞数量迅速增多,褶皱日益丰富;胃部分化形成贲门部、胃本体与幽门部,胃壁褶皱不断增多、伸长;肝脏血窦与中央静脉明显.20d时,鱼体胃腺形成,说明胃部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增强;肠道次级黏膜褶皱出现,肠圈与褶皱更加复杂化;胰脏分布有大量酶原颗粒.32 d时,仔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分明,自腔面向内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消化道与消化腺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仔鱼3-7 d为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期,应及时提供充足适口的生物饵料,仔鱼20 d后可以逐渐驯化投喂微型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79.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所选取的珍珠龙胆幼鱼,采用小鱼游泳法进行前处理,取其鳍条并以冷、热两种不同的滴片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滴片处理方法细胞分裂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即热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为2.58%,明显高于冷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0.83%),此外,热滴片法所获得的染色体的质量也明显优于冷滴片法.珍珠龙胆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2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2,核型公式为2n=48,4st+44t.珍珠龙胆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基本一致,而与母本棕点石斑鱼的核型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珍珠龙胆的2n数与其亲本相同,其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在对珍珠龙胆与其亲本的核型进行比较的同时,对已报道的25种石斑鱼进行了核型的比较和综合分析,为石斑鱼的种质鉴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育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对黑斑蛙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旨在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的营养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黑斑蛙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高于野生黑斑蛙,水分含量则低于野生黑斑蛙,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除谷氨酸和酪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野生黑斑蛙肌肉的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养殖黑斑蛙。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野生和养殖黑斑蛙肌肉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0.25和72.42。野生黑斑蛙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黑斑蛙( P <0.05),而养殖黑斑蛙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野生黑斑蛙(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14种矿物元素中,锌、铝和硒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05),重金属元素(砷、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由此可知,养殖黑斑蛙营养组成价值接近于野生黑斑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