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41篇
  63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71.
板栗疫病菌一低毒病毒系统.是一个优良的研究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和病毒一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原有的苯菌灵和潮霉素两个遗传转化筛选标记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文章报道构建一个由构巢曲trpC启动子驱动的G418抗性Neo基因盒,并成功应用于板栗疫病菌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72.
真菌角质酶是一种诱导酶,能够破坏寄主表皮角质,削弱寄主抗病性。近年来,国内外已对真菌角质酶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从真菌角质酶来源、结构和特性,分子水平研究及致病过程中作用等方面较为系统阐述了角质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3.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云南、广西,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内外在三七栽培和药理方面研究较多,而对三七种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三七种子的生物学特征、生境特征、化学成分、休眠与萌发、贮藏与寿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4.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kg.hm-2,晚稻施氮99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 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相似文献   
75.

根据知识管理的内涵,探讨了医院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核心,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6.
紫肉甘薯与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特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紫肉甘薯和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紫肉甘薯群体的藤叶产量、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普通甘薯差别不大,而鲜薯产量特别低,上薯率低,熟食品质差,藤蔓明显较长、薯块色素含量高.这些结果将为紫肉甘薯的进一步研究、育种、栽培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甘薯的耐盐机理。[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100 mmol/LNaCl处理耐盐性不同的2个甘薯品种徐25-2(耐盐品种)和胜利百号(盐敏感品种),培养20 d后以火焰光度计测定根、茎、叶中的Na+含量、Na+/K+比值,并测不同品种的根、茎、叶的干重、鲜重。[结果]盐胁迫下,2个甘薯品种的生长均受抑制,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变少、根系稀少、根叶干物质减少,但是徐25-2幼苗受抑制程度较轻;此外,2个甘薯品种不同器官(根、茎、叶)的Na+含量及Na+/K+比值都增加,耐盐性强的徐25-2的Na+含量在根、茎和叶片中较低,而耐盐性较弱的胜利百号幼苗茎、叶Na+含量较高,但徐25-2的变化幅度均小于胜利百号。[结论]盐胁迫下叶片较低的Na+含量和Na+/K+比值是甘薯品种耐盐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8.
2001年和2002年在四川和山东进行了甲拌磷在玉米和土壤中1 a 2地残留消解动态试验和2 a 2地最终残留试验.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甲拌磷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探明了甲拌磷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残留试验结果表明,5%甲拌磷颗粒剂在玉米播种期沟施,用药剂量为300~600g有效成份/hm2,收获的鲜食果实、成熟种子及玉米植株均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79.
有机肥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有机肥(667m2用清粪水1000~2000kg)作高粱移栽底肥,在高粱拔节期和孕穗期限量追肥(667m2用尿素8~32kg)。结果表明: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1000kg/667m2的高粱产量最低(285.51kg/667m2);施有机肥2000kg/667m2、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8kg/667m2的高粱产量最高(435.24kg/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667m2、追尿素12~20kg的高粱产量达398.58~435.24kg。经品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分析,符合高粱卫生安全指标要求,说明施肥对高粱籽粒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0.
通过人工诱发,初步证实了来自玉米疯顶病病田的土壤和植株病残体能够传播病害,是疯顶病在当地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病害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田间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并在玉米幼苗出土前的萌发期田间发生积水。利用杀菌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对疯顶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达到39.9%~51.3%,杀毒矾也有一定的防效,甲霜灵锰锌是今后开展玉米疯顶病田间防治的主要杀菌剂。利用病田淹水诱发方式,初步评价了37份品种的感病性,发现在多数感病品种中,高度感疯顶病的自交系掖478是其亲本之一。对120份玉米品种在病区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为避免感疯顶病品种在病害发生区的推广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