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5篇
  22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镍胁迫对玉米幼苗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吉林省黑土中镍含量逐年增加,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玉米产量、品质降低,因此,了解镍胁迫对玉米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镍浓度(0、50、100、200、400 mg/kg)胁迫处理下玉米植株各部位的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氮、磷、钾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镍浓度为50 mg/kg时,增加了玉米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镍浓度大于50 mg/kg时,减少了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2)各部位对镍的吸收和积累随土壤外源镍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镍浓度为50 mg/kg时,增加了各部位的钾含量和根、茎钾的积累比例,而植株中的氮、磷含量随土壤中镍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得出,镍浓度为50 mg/kg的处理增加了玉米植株的生物量、根茎叶中钾含量及养分积累,改变了养分在玉米植株内的分配格局,而浓度大于50 mg/kg时抑制了玉米生长,降低了根茎叶中氮和磷的含量及积累。  相似文献   
82.
选择初重为201±001 g团头鲂幼鱼720尾,分别饲喂生物素添加量为0,002,005,016,062和249 mg·kg-1等氮等能的纯化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胴体组成及肝脏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团头鲂幼鱼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力随生物素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它们分别在生物素含量为062和016 mg·kg-1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生物素含量为016 mg·kg-1组的团头鲂幼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低的水分和较高的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生物素含量从0上升至005 mg·kg-1时,GSH含量,GSH Px、SOD活性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当其含量进一步升高至249 mg·kg-1时,三者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浓度生物素可以提高团头鲂幼鱼肠道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胴体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及肝脏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3.
研究安徽省近年来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检查情况,为检查员开展许可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以2014—2016年75份安徽省保健食品许可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缺陷项目共有291次,设计与设施缺陷项目共有199次,品质管理缺陷项目共有157次,原料缺陷项目共有148次,人员管理、卫生管理、储存与运输缺陷项目共有120次。保健食品产品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许可检查总体通过率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管理,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检查员提升现场检查水平。  相似文献   
84.
从大庆耐盐碱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00株解磷菌,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解磷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其他促生特性检验,选出3株耐盐碱高效解磷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鉴定出JC8、JC11和JP8这3株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Acinetobacter sp.和Micr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85.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支持无融合生殖——假受精的单倍体诱导机制假说。通过研究异雄核受精对杂交诱导单倍体的影响,发现在单倍体诱导过程中发生了受精的延迟,而受精的延迟是引起较高异雄核受精率的原因,进而导致诱导率下降。不同诱导系诱导同一自交系产生的单倍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这种差异可能源自于与诱导系的部分杂交。通过这些与上述诱导机制不一致的结果,对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陇东地区冬小麦和春玉米种植的干旱风险,为指导该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陇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灾损角度出发,利用作物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历史干旱灾损情况(干旱分布、干旱发生强度和频率、干旱灾损分布)、受灾体种植面积比例和当地产量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干旱灾损风险评估模型,确立综合区划指标,并进行干旱灾损风险区划。【结果】陇东多数县(区)冬小麦、春玉米因旱减产率大于20%的年份分别超过20%和14%;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间各类干旱发生频率分别为53%~94%和34%~80%;环县是陇东地区干旱发生最多,重度、极重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冬小麦、春玉米干旱灾损率最大值均在环县,分别大于30%和20%;根据标准化风险指数将陇东冬小麦、春玉米种植区域分为低、中、较高和高4个风险区,对应的标准化风险指数(Ei)冬小麦分别为:Ei≤0.1,0.1Ei≤0.3,0.3Ei≤0.5,Ei0.5,春玉米分别为:Ei≤0.2,0.2Ei≤0.5,0.5Ei≤0.7,Ei0.7。【结论】陇东冬小麦和春玉米干旱风险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加,呈纬向分布;陇东北部是高风险区,中北部是较高风险区,中南部是中度风险区,东南部是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87.
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策、体制、法律、资金注入、基地建设5个层面对良种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次提出良种补贴的3种计算方法和流通循环基地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8.
浅谈动物行为学理论与畜牧生产实际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动物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或动作的变化,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从生理学机制分析,动物行为是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复杂过程。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包括摄食行为、排泄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群体行为等。在畜牧生产实际中,适宜的行为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一些有害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动物的长途密集运输造成的运输应  相似文献   
89.
文章对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危害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狂犬病的有效防控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0.
枥乙女和维塔娜草莓品种的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和美国草莓品种维塔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2个品种草莓果实挥发物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橙花叔醇、沉香醇)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决定;维塔娜主要香味物质有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5-庚基二氢-2(3H)-呋喃(、Z)-7,11-二甲基-3-甲叉-1,6,10-十二烷三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