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91篇
  119篇
综合类   638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  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  结果  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 (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 (P<0.05),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较小。在立地指数为22条件下,能够使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最高的处理为间伐保留密度825株·hm?2、氮肥施用量200 g·株?1、磷肥施用量250 g·株?1。  结论  高立地指数下,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保留适宜的间伐密度,并增施氮肥和磷肥,能有效促进杉木大径材出材率和出材量。图6表4参27  相似文献   
92.
低氮胁迫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氮代谢与物质生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水培研究低氮胁迫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氮代谢与物质生产差异。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与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地上部、根系和单株干物质与氮积累量及根系氮吸收效率均显著下降,但‘正红311’的各指标降幅均低于‘先玉508’;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均显著升高,但‘正红311’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的增幅均低于‘先玉508’,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的增幅较‘先玉508’更高。氮高效品种‘正红311’的NR、GS、GDH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氮低效品种‘先玉508’,且对低氮胁迫响应更高效,使得其根系氮吸收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显著高于‘先玉508’,而根冠比和根冠氮分配比显著低于‘先玉508’,有效地维持地上部与根系的干物质与氮的协调分配,保证其物质生产与氮积累,提高其对低氮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氮高效品种在肥沃地区种植可减少氮肥施用,发挥其氮高效特性,而在丘陵地区推广则有利于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3.
针对目前食用菌烘干行业自动化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状况,设计一种食用菌多能互补烘干房温湿度控制系统,旨在实现烘干过程中温湿度的自动控制,提高烘干效率。该系统以西门子S7-200 PLC为控制核心,基于分程变温的干燥工艺,将干燥过程分为4个干燥子阶段和1个中短波红外干燥阶段,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完成数据采集,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达到升温和除湿的效果,实现烘干的目的。经过试验发现,系统运行稳定,拓展集热板和防雨布能实现自动展开回收,中短波红外灯通断稳定,排湿操作正常,温度控制精度±0.8℃,香菇干燥耗时12 h,干燥效率高于传统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94.
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品收获期集中,水分含量高,细菌携带多,自溶作用强,极易腐败变质,严重影响着水产品的市场流通和销售,为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品常用的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水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0,60,120,180,240kgN/hm,记为WN、WN、WN、WN、WN;玉米,0,97.5,195,292.5,390kgN/hm,记为MN、MN、MN、MN、MN;大豆SN、SN、SN、SN、SN)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P<0.01)。小麦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以WN处理最高,为20610kg/hm,产量以WN 处理最高,为8176kg/hm,但WN、WN、WN 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MN时达最大;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MN 处理最高,分别为13143kg/hm和6976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在盛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先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以SN 处理最高,分别为5457kg/hm 和1977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总籽粒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N处理最高,分别为11959kg/hm 和27288 元/hm,但总产值减去氮投入的产值效益在N 时最高,为25196元/hm,N、N、N 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玉米、大豆的产值占体系周年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55%,13%,因此,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中玉米为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再次是大豆。适宜施氮量小麦为120kg/hm,玉米为195~292.5kg/hm,大豆可据苗情不施或适当追施氮肥,周年体系氮肥用量应为255~382.5kg/hm。  相似文献   
96.
虾夷马粪海胆体腔细胞的类型及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霞  王斌  刘静  孙健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5):381-385
取平均壳径分别为1.9cm和4.4cm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海胆体腔有2种类型的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和色素细胞。变形吞噬细胞形状不定,能伸出伪足,核较大,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色素细胞具突起,内有紫红色颗粒,颗粒溶于酒精等多种溶剂中,使得电镜下细胞内含有大量空泡,细胞核很少见,细胞器较少。变形细胞离体后可凝集,具吞噬酵母的能力,吞噬能力与温度成正相关。色素细胞具有辅助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7.
对若尔盖野生地榆的实生代在成都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同时与原产地野生地榆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发现其在成都地区比原产地生长周期长、花期长、植株高。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简介了其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生物肥对西藏青稞生长的影响,开展了谷特菌不同施用时期(播前、青稞拔节期),不同施用量对青稞产量影响的试验,供试生物肥为谷特菌,供试青稞品种为春青稞藏青320。在青稞收获期采样分析了青稞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同时采集土样分析了土壤蔗糖酶、微生物量N等指标。结果表明:(1)施用谷特菌促进青稞分蘖,增加成穗数,在拔节期施用还能提高青稞灌浆能力,增加青稞穗粒数,提高青稞产量;(2)施用谷特菌对土壤0~1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影响大,表现为土壤蔗糖酶活性随谷特菌施用量增加而增强,当施用量相同时,拔节期施用谷特菌导致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强,但对土壤微生物量N影响无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99.
针对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方面事故与故障多发、频发的现状,从分析我国及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入手,对四国高速铁路安全防灾体系特征进行了概括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高速铁路安全防灾体系建设的建议,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容新民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06-11907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环割对促成栽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生长一致的夏黑葡萄单株,在花后10(4月30日)、20(5月9日)、30 d(5月19日),在结果母枝第2、3节之间进行环割.花后30 d开始采集样本,每隔7d采集样本一次至果实成熟,测定果实重量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素含量.[结果]环割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且花后20d环割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疆地区夏黑葡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