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面覆盖对毛竹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面覆盖对毛竹林出笋状况及地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覆盖技术后,毛竹出笋时间显著提前,笋产量大大提高;覆盖后样方内竹鞭总长度为740.48cm/m2,幼壮龄鞭占总鞭长的35.95%,和未覆盖竹林相比,鞭段数有所增加,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比例有所下降;覆盖毛竹林鞭侧芽的总数少于未覆盖毛竹林,但休眠芽中的活芽高于未覆盖竹林。表明连续覆盖2年后的毛竹林地下鞭还具有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2011年1~5月持续干旱,使湖州竹产区的新竹胸径和成竹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调查表明:干旱是造成新竹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不同坡位、坡度、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其竹林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规律是上坡比下坡严重,陡坡比缓坡严重,山岗比山岙严重,土层深厚的黄泥土比砂性土严重。采用竹蔸施肥或仅打通竹蔸,其新竹成竹率均较高,达85%以上,说明采用此种方式,可起到缓解干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竹笋用林覆盖对地温及出笋时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笋用林经连续5 a覆盖后,对竹鞭的长度生长未见影响;但对1~2a生的新鞭鞭径产生影响,使鞭径变小,与3~4a生鞭径相比,下降29.7%;对竹鞭上的活芽分布产生影响,活芽基本分布在1~2a生的竹鞭上,3 a生以上竹鞭上的活芽已很少.而在覆盖2 a的情况下,对竹鞭生长无影响.覆盖厚度在25 cm以上时,在气候最冷时平均地温基本保持在17℃左右,能达到理想的增温效果.覆盖时间和浇水量也影响土壤湿度的提高和持续性,覆盖时间过早(气温在10℃以上时),反而促使竹鞭继续生长,造成竹鞭上的芽孕笋推迟.在第一层覆盖物上浇水过多,造成稻草、竹叶等覆盖物加速发酵,温度虽然在短期内快速上升,但在较短时间后又迅速下降,起不到持续增温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材用林竹腔施用毛竹增产剂进行了试验,分析了毛竹增产剂对毛竹新竹数、新竹平均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般经营水平的竹林中,施肥区新竹数比对照区新竹数增长达65.3%;施肥区新竹胸径均有较大的提高,与同林分2007年竹相比,新竹平均胸径提高26.4%;施肥区与对照区相比,新竹平均胸径提高21.3%。  相似文献   
5.
毛竹笋用林覆盖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为了促进毛竹笋用林覆盖促成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毛竹笋竹林的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及毛竹春笋早产丰产原理,总结了毛竹笋用林覆盖促成栽培中竹林选择与管理、覆盖材料及覆盖方法、时间等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覆盖促成栽培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毛竹笋用林覆盖促成栽培的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毛竹笋用林挖掘鞭笋对春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开始开展毛竹笋用林生产鞭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保持良好的立竹结构、增施肥料、清除老弱鞭等措施,挖掘鞭笋不会对春笋产量和出笋时间造成影响,影响出笋时间的主要因子是出笋前1个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合理挖掘鞭笋可使毛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