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广西宾阳县、宁明县、陆川县、临桂县、全州县马尾松毛虫安全区春季与夏季松林群落中的害虫种数、天敌种数、中性动物种数和益害比、动物多样性指数,认为划分马尾松毛虫安全区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具体数值为≥2.300,据此进一步将安全区划分为基本稳定区、中等稳定区和高度稳定区.  相似文献   
2.
3.
陆川县清湖镇官冲村陆类屯有一片9年生的湿地松人工林,连片面积约4000亩。今年5月底发现有轻微松毛虫危害(平均虫口密度未达1条/株),该县森防站根据虫情的发生趋势,于6月3~6日会同清湖镇林业站一起对该片松林施放了白僵菌粉300公斤(预防作业面积1200亩)。由于当时虫口密度低,加上天气晴朗湿度低,效果不甚明显。7月中旬进行松毛虫第二代虫情调查时,该片湿地松林有500亩虫口密度大大上升,平均虫口密度为20.9条/株,有虫株率达IOO%。该县森防站及当地林业站、村委会准备采取化学药杀时,却发现该林区白僵菌二次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陆川县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区的划分与应用庞正轰,刘志祥,江惠奎,杨秀好,冯炎文,何荣焕,丘润清,何锦华(区森防站)(陆川县林业局)(区森防站)(玉林地区森防站)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危害与地形、地势、坡向、林分组成、地被物、土壤、天敌、病原物以及人畜活动、经...  相似文献   
5.
6.
马尾松毛虫是玉林市的主要森林害虫,分布广,世代多(一年四代),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七八十年代,玉林市主要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灭虫净等常规杀虫剂防治重灾松毛虫。这类农药使用剂量大,易杀伤天敌昆虫,有残留污染,对入、畜、动植物构成威胁,且成本高,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叨年代初,澳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安绿宝)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推出。这类农药具有高效、中毒、低残留等特性,使用的有效浓度和每亩剂量都很低,既经济又高效,因而迅速替代了“六六六”等常规杀虫剂。但是,由于各地频…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由于持续的高温干旱气候,加上大部分松树因连年割脂抗病虫能力降低,兴业县部分建有养鸡场的松林暴发了松毛虫灾害。据3月中旬玉林市森防站和兴业县森防站联合对越冬代松毛虫进行虫情调查,兴业县沙塘镇平塘村高排岭、富旺村黄舍塘,蒲塘镇白花村的部分松林区(均搭建了养鸡场)松毛虫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森防工作“四个转变”,力争2001年有新突破,玉林市森防站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上,重点抓了从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转变。玉林市历年来有使用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传统,白僵菌防治作业面积一般达到年防治作业面积的90%以上。但因受气候和白僵菌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白僵菌使用一般只限于越冬代和第一代松毛虫防治使用,第2~4代由于气温高、湿度低,防治效果较差,只能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收到较好的当前防治效果,但常常会出现虫死光、天敌灭、生态受损、虫灾不断…  相似文献   
9.
桉蝙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方法]通过对广西北流市和陆川县等地的桉树人工林进行幼虫分布调查,共设10块标准地,采用6种不同的聚集度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判断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桉蝙蛾幼虫主要分布在1m以下树干基部;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主体为聚集分布,是环境因素的作用结果。桉蝙蛾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抽样数公式n=t2(1.1/m+0.6744)/D2和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0(n),T″0(n)=n±1.332槡n(取m0=1)。[结论]研究结果为桉蝙蛾的调查取样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22日至6月14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十四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山西惠丰机械厂、广西壮族自治区森防站、玉林市森防站和北流市森防站等单位组成的试验队,在北流市西埌镇凉水井村黄猄岭松林区进行了“菌粉灭虫弹系统”防治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